黄帝内经-3.生气通天论

冬天尽量不要过量运动,流汗。把阳气收藏内敛,防止阳气泄于皮肤,而受寒。所谓秋冬养阳,尽量选择节奏缓慢的运动,不会流大汗。不然第二年春天一定会得温病。夏季会得暑病。冬季,属水,水克火。火为心阳,这个时候,心脏病的患者,会在这个季节容易突发意外。所以此季节不适合剧烈运动。

夏天的暑病,是因为去年的冬季受伤害所致,阳气大量泄出。到了夏天汗过多伤津液,汗血同源,伤心脏,就会表现的话多。这个时候应该要补充津液把汗宣泄出来,来散去体内燥热。

表热应该流汗泄之,但是流汗过多反而过湿,就像裹着头一样,热气无法散出,反而增加湿气向内攻。大筋受到热,就会拘挛抽筋;小筋被湿气困反而长,就会软弱无力。

脉有脉气,气伤到就会形变,变肿。比如碰伤,气机不畅,血液聚集,气湿热相争,就会肿起来。


冬天运动,精气竭绝,伤肾气又损膀胱。到了夏天,就会煎厥。就是短气容易发怒。夏天不要流汗,阴津流失,阳根生于阴,则夏天阳气不足。不足以卫护营血。阳气该出没有出,该治疗肝气的时候没有去治。就善怒。

冬天肾所伤,肾经内属于耳中,膀胱生于目眦。所以会目盲耳闭。

怒则伤肾,甚则气绝。大怒则气逆而阳不下行,阳逆故血积于心胸之内。阴阳相搏,气血奔并,薄厥生。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喜怒伤气。就容易中风,心脏病,导致筋伤手抖。

所有的情志问题都是内脏在管,如果善畏惊骇,就是脏器受伤。
所谓营卫, 营:血, 卫:气。
身上产生痈肿,是阳气不行,阴会累积,湿多化脓。
肺藏魄,白天看到鬼,魄散了,吓到了。肺有问题,魄不守。
肝藏魂,风应肝脏,风百病之始。风=动,比如抖。风不只是动,还有表症在皮肤上的表现,代表病退。
心藏神,心管 魂+魄,眼神失神就很难治了。


阳出则出,阳藏则藏,傍晚阳气衰,内行阴分,故宜收敛以拒绝虚邪。顺应四时变化的规律生活,就能身康安泰。
晚上不要过量运动,而消耗阳气,损伤精气。反而容易生病。

一切发狂奔走,弃衣高歌。为阴虚阳盛,阴不胜其阳。产生阳明实症。

肝不好的人,不要吹风,更加伤肝伤肾。吃的太饱,会容易痔疮,并不只是吃辣导致的。大口喝水,容易气逆咳喘,喝水应该小口小口喝。
强力房事,以及搬运重物,就会伤及肾气,肾不好髓气内枯,就腰痛。

春天受风,伤肝,就容易拉肚子。夏天伤于暑,秋天就咳嗽疟疾。秋天伤于湿气,就会咳嗽,发为痿厥,就肌肉萎缩四肢无力冰冷。冬天伤于寒,春天一定温病,葛根汤主之。

过酸,伤脾;过咸,走血,也就是伤心,因为心主血脉;过甘,土克水,伤肾,脸黑;过苦,苦入心,火生土,胃气厚,胃口大开。太苦的话就伤津伤气。过辛辣,筋脉松弛,精神萎靡,辛属金,金克木,木为肝,肝主筋,所以筋脉松弛。母及子,导致精神不好。
本文仅供学习分享,欢迎转发收藏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