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一、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一)两种世界观的对立
1.唯物论和唯心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对立 全部哲学史,都是唯心论和唯物论这两个互相对抗的哲学派别的斗争和发展的历史。一切的哲学思潮和派别都是这两个基本派别的变相。 《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一九三七年),八路军军政杂志社出版,第1页 唯心论与唯物论的根本区别在哪里呢?在于对哲学的根本问题,即精神与物质的关系问题(意识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之相反的回答。唯心论认精神(意识、观念,主体)为世界一切的根源,物质(自然界及社会,客体)不过为其附属物。唯物论认物质离精神而独立存在,精神不过为其附属物。从这个根本问题的相反的回答出发,就生出一切问题上的分歧意见来。 在唯心论看来,世界或者是我们各种知觉的综合,或者是我们的或世界的理性所创造的精神过程。对外面的物质世界,或者完全把它看成虚构的幻像,或者把它看成精神元素之物质的外壳。人类的认识,是主体的自动,是精神的自己产物。 唯物论相反,认宇宙的统一就在它的物质性。精神(意识)是物质的本性之一,是物质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才发生的。自然,物质,客观世界,存在于精神之外,离精神而独立。人的认识,是客观外界的反映。 《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一九三七年),八路军军政杂志社出版,第2页 资产阶级在为了向封建阶级斗争的必要及无产阶级还没有威胁他们的时候,也曾经找到了并使用了唯物论作为自己斗争的工具,也會经确信周围的事物是物质的产物,而不是精神的产物。直至他们自己变成了统治者,无产阶级的斗争又威胁着他们时,才放弃这个“无用”的工具,重新拿起另一个工具——哲学的唯心论。 《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一九三七年),八路军军政杂志社出版,第5页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或叫宇宙观),是辩证法的唯物论,不是形而上学的唯物论(或叫机械的唯物论),这一点区别,是一个天翻地覆的大问题。世界是一个什么样子的?从古至今有三种主要答案。第一种是唯心论(不管是形而上学的唯心论,或辩证法的唯心论),说世界是心造的,引申起来又可说是神造的。第二种是机械唯物论,否认世界是心的世界,说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但物质是不发展的,不变化的。第三种是马克思主义的答案,推翻了前面两种,说世界不是心造的,也不是不发展的物质,而是发展的物质世界,这就是辩证法唯物论。马克思主义这样的看世界,把世界在从来人眼睛中的样子翻转了过来,这不是天翻地覆的大议论吗? 《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一九三七年),八路军军政杂志社出版,第38页 在人类的认识史中,从来就有关于宇宙发展法则的两种见解,一种是形而上学的见解,一种是辩证法的见解,形成了互相对立的两种宇宙观。 《矛盾论》(一九三七年八月),《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1卷第300页 只有现在的和历史上的反动的统治阶级以及为他们服务的形而上学,不是把对立的事物当作生动的、有条件的、可变动的、互相转化的东西去看,而是当作死的、凝固的东西去看,并且把这种错误的看法到处宣传,迷惑人民群众,以达其继续统治的目的。 《矛盾论》(一九三七年八月),《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1卷第330页 在哲学里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对立统一,这两个东西是相互斗争的。还有两个东西,叫做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也是对立统一、相互斗争的。一讲哲学,就少不了这两个对子。 《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一九五七年一月二十七日),《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193页 我们公开承认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香花和毒草的斗争。这种斗争,要永远斗下去,每一个阶段都要前进一步。 《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一九五七年一月二十七日),《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193页 要用唯物论代替唯心论,用无神论代替有神论。 《在莫斯科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上的讲话》(一九五七年十一月十八日),《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331页 唯心论和唯物论学说都是作为阶级斗争的工具而存在,⋯⋯唯心论在自己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代表剥削阶级的意识形态,起着反动的作用。唯物论则是革命阶级的宇宙观,它在阶级社会内,从对反动哲学的唯心论之不断的战斗中生长与发展起来。由此,哲学中唯心论与唯物论的斗争,始终反映着反动阶级与革命阶级在利害上的斗争。