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龄孩子的矫正视力应该多少达标?
很多家长分不清矫正视力和裸眼视力,也不知道弱视和近视的区别。矫正视力是指用眼镜来矫正屈光不正后得出的视力,是戴眼镜后的视力。不戴眼镜所测得的视力称为裸眼视力。
例如一位近视眼患者不戴眼镜视力为0.1,而配上眼镜后视力达到1.5,则前者称为裸眼视力,戴镜后视力则称为矫正视力。
不同年龄孩子的矫正视力应该多少达标?家长可以根据下列表格比对一下:

其实,在儿童视力发育的关键期(0-9岁),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矫正视力达不到该年龄阶段应有的水平,均可称为弱视。
如果无法判断,那么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去医院进行检查,而且以后也要注意孩子的视力检查:
1岁时应带孩子第一次检查屈光状态,排除先天性的屈光异常;
3-4岁时给孩子做全面的眼部体检,排除其他眼部疾病;
4岁后每半年复诊。
下面,重庆佑佑宝贝妇儿医院就给各位家长深入分享一下有关“弱视”的医学知识吧!

(图片来源:网络)
01
哪些情况可能导致弱视?
在孩子视力发育的关键期(0-9岁),各种原因导致孩子一眼或双眼看不清,则会影响视力的正常发育。主要有以下原因:
1、形觉剥夺:白内障、角膜白斑、上睑下垂、长期戴墨镜等原因阻挡了光线进入眼内;

(正常眼VS白内障)

(上睑下垂判断标准)
2、屈光不正:较高度数的未矫正的远视、近视或散光;

(屈光不正)
3、屈光参差:双眼度数相差太大,一眼能看清,另一眼看不清,看不清的眼形成弱视;

(屈光参差)
4、斜视:斜视的孩子双眼视线方向不一致,只有使用一只眼视物,斜视的眼长期不用会形成弱视;

(斜视)
5、视网膜视神经疾病:先天性青光眼、视神经炎、视网膜病变等疾病导致视神经细胞的个数或质量异常,严重影响视力发育。

(青光眼的视野变化)
当然,也可以在生活中对孩子是否有弱视进行初步判断:

(图片来源:网络)
02
弱视应该何时开始治疗?
弱视最佳治疗时机是3-5岁以前,随年龄增长,弱视治疗难度会逐渐增加,18岁以后几乎不可能治疗。
治疗弱视的原则有以下几点:
1. 分辨造成弱视的病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2. 矫正屈光不正;
3. 双眼弱视:弱视训练;单眼弱视:遮盖优势眼,训练弱视眼。
03
弱视的治疗方式?
01病因治疗
手术治疗:白内障、上睑下垂、斜视等疾病;
配镜:屈光不正或屈光参差需配镜;
综合治疗:视网膜视神经疾病行相关治疗。
02 遮盖治疗
单眼弱视需适当遮盖优势眼,加强弱视眼的训练。
03 弱视训练
弱视治疗最根本的还是反复的功能训练,简单说,只有多看多用,视力才能提高。主要包括以下三类:
(1)精细玩具:穿针、穿珠珠、描画等小玩具;
(2)弱视治疗仪:红光闪烁和后像刺激眼睛的眼底黄斑,提高弱视眼的视力。精细训练遮盖优势眼描图,画画,提高弱视眼的视力;
(3)网络多功能弱视训练 :根据每个患儿的年龄、视力程度、视功能情况及配合情况进行个性化设定,更换有趣好玩的游戏,提高患儿依从性。从而达到患儿的视力,视功能的提高。
04 立体视功能训练
弱视的孩子往往伴随双眼立体视功能发育异常,当视力恢复正常后,可进行相关功能训练,帮助重建。双眼视力正常+双眼立体视功能完全康复才是弱视治疗的最终目标。
温馨提示:孩子 9岁时视力才发育稳定,9岁以前弱视均可能复发。
04
孩子单眼弱视,但是看得清,
为什么需要治疗?
单眼弱视的孩子仅使用另一健眼,确实可以完成部分生活工作内容,但完全丧失了双眼视功能。没有立体视觉,存在深度、距离判断失误、走路易摔跤的危险,长大后从事需要立体视的工作会比较困难。
单眼弱视的危害性也更大,孩子因为另一眼看得清,所以不能主动向家长反馈问题,往往发现的时候已经错过了弱视治疗的最佳年龄,视力恢复难度较大,后期双眼立体视功能重建困难。
05
弱视会遗传吗?需要治疗多久?
弱视是一种结果,本身不遗传,但弱视的原因可能遗传。
弱视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会根据每个患儿的弱视情况,视觉发育的情况而定。但是我们在治疗过程中,应该定期到医院来复查,对于年龄较小处于视觉发育敏感期的患儿,应该每一个月到医院来复查一次,对于年龄较大并且依从性比较好的患儿,可以每三个月到医院来复查一次。每次到医院来复查,医生也会根据患儿的情况告知下次到院复查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