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想象
一、地球的另一边
我站在街道,正在向远处看着美丽的景色。
周边的景色都被我吸引住了,对我来说可谓是引人注目,向我揭示了一个密码:离我非常远的地方,就是地球的另一边。地球的另一边,是这边的镜像照出的样子。如果我这国中国,那么地球的另一边就是西方。那边有着不同的地理特征,任何学校、家庭、旅游景点的地理坐标都不同。人口变化数据也不同。
那些学校的学生们是我们学校的另一些学生们吗?当我们学校的学生正在上学时,那些学校的学生是不是正在放学着?当我在家写作业的时候,他是不是在家学才艺?我站在街道向外面看景色时,他是不是同样在街道看到了我自己?我和他的语言是否是双语相通的?
在地球的这一边,雨季恰好在夏天;而在另一边,雨季是否在冬天呢?现在中国的造雪方式越来越先进了,但是西方的造雪方式有没有变先进?
早上,我自己走着上学假设遇到了红灯,一直想着,在地球的另一边,学生上学会不会和我在同一时间遇到绿灯呢?
准备上英语课时,我们的英语老师会说:“同学们,上课!” 在地球的另一边,准备上英语课时,他们的英语老师会说:“Students,class begins!”在地球的另一边,上科学课的方式是直接传授理论,还是让学生们探索课上的实验?
在地球的另一边,加法是这样的:1+1=11,a+b=ab……这样,他们就学会了脑筋急转弯,体现了寓教于乐的思想。乖法是这样的:“每一天”ד礼貌对待他人”ד自己讲礼仪”=“终身有道德修养的人”。
当我在想如何从中国到西方去时,语文老师立刻斥责了我:“这节课是语文课,不是旅游课!”
我顺承了老师对待我的行为,然而没想到的是课堂上每个同学都进行了即兴演讲,老师感觉我讲得最好,尽管内容与我想如何从中国到西方有关,但还是表扬奖励了我,我想如果把这个主题搬到社会上的演讲比赛去,我相信自己未来会成为演说家成西方的导游。
放学的路上,大家都围着我转,要采访我地球的另一边还有什么好东西。
二、一盒彩笔的梦想
连一支铅笔都有自己的梦想了 ,难道一盒彩笔就不能没有梦想吗?我要实现梦想,就要溜到室外,借助风来把笔盒打开向各个地方飞去。
我的第一个梦想就是溜到幼儿园,只要是小班在上美术课,我就再溜进幼儿们旁边。既然小班幼儿画画就喜欢涂鸦,那我心里就无所谓地把彩笔交给他们,让他们随意涂鸦吧!
我的第二个梦想是飞到天空上,时时刻刻观察着多变的天气,只给云彩染上白色,如果不慎看到云彩变暗了,我就会伤心地自责:又要下雨了,我的梦想破灭了!当出现月亮时,如果月亮不圆或不够亮,我就用金银色的彩笔把缺口补上,让月亮变得又圆又亮。这样在白天能让人们看到晴天,晚上能看到又圆又亮的月亮,到时候人们的心情会多么美好!
我的第三个梦想是拿出红彩笔,亲几下钟表,普通的钟表就变成了番茄闹钟。我以时间老师的名义,管理好每个家庭里的孩子的时间安排方法,让孩子们自主管理好每日生活的安排,学会自己独立思考、处理问题 。这样孩子受到了家长的夸奖,孩子的学习和娱乐也就越来越有动力了。
我还有更多的梦想,等你去猜想。
三、假如我可以回到童年
理·斯托达德在《孩子们的祈祷》中说过:“儿童是进入天堂的钥匙。” 假如我可以回到童年,我可以做些什么事情?