哲学中的某一倾向,不管哲学者自身意识到与否,结局总是被他们所属阶级的政治方向所左右的。哲学上的任何倾向,总是直接间接助长着他们所属阶级的根本的政治利害。在这意义下,哲学中的一定倾向的贯彻,便是他们所属阶级的政策之特殊形态。 《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一九三七年),八路军军政杂志社出版,第1—2页 共产主义的宇宙观是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三民主义的宇宙观则是所谓民生史观,实质上是二元论或唯心论,二者是相反的。 《新民主主义论》(一九四○年一月),《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2卷第688页 有两种世界观、方法论: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资产阶级的世界观、方法论。 《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三日),《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4卷第1134页 无产阶级要按照自己的世界观改造世界,资产阶级也要按照自己的世界观改造世界。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一九五七年二月二十七日),《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230页 就世界观来说,在现代,基本上只有两家,就是无产阶级一家,资产阶级一家,或者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或者是资产阶级的世界观。共产主义世界观就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它不是任何别的阶级的世界观。 《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一九五七年三月十二日),《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273页 资产阶级哲学家都是为他们当前的政治服务的,而且每个国家,每个时期,都有新的理论家,提出新的理论。英国曾经出现了培根和霍布斯这样的资产阶级唯物论者;法国曾经出现了百科全书派这样的唯物论者;德国和俄国的资产阶级也有他们的唯物论者。他们都是资产阶级唯物论者,各有特点,但都是为当时的资产阶级政治服务的。所以,有了英国的,还要有法国的;有了法国的,还要有德国的和俄国的。 《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节选)》(一九五九年十二月——一九六○年二月),《毛泽东文集》第8卷第109—110页 2.不同的世界观有不同的认识根源和社会根源 各种哲学学说,都是隶属于一定社会阶级的人们所创造的。这些人们的意识,又是历史地被一定的社会生活所决定。所有的哲学学说,表现着一定社会阶级的需要,反映着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人类认识自然的历史阶段。哲学的命运,看哲学满足社会阶级的需要之程度如何而定。 《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一九三七年),八路军军政杂志社出版,第1页 唯心论和唯物论的社会根源,存在于阶级的矛盾的社会结构中。最初唯心论之发生是原始野蛮人类迷妄无知的产物。此后生产力发展,促使科学知识也随之发展,唯心论理应衰退,唯物论理应起而代之。然而从古至今,唯心论不但不会衰退,反而发展起来,同唯物论竞长争高,互不相下,原因就在于社会有阶级的划分。一方面压迫阶级为着自己的利益,不得不发展与巩固其唯心论学说,一方面被压迫阶级同样为着自己的利益,不得不发展与巩固其唯物论学说。 《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一九三七年),八路军军政杂志社出版,第1页 使唯心论能够发达,深化,并有能力同唯物论斗争,还须在人类的认识过程中找寻其根源。人类在使用概念来思考的时候,存在着溜到唯心论去的可能性。人类思考时,不能不使用概念,这就容易使我们的认识分裂为两方面,一方面是个别的与特殊性质的事物,一方面是一般性质的概念(例如“延安是城”这个判断)。特殊和一般本来是互相联系不可分裂的,分裂就脱离了客观真理。客观真理是表现于一般与特殊之一致的,没有特殊,一般就不存在,没有一般,也不会有特殊。把一般同特殊脱离开来,即把一般当作客观的实体看待,把特殊只当作一般之存在的形式,这就是一切唯心论者所采取的方法。 《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一九三七年),八路军军政杂志社出版,第3页 一切唯心论者,即是拿意识、精神或观念来代替离开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客观实体的。从这里出发,唯心论便强调着人类意识在社会实践中的能动性,他们不能指出意识受物质限制这种唯物论的真理,却主张只有意识是能动的,物质不过是不动的集合体。加上被阶级的本性所驱策,唯心论者便用一切方法把意识的能动性夸张起来,片面地发展了它,使这一方面在心智之中无限制的胀大成为支配的东西,掩蔽着别一方面,并使之服从,而把这一人工地胀大的东西确定为一般的宇宙观,以至化为物神或偶像。 《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一九三七年)八路军军政杂志社出版,第3-4页 我们的思维不能一次反映出当作全体看的对象,而是构成一个具有接近于现实的一切种类的无数色调的、生动的、认识之辩证法的过程。唯心论依据于思维的这种特性,夸大其个别方面,不能给过程以正确反映,反把过程弄弯曲了。列宁说:“人类的认识不是直线的,而是曲线的。