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023年国考公务员申论精读批改 国考申论出题趋势与复习策略

2022-06-05 17:02 作者:柳夫子讲道理  | 我要投稿

2022年8月1日我会开始讲解 2023年国考公务员申论精读批改,帮助同学精准备考23年国考,披荆斩棘成功上岸。


国考是最高难度的公务员考试,需要同学长远布局,逐步突破,希望我的课程可以帮助你。课程地址


本文内容

  • 国考出题所涉及的政策理论博大精深

  • 国考资料事例多,体量大,文字晦涩

  • 国考写作题作答逻辑难度大


国考出题所涉及的政策理论博大精深


从农村发展到群众路线,从城乡协调到教育理论,兼具广度深度,比如 2022年国考公务员地市级申论题



(三)F市教育局准备根据给定资料3中任校长的发言稿编一期简报,推广第三中学“五育”融合育人的做法。请你为该简报撰写一则 “编者按”。(15分)要求:全面、准确、简明扼要。不超过250字。


涉及专业教育理论,而且是最新教育趋势。


对于同学而言,看着字都认识,但看完一头雾水,这是省考所不具备的理论深度,是需要老师给你讲透彻的。


另外,像 2019年国考公务员副省级申论写作题 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


(五)“给定资料5”结尾写到,“城市文明和乡村文明,人造文明和自然文明,都是应该而且可以互补的;理想的生活状态可能还是在城、乡之间自由游走。”请结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自选角度,联系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涉及城乡协调发展理论,是严肃的,严谨的发展政策,发展理论,这也是省考所不具备的理论深度,是需要老师给你讲透彻的。


同时


国考资料事例多,体量大,文字晦涩


国考的资料篇幅更大,而且出题人大量采用事例论证代替关键词,设置理解难点。


对于同学而言,国考资料事例细节丰富,涉及背景知识多,篇幅大,遣词造句晦涩复杂。


比如 202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写作题解析 改革成功要靠理想指引理性决策务实肯干


(五)给定资料1中说“夜色难免黑凉,前行必有曙光”,给定资料2中说“我们的改革之所以成功,离不开务实的精神和理性的思考”。请深入理解这两句话的含义,参考给定资料,联系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35分)


中的 “夜色难免黑凉,前行必有曙光”,就是出题人借助比喻修辞结合事例论证给你设置具体分论点,同时,也是理解难点,考点。


注意,你必须把 “夜色难免黑凉,前行必有曙光”所代表“信念指引”的意思表达出来。


出题人用比喻修辞是考点,难点,你不理解比喻,无法表述本质,困在 “夜色”, “曙光”的比喻中,是答非所问。


另外,像 202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解析 如何理解地方志编纂工作的“冷与热”并做好工作


(三)请你根据“给定资料3”,回答下列两个问题。(20分)      1.谈谈什么是地方志编纂工作的“冷与热”。      2.假如你是F市地方志办公室编纂处的工作人员,请根据讨论内容,按照“将冷的工作做热”的工作思路,起草该处下一步的工作要点。


语句解释与对策题相结合,彼此嵌套在一起,完全就是用文字事例绕晕你。


写作题作答逻辑难度大


最近两年国考写作题出题人偏好把抽象理论与小题具体内容相结合,大幅度提升综合分析的广度和深度,导致同学谋篇布局压力大增。


像 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副省级写作题


(四)“给定资料 5”中说 “今天的思维和播种,决定了我们未来的收获”,请结合对这句话的理解,参考给定资料,联系实际,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35分)


以及 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地市级写作题


(五)“万物在融合中发展变化,融合不是简单嫁接,而是要实现融和与融活”。请你以“融和·融活”为话题,参考“给定资料”,联系实际,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35分)


都明确要求你,围绕核心观点结合给定资料,完成谋篇布局,否则,根本无法准确作答。


注意,这是出题人在答题技术上给你设置的难点,你必须通过技术解决,在明确题目线索的前提下,从逻辑层面理解全部资料。


国考的确很难,不过, “夜色难免黑凉,前行必有曙光”,柳夫子讲道理,申论难点我帮你理,8月让我们一起努力。


编辑切换为居中



2023年国考公务员申论精读批改 国考申论出题趋势与复习策略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