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双十一你还缺点什么吗?”“缺点钱。”

2020-11-10 13:08 作者:新经典THINKINGDOM  | 我要投稿

随着十一月十一日这个激动人心的日子的临近,树上的叶子越落越多,北风也是一天比一天萧瑟,走在路上的人儿纷纷裹紧大衣,缩起双手,见到熟人后神秘地问一句:“您尾款付了吗?”


这个时候,你是不是特别希望从天而降一位慷慨大方的好心人,对你说一句:“你的双十一购物车,我包了!”不过,这种天上掉馅饼的事情,还真的存在!而且还不是一年的购物车,是四年!


李佳琦式震惊


这位幸运儿,就是英国作家彼得·梅尔。


梅尔曾是资深广告人,在纽约广告界打拼十五年后,急流勇退,携妻子移居法国普罗旺斯。他的《普罗旺斯的一年》一经出版,便在全球掀起了一股质感生活的风尚,也令普罗旺斯这个南法小乡村一跃成为世界知名的旅游胜地。


住在法国乡下的梅尔大叔一直对富人的消费习惯十分困惑:“他们一掷千金,购买那些奢侈的小东西,就代表有品味了吗?它们真的值吗?”


时尚杂志《GQ》的编辑听说了他的疑惑,便豪爽地发给他一个开拔令,让他进行为期四年的富人生活调查体验,对那些据说是人生顶级享受的事情进行一番研究,预算不限,回来记得报账就行。


在和富人相伴四年之后,梅尔将自己的体验成果写成了《有关品味》一书。在书中,梅尔以其一贯幽默俏皮的风格描述了衣食住行方面美好甚至奢侈的享受,也对品味和消费提出了独到的思考和见地。


《有关品味》实拍


01 

富人生活图鉴


《纽约时报》称:“彼得·梅尔的书永远保证好玩好笑,就算让他描写门把手,他也能写出一篇精彩的文章。”以犀利著称的梅尔,在《有关品味》一书中用辛辣幽默的语言为我们勾勒了一幅鲜活生动的富人生活图鉴。


了不起的盖茨比的衣柜中装满了一打一打像砖头一样堆起来的衬衫,然而“他对珊瑚色、淡橘色和卷形花纹的嗜好”却令人不敢苟同。


《了不起的盖茨比》电影剧照


世界上第一个真正具有强烈地位意识的人,生怕无法体现他的重要身份,于是发明了交通工具,好将自己与马路上同样长着两条腿的凡夫俗子区分开来。


如果一个男人最近改头换面,开始打理头发,买时髦的领带和贴身的意大利西装,对着自己的信用卡账单发愣时,脸上也带着一抹神秘的微笑,不要怀疑,他一定新近觅得了情妇。


你或许以为,有钱人的生活一定是无忧无虑,然而当梅尔仔细观察他们的举动时,却发现这些人并不像我们以为的那般乐在其中。他们似乎总是在抱怨生活中的不满:早餐的鸡蛋没有熟透,无法下咽;白葡萄酒未能冰得恰到好处;丝质衬衫上面有一道几乎看不见的褶皱,没法穿;司机又吃大蒜了,真是忍无可忍。


尽管花出去一大笔钱,可事事都令人大失所望,唉,富人的烦恼实在是太多了。


02 

写给好品味人士的理性消费指南


拥有这本书,就是拥有一本优雅且有趣至极的品味消费指南。


该如何判断羊绒制品的好坏?如何选择一款经典且适合你的衬衫?一顶上好的巴拿马草帽又有哪些门道?《有关品味》为你一一解答。


彼得·梅尔在这本书中用热烈的笔墨书写那些给人们带来美好体验的事物:高级定制西装、手工皮鞋、顶级哈瓦那雪茄、巴黎之花香槟……我们仿佛跟着梅尔的脚步,踏上一场感官享受之旅。


电影《王牌特工》剧照


梅尔毫不掩饰自己对纯羊绒制品的喜爱——穿上羊绒袜,就像“将脚趾头裹在温暖而舒适的钞票中四处游走,还有比这更叫人欣喜的事吗”;


穿上手工定制的皮鞋时,也忍不住沾沾自喜:“青蛙摇身一变,成了王子”;


他和我们分享正确饮用单一麦芽威士忌的方法;


带领我们品鉴顶级黑松露的馥郁香气;


感受鱼子酱被舌头和上颚碾碎时“那令人心花怒放的小小爆裂感”……

 

03 

当我们谈论奢侈品,

我们到底该谈论什么?