这一曲线之任何一段,都可以变为一段单独的完整的直线,这段直线就有引你陷入迷阵的可能。直线性和片面性,见树不见林和呆板固执性,主观主义和主观盲目性——这些就是唯心论的认识论的根源。”哲学的唯心论是将认识的一个片段或一个方面,片面地夸张成为一种脱离物质、脱离自然的神化的绝对体。唯心论就是宗教的教义,这是很对的。 《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一九三七年),八路军军政杂志社出版,第4页 马克思以前的唯物论(机械唯物论)没有强调思维在认识上的能动性,仅给以被动作用,把它当作反映自然的镜子看。机械唯物论对唯心论采取横暴的态度,不注意其认识论的根源,因此不能克服唯心论。只有辩证唯物论,正确地指出思维的能动性,同时又指出思维受物质的限制。指出思维从社会实践中发生,同时又能动地指导实践。只有这种辩证法的“知行合一”论,才能彻底地克服唯心论。 《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一九三七年),八路军军政杂志社出版,第4页 屈服于自然力之前而只能使用简单工具的原始人类,不能说明周围的事变,因而求助于神灵,这就是宗教同唯心论的起源。 《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一九三七年),八路军军政杂志社出版,第5页 人类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同周围的自然界接触,作用于自然界,变化着自然界,创造衣食住用的东西,使之适合于人类的利益,使人类深信物质是客观地存在着。 人类在社会生活中,人同人之间互相发生关系与影响,在阶级社会中并且实行着阶级斗争。被压迫阶级考虑形势,估计力量,建立计划,在他们的斗争成功时,使他们确信自己的见解并不是幻想的产物,而是客观上存在着的物质世界的反映。被压迫阶级因为采取错误的计划而失败,又因为改正其计划而成功,使他们懂得只有主观的计划依靠于对客观世界的物质性与规律性的正确的认识,才能达到目的。 科学的历史给人类证明世界的物质性及规律性,使人类觉悟到宗教与唯心论的幻想之无用,而到达于唯物论的结论。 总之,人类的实践史——向自然斗争史、阶级斗争史、科学史,在长久年月中,为了生活与斗争的必要,考虑物质的现实及其法则,证明了唯物论哲学的正确性,找到了自己斗争的思想工具——唯物论哲学。社会的生产发展越发进到高度,阶级斗争越发发展,科学认识越发暴露了自然的“秘密”,唯物论哲学就越发发展与巩固,人类便能逐渐从自然与社会的双重压迫之下解放了出来。 《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一九三七年),八路军军政杂志社出版,第5页 辩证法唯物论的运动论,首先是同哲学的唯心论及宗教的神道主义相对立的。一切哲学的唯心论及宗教的神道主义的本质,在于它们从否认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出发,设想世界的运动及发展是没有物质的,或在最初是没有物质的,而是精神作用或上帝神力的结果。德国唯心论哲学家黑格尔认为现在的世界是从所谓“世界理念”发展而来的,中国的周易哲学及宋明理学都作出唯心论的宇宙发展观。基督教说上帝创造世界,佛教及中国一切拜物教都把宇宙万物的运动发展归之于神力。所有这些离物质而思考运动的说法都和辩证法唯物论根本不相容。不但唯心论与宗教,就是马克思以前的一切唯物论及现在一切反马克思主义的机械唯物论,当他们说到自然现象时是唯物论的运动论者,但一说到社会现象时就无不离开物质的原因,而归着于精神的原因了。 辩证法唯物论坚决驳斥所有这些错误的运动观,指出他们的历史限制性——阶级地位的限制与科学发展程度的限制,而把自己的运动观建设在以无产阶级立场及最发达的科学水准为基础的彻底的唯物论上面。辩证法唯物论首先指出 运动是物质存在的形式,是物质内在的属性(不是由外力推动的),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同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是一样不可思议的事。把唯物的运动观同唯心的及唯神的运动观尖锐地对立着。 《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一九三七年),八路军军政杂志社出版,第15—16页 马克思以前的唯物论,离开人的社会性,离开人的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因此不能了解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即认识对生产和阶级斗争的依赖关系。 《实践论》(一九三七年七月),《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1卷第282页 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大家对于社会的历史只能限于片面的了解,这一方面是由于剥削阶级的偏见经常歪曲社会的历史,另方面,则由于生产规模的狭小,限制了人们的眼界。人们能够对于社会历史的发展作全面的历史的了解,把对于社会的认识变成了科学,这只是到了伴随巨大生产力——大工业而出现近代无产阶级的时候,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 《实践论》(一九三七年七月),《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1卷第283—284页 唯心论和机械唯物论,机会主义和冒险主义,都是以主观和客观相分裂,以认识和实践相脱离为特征的。以科学的社会实践为特征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认识论,不能不坚决反对这些错误思想。 《实践论》(一九三七年七月),《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1卷第295页 形而上学,亦称玄学。