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赢家》:国产电影翻拍佳作?还是东施效颦式烂片?

文章首发自【 】
去年8月,大鹏交出了他尝试从喜剧演员转型演技派演员的首部作品,黑色犯罪片《铤而走险》。但不足五千万的票房、以及豆瓣5字头的评分都在诉说这并非一部成功的作品,同时遭到诟病的还有大鹏的演技,相较于片中的诸多专业演员,大鹏在演技方面的表现就更显得不足。
年末的时候,大鹏的第二部转型力作《受益人》登陆院线,真挚的剧本加上参与人员的倾力表演,最终豆瓣近7的评分力祝该片拿下2.19亿不错的票房。同时,也能明显感受到,大鹏在演技方面的提升。

《大赢家》
这一次,大鹏的第三部转型作品《大赢家》也已经上线网络视频平台,短短几天,播放量已接近亿次,豆瓣评分也基本与《受益人》持平。
最早的《铤而走险》作为大鹏真正意义上的首部转型作,影片的整体基调偏黑暗、严肃,略微带着些许温情,但那时大鹏还撑不起这样一部作品;而《受益人》则完全不是严肃、沉闷的风格,故事本身带着黑暗属性,但呈现方式却是以喜剧、温情为主,大鹏在表演经验上至少有《缝纫机乐队》这类还不错的作品托底。当然了,与《煎饼侠》时期那种完全嬉嬉闹闹的喜剧不同,《受益人》强调的是"幽默"二字。
与《受益人》同一团队制作的《大赢家》在风格方向上基本延续了前作的调调,以喜剧的形式装着正剧的内核。区别在于《受益人》属于原创作品,《大赢家》则是翻拍作。
《大赢家》中故事的最初版本是日本的小说《永不结束的游戏》,后来也拍了日本版同名电影,但由于作品年代略显久远(1991年),其传播度并不高。真正将这个故事带到大众面前的还是韩国2007年的翻拍版《率性而活》,优秀的本土化改编加上实力派演员的倾力奉献,迄今在豆瓣保持着8.3的高分。

韩国版《率性而活》
虽然是翻拍作品,但《大赢家》在本土化方面可没少花费力气。主题同样是"讽刺"不认真,韩国版《率性而活》的黑色幽默更多偏向于"黑色",这一点从电影的海报就能看出一二。到了《大赢家》这里,则强化了喜剧色彩,淡化了"黑色"属性。当然了,在风格基调上的变动并不能够影响到电影的质量,真正值得讨论的还是剧情节奏与对角色的塑造是否成功。
两部电影的主题是"抢银行",在进入主题的这个过程中,《率性而活》共计花费超过10分钟的时间进行铺垫,而《大赢家》花费的时间不到10分钟,看上去的确是《大赢家》更快进入主题,但这并不表明后者的节奏就真的更好、更快,因为两部电影的人物关系就有不小的差别。
郑度满
《率性而活》的主角平时老实巴交、严肃认真的交警队巡警郑度满,新警察署署长李承宇命令手下进行一场首创先河的银行抢劫模拟练习,他想通过这次"示范性的演练"来提升自己在民众心中的威信。之所以选择交警队巡警郑度满来扮演"劫匪"是因为新警察署署长李承宇就是想要看着这个给他"开罚单"的小警察在众人面前被"制服"、"出丑"。

老实巴交、严肃认真的交警队巡警郑度满
因此,影片3分钟内没有任何台词,通过男主洗手、整理衣物等等一系列动作让观众明白到这是一名怎样的警察,也就为给新警察署署长"开罚单"做出了合理的铺垫,也有意无意暗示了"抢银行"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意外。超过10分钟的铺垫并不意味该片的节奏就更差,而是为后面一个多小时的剧情做出严丝合缝的铺陈,特别是没有任何台词的三分钟动作行为,这种呈现方式更高级。
严瑾
《大赢家》的主角严格认真的银行模范职员严瑾,影片从捡垃圾、给保安扶帽子、拒绝给不靠谱的资方贷款几个小细节方面来试图刻画这是一名严格认真、一丝不苟的角色,但捡垃圾、给保安扶帽子这两处只能看出"死板",只有拒绝给不靠谱的资方贷款才算是真正展现一丝不苟的性格特点。
严格认真的银行模范职员严瑾
可以这么说,为了更快进入有大量喜剧段子的"抢银行"主题,《大赢家》对主角严格认真这一性格特点的刻画略感浅显。
从开头的铺垫剧情来讲,《率性而活》虽然花费的时间更长一点,但更能够给人一种感同身受的感觉,毕竟在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人看到做事相当严格认真、一丝不苟的人,也会觉得这就是个"异类"。
主角之外,对诸多次要角色的刻画,《率性而活》中只有新警察署长、可爱的女银行职员、一名记者几名角色显得有声有色,其他更多的配角的确显得比较脸谱化。《大赢家》里,除去前作中有特点的角色外,还有一些银行女主管、警察支队长、爷爷和孙子等更多的角色明显不脸谱化。当然了,在刻画过程中较多的还是使用了喜剧段子类的方式。但总而言之,相较于《率性而活》,《大赢家》的人物群像的确刻画得更生动。

《大赢家》的人物群像
最后说说结局吧,也不知道是因为国内大环境决定、还是导演编剧为了不破坏辛苦营造了一个多小时的喜剧效果,以主角在女主角的配合下赢得了这次演习的胜利而结束。不得不承认,加入了一个一直都在偷偷配合主角"抢银行"的"内奸"角色对于整部电影的剧情逻辑有不少的加分,但最终的结局还是没有让人记忆深刻的记忆点。
《率性而活》结尾出现了三名抢银行的劫匪,对比影片开头警察署长所说"最近抢银行的有点多"、出现了三名劫匪和一声枪响,而男主角也通过分析研究到真正的劫匪会穿片中特写的靴子。也就是说扮演了一天劫匪的男主角最终碰到近来愈发猖獗的劫匪,但狠辣的劫匪的那一声枪响也应该是向男主角开的,因此男主最终的结局应该是死亡。不过男主的死亡并没有直接表现,而是通过一个又一个线索来展现。
如果说《率性而活》是在阐述"喜剧的内核是悲剧"的话,那么《大赢家》就是一部完完全全的喜剧片,从立意以及实现这个立意的剧情表现来说,《率性而活》的确更胜一筹。《大赢家》虽然在这一点差了一些,但作为喜剧片,不用"低俗""套路化"的段子来呈现喜剧效果,也属不易,称其为"东施效颦式烂片"完全不可取;但要说它是像《十二公民》《误杀》那样保留住原作几乎所有精髓的翻拍佳作,又略差了一点。

《大赢家》柳岩
《大赢家》在本土化改编以及剧情逻辑的合理上,还是下到了功夫,仍算是值得肯定的国产翻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