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缆行业报告:海上风电强势崛起
报告出品/作者:财通证券、佘炜超
以下为报告原文节选
1. 海缆环节高壁垒铸就高盈利,看好头部海缆厂商
1.1. 高壁垒铸就高盈利,格局稳定或将持续演绎
海缆环节“三高一好”,海风产业链中一枝独秀。
1)海缆业务高盈利:海上风电产业链中,海缆环节盈利能力最强,毛利率可达 40%-50%,其他关键零部件如主轴、轴承、变流器等毛利在 30% - 40% 之间。
2):海缆业务壁垒高:海缆领域存在码头、立塔、技术三大硬性壁垒,以及施工资质、过往业绩、产能区位布局三大软性壁垒,一般电缆企业无法进入。
3)海上风电高景气,深远海化提升海缆价值量:2021 年海风“抢装潮”后景气依旧,海上风机招标价持续下行,有望于 2023 年平价。预计“十四五”期间海缆行业市场规模将不少于 1000 亿元。海风深远海化促使单位装机海缆需求量进一步提升、提升高电压等级产品占比,进一步加固技术壁垒、提升产品附加值。
4)海缆行业格局好:海缆环节行业集中度均高于海上风电其余各环节,头部企业占据绝大部分市场份额,2021 年CR3 市占率高达 87 %。
1.2. 受益海上风电深远海化,海缆环节抗通缩
海上风电深远海化趋势明朗,海缆环节受益抵御通缩。下游业主 IRR 是海上风电装机的直接驱动因素,IRR 提升的关键在于降本,在此进程中,海缆环节可以有效抵御通缩,体现在高价值量产品渗透率的提升。随着海上风电进一步向深远海发展,更远的离岸距离需要更长的海缆。而超长的运输距离会造成大量电力损耗,更高等级的高压交流海缆及稳定性高、损耗小的柔性直流海缆将成主流,产品技术难度大幅增加,海缆产品的价值量显著提升。
1.3. 高压领域龙头地位稳固,低压领域竞争趋于激烈
高电压等级产品技术&业绩资质要求高,头部厂商拥有 3-5 年先发优势。目前有过 500 kV 高电压等级海缆供货业绩的,仅有东方电缆、中天科技、亨通光电三家头部企业,而大部分海缆海工项目招标通常对投标者提出业绩要求。以中广核浙江象山涂茨项目为例,公告明确要求近 3 年内的历史和业绩,同时需具备海缆出运码头。头部厂商壁垒高企,在 330&500kV 高电压等级产品领域占据优势地位,我们认为未来 3-5年内,高电压等级产品毛利率将维持在 50%以上的高水平。
中低电压等级产品格局变化,后起之秀业绩弹性大。宝胜股份于 2016 年切入海缆行业,2021 年时海缆业务营业收入已达 15.09 亿元。公司结合自身央企背景快速追赶,是国内高端海底电缆领域的后期之秀。目前,220kV 及以下中低电压等级海缆领域竞争较为激烈,但考虑到海缆行业的高壁垒,预计未来毛利率将维持在 30 -40 %。
新进者众多但受限于产能壁垒,1-2 年内难以冲击行业格局。海缆需要通过码头及专门的海缆敷设船进行运输,但码头岸线资源日益稀缺,因此海缆基地建设周期较长,一般在 2 年及以上。目前大多数新进者新建海缆基地仍处于建设早期,因此 1-2 年新进厂商内不会对行业格局形成实质冲击。
2. 海上风电“十四五”期间将迎高景气发展
2.1. 全球碳排放形势严峻,风电扛起能源转型大旗
全球碳排放居高不下,能源结构转型势在必行。人类社会发展进入工业革命后,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快速爬升。根据 Global carbon project 统计数据,全球化石能源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从 1800 年的 2809 万吨迅速上升至 2020 年的 348 亿吨,增长超过 1200 倍。温室效应导致全球平均气温从 1850 年至今已持续上升1.1 摄氏度,引发全球变暖。为有效应对全球变暖,能源结构转型已是势在必行。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全球多个国家已宣布“碳达峰、碳中和”时间表,2020年 12月,习近平总书记于全球气候雄心峰会上庄严宣布:我国将于 2030年实现碳排放达峰,2060 年实现碳排放中和,大力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由此成为我国国策。
可再生能源降本增量,风力发电扛起大旗。“碳达峰、碳中和”主要以可再生能源代替化石能源完成。国际范围内主流可再生能源为水电、风电及光伏发电。据 BP 公司统计,2020 年度全球各类可再生能源中,水电发电量达 4297TWh,占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量 47.72%,占比最高。然而,水利发电高度依赖自然资源禀赋,同时影响生态环境,后续增长空间受限,难以满足巨大的可再生能源需求,未来可再生能源增量将主要由风电及光伏实现。截至 2020 年,全球可再生能源中风电发电量已占21.38%,风电已然成为全球碳减排的领路先锋。
2.2. 全球海上风电前景广阔,我国成为第一大风电装机市场
全球海上风电远期空间巨大。海上风力发电作为全球脱碳的核心驱动技术,具备处理稳定、发电小时数长及距沿海用电高负荷区域近等优势,目前已经得到国际范围内的高度重视和大力发展。海上风电近期进入高速发展期,国际能源署 IEA 预计未来海风在全球风电新增装机占比将从 2020 年的 7%增长到 20%,年新增装机量将从 2020 年的 6.1GW 增长到 2030 年的 80GW。行业长期空间方面,世界银行 World Bank 经统计得出全球海上风电可开发资源达 71000GW,是目前全球各型发电装机总量的 10 倍。
全球海上风电装机维持高增。据 GWEC 统计,2001 年至 2021 年全球风电累计
装机容量从 23.9 GW 增至 837 GW,年复合增长率为 18.45 %。全球范围内来看,
我国已成为第一大风电装机市场。2021 年,我国实现风电新增并网装机 47.57
GW,全球占比高达 61 %,成为全球风电行业的主要增长点。
-----------报告摘录结束 更多内容请阅读报告原文-----------
报告合集专题一览 X 由【虎鲸报告】定期整理更新
新能源 / 汽车 / 储能
新能源汽车 | 储能 | 锂电池 | 燃料电池 | 动力电池 | 动力电池回收 | 氢能源 | 充电桩 | 互联网汽车 | 智能驾驶 | 自动驾驶 | 汽车后市场 | 石油石化 | 煤化工 | 化工产业 | 磷化工 | 基础化工 | 加油站 | 新材料 | 石墨烯 | 高分子 | 耐火材料 | PVC | 聚氯乙烯 | 绿色能源 | 清洁能源 | 光伏 | 风力发电 | 海上发电 |
(特别说明:本文来源于公开资料,摘录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虎鲸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