这种思想,无论在中国,在欧洲,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间内,是属于唯心论的宇宙观,并在人们的思想中占了统治的地位。在欧洲,资产阶级初期的唯物论,也是形而上学的。由于欧洲许多国家的社会经济情况进到了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阶段,生产力、阶级斗争和科学均发展到了历史上未有过的水平,工业无产阶级成为历史发展的最伟大的动力,因而产生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于是,在资产阶级那里,除了公开的极端露骨的反动的唯心论之外,还出现了庸俗的进化论,出来对抗唯物辩证法。 《矛盾论》(一九三七年八月),《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1卷第300页 所谓形而上学的或庸俗进化论的宇宙观,就是用孤立的、静止的和片面的观点去看世界。这种宇宙观把世界一切事物,一切事物的形态和种类,都看成是永远彼此孤立和永远不变化的。如果说有变化,也只是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而这种增减和变更的原因,不在事物的内部而在事物的外部,即是由于外力的推动。 《矛盾论》(一九三七年八月),《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1卷第300页 形而上学家认为,世界上各种不同事物和事物的特性,从它们一开始存在的时候就是如此。后来的变化,不过是数量上的扩大或缩小。他们认为一种事物永远只能反复地产生为同样的事物,而不能变化为另一种不同的事物。在形而上学家看来,资本主义的剥削,资本主义的竞争,资本主义社会的个人主义思想等,就是在古代的奴隶社会里,甚至在原始社会里,都可以找得出来,而且会要永远不变地存在下去。说到社会发展的原因,他们就用社会外部的地理、气候等条件去说明。他们简单地从事物外部去找发展的原因,否认唯物辩证法所主张的事物因内部矛盾引起发展的学说。因此,他们不能解释事物的质的多样性,不能解释一种质变为他种质的现象。这种思想,在欧洲,在十七世纪和十八世纪是机械唯物论,在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则有庸俗进化论。在中国,则有所谓 “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形而上学的思想,曾经长期地为腐朽了的封建统治阶级所拥护。近百年来输入了欧洲的机械唯物论和庸俗进化论,则为资产阶级所拥护。 《矛盾论》(一九三七年八月),《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1卷第300—301页 和形而上学的宇宙观相反,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主张从事物的内部、从一事物对他事物的关系去研究事物的发展,即把事物的发展看做是事物内部的必然的自己的运动,而每一事物的运动都和它的周围其他事物互相联系着和互相影响着。 《矛盾论》(一九三七年八月),《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1卷第301页 辩证法的宇宙观,不论在中国,在欧洲,在古代就产生了。但是古代的辩证法带着自发的朴素的性质,根据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还不可能有完备的理论,因而不能完全解释宇宙,后来就被形而上学所代替。 《矛盾论》(一九三七年八月),《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1卷第303页 为什么唯物哲学只能出现于希腊时代而不能在其以前?因为(一)对自然法则的认识有待生产技术的进步,人们才能逐渐窥知自然的性质,才能开始用一种与宗教不同的眼光去说明世界;(二)必待有了手工业与商业,有了商业奴隶主,他们有钱有时间,才能发生求高深学问的动机;(三)必待有了商品交换的经验,养成了思维的抽象能力,才能从事于哲学;(四)必待异民族的接触,地理眼界的扩大,才能扩大精神的眼界;(五)必待自然科学的初步发达,有了知识的基础,才能据之找出一种普遍必然的因素,才能形成自然哲学。这些就是反宗教的新世界观即古代自然哲学的历史根据。在这以前,人类束缚于自然力与社会力的压迫,只能用灵魂或神的观念去解释世界,断不能出现唯物的思想。 《读李达著〈社会学大纲〉一书的批注》(一九三八年一月——三月),《毛泽东哲学批注集》第217—218页 哲学是一定阶级的意识形态的集中表现。 《读艾思奇编〈哲学选辑〉一书的批注》(一九三九年五月以后),《毛泽东哲学批注集》第310页 最初的唯心论发生于原始人的无知,后世的唯心论的发展由于统治阶级的需要。 《读艾思奇编〈哲学选辑〉一书的批注》(一九三九年五月以后),《毛泽东哲学批注集》第322页 全世界共产主义者比资产阶级高明,他们懂得事物的生存和发展的规律,他们懂得辩证法,他们看得远些。 《论人民民主专政》(一九四九年六月三十日),《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4卷第1468页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人类认识史上空前的革命 现代的唯物论,不是过去各种哲学学说之简单的继承者,它是从反对过去统治哲学的斗争中,从科学地解除其唯心论和神秘性的斗争中产生和成长起来的。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辩证法唯物论,不但继承了唯心论的最高产物——黑格尔学说的成果,同时还克服了这一学说的唯心论,唯物地改造了他的辩证法。马克思主义又不但是一切过去唯物论发展的继续和完成,同时还是一切过去唯物论的狭隘性之反对者,即机械的直觉的唯物论(主要的是法国唯物论与费尔巴哈唯物论)之反对者。