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清·李渔
桂
清·李渔《闲情偶寄》
【原文】
秋花之香者,莫能如桂。
树乃月中之树,香亦天上之香也。
但其缺陷处,则在满树齐开,不留余地。
予有《惜桂》诗云:“万斛黄金碾作灰,西风一阵总吹来。早知三日都狼藉,何不留将次第开?”
盛极必衰,乃盈虚一定之理,凡有富贵荣华一蹴而就者,皆玉兰之为春光,丹桂之为秋色。
【今译】
秋天的花儿中,桂花是最清香怡人的了。
相传桂树原是月中的树,因而桂花的香味也似乎来自天上,格外芬芳。
但桂花也有一个缺陷,它也有缺憾的地方,那就是一到开花的季节,它要开就满树花朵全部都开了,齐刷刷的,毫无保留,没有留下一点余地。
我曾写过一首《惜桂》的诗:“万斛黄金碾作灰,西风一阵总吹来。 早知三日都狼藉,何不留将次第开?”。
事物到了极繁盛的时候就盛极必衰,开始走下坡路了,这是事物发展盈亏兴衰的规律。
凡是一下子就荣华富贵,其富贵荣耀一蹴而来的,都好像是春光里的玉兰,秋色中的丹桂,免不了他日之衰。
【赏析】
桂花是月中之花,它的芳香也是天上之香,可亲可近,人莫不喜爱观赏。
“清香无比,满树齐开”确属桂花开放的特点,作者却反其意而用之,认为是缺陷,西风一阵总吹来,落花满地,开花三日就都满地狼藉一片,零落不堪了!
因今日之盛成就了今日之极,引申出盛极必衰的道理。
不必有热烈的大红大紫的繁华,“留将次第开放”,便天天有花可赏;
一时之间太过于集中的浓烈,不如均合细水长流为妙。
由自然界中桂花之开落,作者不禁联想到人事的兴衰,一夜暴富式的一蹴而来的富贵,富贵虽可喜,一朝富贵已极,荣华冠世,然必归于衰败,这正犹如春天里玉兰、秋季中的丹桂,虽一时繁盛,总免不了他日之衰。
这篇咏桂小文文笔优美,引诗入文,借物论理,物与理都值得人们品味。
李渔(1611 ~ 1680),号笠翁,浙江兰溪汝,明末清初文学家、戏曲家。
18岁补博士弟子员,在明代中过秀才,入清后无意仕途,从事著述和指导戏剧演出。
后居于南京,把居所命名为“芥子园”,并开设书铺,编刻图籍,广交达官贵人、文坛名流。
李渔的诗浅显通俗,有《传奇十种》、《笠翁一家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