我必须告诉自己,假如时间可以回到我的童年,我必须报口才培训班、学奥数、报轮滑班、学舞蹈!因为这些是我人生最大的遗憾。尽管没有从娃娃抓起,但只要时间转到了我的童年,我就第一时间弥补我的这些遗憾。
我为什么必须报口才培训班?首先是我小时候心中一直没有口才的概念;我爸知道我从出生到现在就存在智力障碍,这样既便是报了也不可能学好;我妈没有系统性地训练我的口才:给我买了一大堆故事书,每天写完作业就叫我读故事书再给我妈讲,就是因为阅读理解能力不够好,也许心里才和我爸达成了一致。如果说这种任务是速读测试,那么可以说,有一天我和我爸恰好碰上了和我同龄的孩子展开交流,这次交流就是我的即兴口头表达测试。不过事实总是要服从的,一个人的智力一定会决定这个人的说话水平,于是就凭最后两句话:对方说:“我建议你上口才培训班呗?!”我回答:“什么?口才培训班?!”结束了交流后,我爸向我解释:“因为人家看你说话费劲!”……尽管如此,我的身体状况不变的情况迫使我永远不再报口才培训班,无论什么原因。说不好听的,我现在不但说话不如健全人,而且还没有条件报口才培训班了。正是错过了学习口才的黄金期,我才想假如时间可以倒流,报口才培训班那是必须的。
至于我为什么要报奥数班,还要从我的数学说起,同样面临着智力障碍,加上不感兴趣,使得我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成绩就下降了,最后到初中低得令人无法想象。我小时候就爱玩电子游戏、看漫画,这样可以肯定的是数学作业写的速度太慢,质量也不高,检查出的错题太多。而考试呢,也是答题慢,成绩不理想。总的而言,就是数学答题思路不能灵活运用,计算或简单题愿意马虎,解答或难题不会解,无论是谁讲什么知识点,反复讲都不能保证解题能力提升上去。尽管是这样的规律,初中刚要开学的家长会上,我爸当场提出了减少我的作业量,但考试就避免不了了。初中的数学讲起来我妈、我自已都烦,我爸也不会做。另外初中时的我还在习惯看动画片。小学一二年级时虽然数学还能考到90分以上,但是那时候我还没听过有“奥数”,我爸我妈也没有重视我学习奥数,自然也就从小学入学到初中被开除,都没有走上奥数的道路。尽管后来我对奥数形成了一种热爱,但没有资格报奥数班。学奥数,必须报班才能满足我学奥数的需求。既然这样,要是我回到了童年的时光,我必将把学习数学的眼光瞄准奥数、报奥数班、参加各个奥数比赛。
我得报轮滑班也是有原因的。我小时候玩轮滑重乐趣轻技术,重要领轻技巧。小时候的我在轮滑时处于无意在先,摔倒了虽然不哭,但是心里感觉无所谓。可惜的是,我爸我妈考虑到我的身体情况,最怕我犯病,于是每次玩一会儿就回家了,也不经常出去玩。这样的教育方式的结果与其它家长带孩子上户外轮滑的教育方式截然相反,这也就意味着,我父母越是强制我停止轮滑,我心里越是有滑不完的感觉。轮滑班的教育方式虽然严格,不过至于怎么严格,也许还不会像我父母那样,而是纯根据你的表现水平进行相应训练的批评惩罚,这种批评惩罚我还是蛮能接受的。不过说来说去就是没有成人轮滑班。假设时间可以返回到童年,我第一次轮滑就得要跟我父母说:“我暂时离开你们照样能安全地轮滑,把轮滑学好。只要你们给我报轮滑班,我就能向你们保证我说的是真的!”
我得报舞蹈班还是有原因的。世界上舞蹈班永这只有儿童的吗?几乎不可能。这就像买彩票,你买一注就能中500万有多大的概率?现在言归正传。儿童时的我最爱看动画片,广告中还有培训街舞,由于我看动画片和这类广告看得太多了,于是心里也想学街舞。有一天我问我爸:“我可以去学街舞吗?”我爸回答:“如果你喜欢街舞的话,我就把你送到舞蹈班去。”又有一天我把这个愿望告诉了我爷,我爷警告我街舞太危险,于是我决定把这个愿望作为我爷的秘密。我的弟弟也经常与我相遇,只要谈到街舞,弟弟就警告我:“街舞老师老狠了呢!你表现不好就使劲打你,所以你还是别去了。”这句话时时刻刻给我留下了第一印象,而我爸却告诉我街舞老师不是狠,就是严格,可正因为这样才导致我始终犹豫:去还是不去?我想为了把安全放第一,所以还是选择了不去。等后来我从一个健身节目看到一个少儿街舞的教程,此时只能自学舞蹈的我没有任何悟性,技术也就提高不上去。经过我的分析认为,上述我爷的的说法是错误的,我也不能听从我弟弟的意见。所以说,假如我可以回到童年,我必须转变我的思想:无论哪个儿童舞蹈培训班有何规矩,什么教学方法,教什么舞……我都要报了,课上任何要求我有条件遵守,认真课上学习,放学及时多复习,大胆向老师提出质疑,比每个学员都要早到晚回,下更多功夫,争取获得更多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