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辩证法唯物论,继承了过去文化之科学的遗产,同时又给此种遗产以革命的改造,形成了一种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最正确最革命最完备的、哲理的科学。 《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一九三七年),八路军军政杂志社出版,第8页 这世界是发展的物质世界这种议论,在西洋古代的希腊就有人说过了,不过因为时代限制,还只简单地笼统地说了一说,叫做朴素的唯物论,没有(也不可能)科学的基础;然而议论是基本上正确的。黑格尔创造了辩证的唯心论,说世界是发展的,但是心造的,他是唯心发展论,其正确是发展论(即辩证法),其错误是唯心发展论。西洋十七、十八、十九三个世纪法德等国的资产阶级唯物论,则是机械观的唯物论,他们说世界是物质世界,这是对的,就是像机械一样的运动,只有增减或位置的变化,没有性质上的变化,这是很不对的。马克思继承了希腊朴素的辩证唯物论,改造了机械唯物论与辩证唯心论,创造了从古以来没有过的、放在科学基础之上的辩证唯物论,成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及一切被压迫人民的革命的武器。 《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一九三七年),八路军军政杂志社出版,第38页 生活在十八世纪末和十九世纪初期的德国著名哲学家黑格尔,对于辩证法曾经给了很重要的贡献,但是他的辩证法却是唯心的辩证法。直到无产阶级运动的伟大的活动家马克思和恩格斯综合了人类认识史的积极的成果,特别是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的辩证法的合理的部分,创造了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这个伟大的理论,才在人类认识史上起了一个空前的大革命。后来,经过列宁和斯大林,又发展了这个伟大的理论。这个理论一经传到中国来,就在中国思想界引起了极大的变化。 《矛盾论》(一九三七年八月),《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1卷第303-304页 唯物主义并不等于马列主义,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就已经有唯物主义,资产阶级曾经发挥了唯物主义,例如法国的唯物主义。辩证法也不是马克思发现的,例如德国过去有唯心辩证法。马克思是改造了这两种东西。他把唯物主义改造成为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联系的、发展的。为什么会有发展呢?因为有矛盾存在。他把辩证法改造成为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是正确反映客观世界的辩证法,这与德国黑格尔的唯心辩证法不同。 《马列主义基本原理至今未变,个别结论可以改变》(一九五九年二月十四日),《毛泽东文集》第8卷第1—2页 2.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两个显著特点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辩证法唯物论的特征,在于要明确地理解一切社会意识(哲学也在内)的阶级性,公然声明它那无产阶级的性质,向有产阶级的唯心论哲学作坚决的斗争,并且把自己的特殊任务,从属于推翻资本主义组织、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与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一般任务之下。在中国目前阶段上,哲学的任务,是从属于推翻帝国主义与半封建制度,彻底实现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并准备转变到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社会去的一般任务之下。哲学的理论与政治的实践,是应该密切联系着的。 《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一九三七年),八路军军政杂志社出版,第2页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辩证唯物论有两个最显著的特点:一个是它的阶级性,公然申明辩证唯物论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再一个是它的实践性,强调理论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 《实践论》(一九三七年七月),《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1卷第284页 哲学的党性包含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读艾思奇编〈哲学选辑〉一书的批注》(一九三九年五月以后),《毛泽东哲学批注集》第321页 (三)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
