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先天重要还是后天重要

2022-09-02 18:05 作者:哲学诗意浪漫人生  | 我要投稿

有些人喜欢抱怨自己后天出生条件贫乏,有些人甚至遇事喜欢说自己先天条件不好。有两个双胞胎兄弟,出生在相同的家庭坏境中,然而,过了三十年后,其中一个成为了杀人犯,另一个成为了社会精英。试想同样的家庭条件、同样的母体孕育,为什么会成长成不一样的人?

在人性论中,宋代程颢程颐继承和发展了孟子的性善说,认为人本来有“天命之性”,这个性是善的,皆具仁义礼智信的道德德性,若按照这个说法,岂非人人都是圣人?然而,他们又提出了“气禀之性”,认为性与气要合起来说,气有清浊之分,获得清气的则成为贤人,获得浊气的则成为愚人。就像树木成长过程中,禀得清气的,根正干直,可以成为制作木具的良好木质材料。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说法。

然而,又怎么做到出淤泥而不染呢?二程也回答了这个问题,关键是在处理气清气浊上,在此基础上,他们又提出了“人心”和“道心”的观点,人心是容易受五官欲望驱使的,道心是道德理性的载体,用道心主导人心,人心就不会被欲望奴役。那么怎么让道心成为掌舵者,二程进一步提出了需要“明天理、灭人欲”,怎么做到这一点呢?二程认为贵在思考。

孟母考虑再三,认为环境对孩子的成长影响很大,所以有了孟母三迁的故事。现在的学区房之所以让父母们趋之若鹜,道理也无非在此。而英国bbc的纪录片《人生七年》,似乎又强调了后天环境对孩子影响的重要性。

值得思考的是,《人生七年》中有一个孩子本来是出生中产阶级,后天家庭条件也比较优渥,但是成长过程中,他随着自己的性子,在中年时靠政府救济和朋友的帮助生活。无论是先天还是后天的环境,最终发挥作用,都要主体本身的自觉能动性。


先天重要还是后天重要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