 

通透睿智如梅尔大叔,自然不会写一本只谈物质享受的书,毕竟他在开篇就表明立场:“我对游艇、赛马、男管家等全无兴趣,也没有什么烧钱的爱好。”而他真正好奇且在意的,是以下几个问题:“到底什么才是品味?那些让人一掷千金的奢侈品,真的值吗?它们为什么价格如此之高?”带着学术研究般的严谨和热情,彼得·梅尔在书中探索了奢侈品背后的故事:


纯羊绒价格昂贵,源自它产量稀少,因为山羊和人类一样,需要私密的空间和时间谈情说爱,不能像笼养鸡一样被关起来大量繁殖。


松露同理,它的生长毫无规律可循,只有大自然才懂得其中的不二法门,惟其如此,松露才愈显稀有和珍贵。


一双手工定制的皮鞋,在高昂的价格之下,是几十道精细复杂的工艺,且一旦完成,会因时间的流逝而变得越来越合脚舒适,穿上二十年都不在话下……


对于梅尔来说,奢侈品不是招摇的logo和名人效应,不是遍布全球的奢侈品牌,而是一件物品真正的价值——它或是源于造物主的馈赠,或凝聚了制作者的心血,在历经岁月的洗练后仍然散发持久而温润的光泽。


电影《魅影缝匠》剧照


04 

打破消费主义迷思,不做物质的奴隶


钱花出去,你真的买到特别的东西了吗?还是说,你只是在追求付款时那种随心所欲、想买就买的快感?


对于金钱是否能买到快乐的问题,梅尔给出了否定的答案:人们对一样东西的期待值往往与付出的金钱成正比。若是花出一大笔钱,必然期待每个细节都完美无瑕,而生活总是变化莫测,总有事情达不到你的预期,最后只能徒增烦恼。


《有关品味》一书延续了彼得·梅尔一贯幽默诙谐的写作风格,庄重却不流于浮夸,讽刺而不失优雅。除了展示“研究”过程中的种种趣事,梅尔也幽默地提醒我们,凡事该适度,财富也有其缺点。最终我们无法拥有财富,反而会被它所支配。


在这本书中,梅尔并没有举起反对消费主义的大旗,相反,他认为,花钱买来一些小享受是十分美好的——生活不易,不时给自己一些奖励以示鼓励,这很重要。


有意为之的放纵和沉溺,以及非自愿性的消费(过节、给小费以及请律师等),是彼得·梅尔体验富人生活后自感最为“拔草”的部分,但同时他也坚信,如果连偶尔为之的奢侈消费都无法拥有,生活会是一种怎样的滋味呢?购买正宗好货,也无异于省钱!


电影《蒂凡尼的早餐》剧照


在主张消费至上的现代社会,小红书中人手一个爱马仕的场景,似乎已经成为某种魔幻的现实。在大促的浪潮中,各家电商纷纷使出浑身解数,苦心钻研吸取流量之道;各路商家们也忙不迭地创造新概念,纷纷进行产品升级,孜孜不倦地打造各种“必备款”和“爆款”,连手机里的APP似乎都争得面红耳赤,恨不得钻出屏幕、打个昏天黑地。


在各自生活中就已经忙着升级打怪的我们,如何真正做到享受购物而不被物欲所累?


如何出自所需选择物有所值的商品,而不被铺天盖地的宣传裹挟?


如何在双十一的汹涌狂潮中保持客观冷静?


是时候让《有关品味》给你来一针强心剂了。


《有关品味》
[英]彼得·梅尔 著
程静 译

富人的消费习惯一直令人十分困惑。他们一掷千金,购买那些奢侈的小东西,就代表有品味了吗?它们真的值吗?

时尚杂志《GQ》的编辑听说梅尔想对据说是人生享受的事情进行一番研究,便豪爽地发给他一个开拔令,让他进行为期四年的富人生活调查体验。

“双十一你还缺点什么吗?”“缺点钱。”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