1.哲学就是认识论 唯物辩证法是惟一科学的认识论,也是惟一科学的论理学。辩证法研究吾人对外界认识的发生及发展,研究由不知到知、由不完全的知到更完全的知的转移,研究自然及社会的发展法则在人类头脑中日益深刻和日益增多的反映,这就是唯物辩证法与认识论的一致。唯物辩证法研究客观世界最一般的发展法则,研究客观世界最发展的姿态在思维中的反映形态,这就是唯物辩证法研究现实事物的各过程及各现象的发生发展消灭及相互转化的法则,同时又研究反映客观世界发展法则的人类思维的形态,这就是唯物辩证法与论理学的一致。 《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一九三七年),八路军军政杂志社出版,第11-12页 辩证法唯物论是无产阶级的宇宙观,同时又是无产阶级认识周围世界的方法和革命行动的方法;它是宇宙观和方法论的一致体。唯心论的马克思主义修正派认为辩证法唯物论的全部实质只在于它的“方法”,他们把方法从一般哲学的宇宙观割裂开来,把辩证法从唯物论割裂开来。他们不了解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辩证法,不是如同黑格尔一样的唯心的辩证法,而是唯物的辩证法,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是丝毫也不能离开他的宇宙观的。另一方面,机械唯物论者却又仅把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看作一般哲学的宇宙观,割去了它的辩证法,而且认为这种宇宙观就是机械的自然科学之各种结论。他们不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不是简单的唯物论,而是辩证法的唯物论。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之这两种割裂的看法都是错误的,辩证法唯物论是宇宙观和方法论的一致体。 《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一九三七年),八路军军政杂志社出版,第9—10页 用辩证法唯物论去解决论理的东西和历史的东西的相互关系的最好的模范,首先要算马克思的《资本论》。《资本论》中包含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发展,同时又包含了这一社会的论理发展。《资本论》所分析的,是那把资本主义社会的发生发展及消灭、反映出来的各经济范畴的发展的辩证法。这问题之解决的唯物论性质,在于它以物质的客观历史做基础,在于把概念和范畴当做这一现实历史的反映。资本主义的理论和历史的一致,资本主义的社会的论理学和认识论的一致,模范地表现在《资本论》里面,我们可以从它懂得一点辩证法论理学和认识论一致的内径。 《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一九三七年),八路军军政杂志社出版,第12―13页 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论,是认识的方法,是论理的方法,然而它就是世界观。世界本来是发展的物质世界,这是世界观;拿了这样的世界观转过来去看世界,去研究世界上的问题,去指导革命,去做工作,去从事生产,去指挥作战,去议论人家长短,这就是方法论,此外并没有别的什么单独的方法论。所以在马克思主义者手里,世界观同方法论是一个东西,辩证法、认识论、论理学,也是一个东西。 《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一九三七年),八路军军政杂志社出版,第38—39页 世界上没有不能分析的事物,只是:一、情况不同;二、性质不同。许多基本范畴,特别是对立统一的法则,对各种事物都是适用的。这样来研究问题、看问题,就有了一贯的完整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节选)》(一九五九年十二月——一九六〇年二月),《毛泽东文集》第8卷第106—107页 什么叫哲学?哲学就是认识论。 《关于人的认识问题》(一九六四年八月二十四日),《毛泽东文集》第8卷第390页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我们应该学习的是布尔什维克的聪明。我们的眼力不够,应该借助于望远镜和显微镜。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就是政治上军事上的望远镜和显微镜。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九三六年十二月),《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1卷第212页 资本主义的掘墓人——无产阶级,他们本质上是唯物论的。但由于无产阶级是历史上最进步的阶级,就使得无产阶级的唯物论不同于资产阶级的唯物论,是更彻底更深刻的,只有辩证法的性质,没有机械论的性质。⋯⋯辩证法唯物论,不但主张物质离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而且主张物质是变化的,成为整个完整系统的崭新的世界观与方法论,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 《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一九三七年),八路军军政杂志社出版,第5—6页 辩证法唯物论,是无产阶级的宇宙观。历史给予无产阶级以消灭阶级的任务,无产阶级就用辩证法唯物论作为他们斗争的精神上的武器,作为他们各种见解之哲学基础。辩证法唯物论这种宇宙观,只有当我们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去认识世界的时候,才能够被我们正确地和完整地把握住,只有从这种立场出发,现实世界才得真正客观地被认识。这是因为一方面只有无产阶级才是最先进与最革命的阶级,又一方面只有辩证法唯物论才是高度的和严密的科学性、同彻底的和不妥协的革命性密切地结合着的、一种最正确的和最革命的宇宙观和方法论。 《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一九三七年),八路军军政杂志社出版,第7—8页 中国无产阶级担负了经过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到达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历史任务,必须采取辩证法唯物论作为自己精神的武器。如果辩证法唯物论被中国无产阶级、共产党、及一切愿意站在无产阶级立场的人们之广大革命分子所采取的话,那末,他们就得到了一种最正确和最革命的宇宙观和方法论,他们就能够正确地了解革命运动的发展变化,提出革命的任务,团结自己和同盟者的队伍,战胜反动的理论,采取正确的行动,避免工作的错误,达到解放中国与改造中国的目的。 《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一九三七年),八路军军政杂志社出版,第8页 我们学习辩证法是为了什么呢?不为别的,单单为了要改造这个世界,要改造这个世界上面人与人、人与物的老关系。这个世界上面的人类大多数都过着苦难日子,受着少数人所控制的各种政治经济制度的压迫。在我们中国这个地方生活着的人类,受着惨无人道的双重性制度的压迫——民族压迫与社会压迫,我们必须改变这些老关系,争取民族解放与社会解放。 《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一九三七年),八路军军政杂志社出版,第40—41页 要达到改造中国与世界的目的,为什么要学习辩证法呢?因为辩证法是自然与社会的最普逼的发展法则,我们明白它,就得到了一种科学的武器,在改造自然与社会的革命实践中,就有了同这种实践相适应的理论同方法。唯物辩证法本身是一种科学(一种哲理的科学),它是一切科学的出发点,又是方法论。我们的革命实践本身也是一种科学,叫做社会科学或政治科学,如果不懂得辩证法,则我们的事情是办不好的,革命中间的错误无一不违反辩证。但如懂得了它,那就能生出绝大的效果。一切做对了的事,考究起来,都是合乎辩证法的,因此一切革命的同志们首先是干部,都应用心地研究辩证法。 《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一九三七年),八路军军政杂志社出版,第41页 辩证法的宇宙观,主要地就是教导人们要善于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的运动,并根据这种分析,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 《矛盾论》(一九三七年八月),《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1卷第304页 要把马克思主义当作工具看待,没有什么神秘,因为它合用,别的工具不合用。资产阶级的唯物主义不合用,只有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就是辩证唯物主义,运用到社会问题上成为历史唯物主义,才合用。马克思创立了许多学说,如党的学说、民族学说、阶级斗争学说、无产阶级专政学说、文学艺术理论等等,也都应当当作合用的工具来看待。 《在广州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一九六一年三月二十三日),《毛泽东文集》第8卷第263—264页 3.让哲学从课堂上和书本里解放出来,变为群众手里的尖锐武器 马克思列宁主义来到中国之所以发生这样大的作用,是因为中国的社会条件有了这种需要,是因为同中国人民革命的实践发生了联系,是因为被中国人民所掌握了。任何思想,如果不和客观的实际的事物相联系,如果没有客观存在的需要,如果不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即使是最好的东西,即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也是不起作用的。我们是反对历史唯心论的历史唯物论者。 《唯心历史观的破产》(一九四九年九月十六日),《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4卷第1515页 在再写文章时,建议对一些哲学的基本概念,利用适当的场合,加以说明,使一般干部能够看懂。要利用这个机会,使成百万的不懂哲学的党内外干部懂得一点马克思主义的哲学。 《致李达》(一九五四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毛泽东书信选集》第487页 关于对立面的统一的观念,关于辩证法,需要作广泛的宣传。我说辩证法应该从哲学家的圈子走到广大人民群众中间去。 《在莫斯科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上的讲话》(一九五七年十一月十八日),《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332页 我们现在还有一些处在领导工作岗位的同志和许多从事一般工作的同志,并不懂得或者不甚懂得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革命的认识论,他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还是资产阶级的,或者还有资产阶级思想的残余。他们常常自觉地或者不自觉地以主观主义(唯心主义)代替唯物主义,以形而上学代替辩证法。既然这样,那他们的调查研究工作就不可能做好。为了做好我们的工作,各级党委应当大大提倡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使之群众化,为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所掌握,让哲学从哲学家的课堂上和书本里解放出来,变为群众手里的尖锐武器。 《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法》(一九六三年——一九六五年),《毛泽东文集》第8卷第3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