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牛田故事:陈伯钦参军(三十四)
编者:胡家密
牛田地处武夷山北岳,闽赣交界地,属福建光泽县。四面环山,中间是一个小盆地。山好、水好、空气好。是鄱阳湖和长江水源地之一。牛田是一个千年古村落,文化底蕴深厚。牛田是龚姓的祖源地,全国300万龚姓人中近200万出自牛田。其龚氏忠孝文化影响深远。是国家级“传统古村落”,福建省“森林村庄”。周恩来、朱德曾率领红一方面军在此开展四、五次反围剿,并设后方指挥部。也是红色闽赣省委发起地。

图/福建省光泽县华侨乡牛田村龚家 中华龚氏网/胡家密 摄
1929年5月的一天,在闽赣边界的光泽县牛田村,陈伯钦正在一农户家中给人理发。理发时,这家人的厅堂中还坐了几位当地人,正在议论赣东北乡村闹革命的消息,他们说与之相邻的资溪县也出现赤兵(红军)。据传赤兵十分可怕,他们每到一处都要杀人放火,又是抢钱又是抢东西,还奸淫妇女。赤兵所到过的地方,人们流离失所,逃之夭夭。
从小受尽地主欺负的陈伯钦听到这个消息,心里十分害怕。理完发后,他马上带上理发工具,回到家中告诉叔父,叫他赶紧逃,叔父听了他的话后,叫伯钦赶紧整理家里值钱的东西,准备逃难,他们将家中值钱的东西装进箩筐,连夜带上家人往深山里逃了。
当走到一个小山村时,他们决定在这里找点东西吃,休息一会儿再赶路,当地老乡看到他们落魄的样子,便拿出东西给他们吃,刚吃几口,就听到屋外在喊红军来了,他们挑上担子就往外跑,刚走出大门,就遇上一队人马,他们大叫道,老乡不要怕,别跑!陈伯钦想跑是来不及了,只能听天由命,听之任之了。红军看到陈伯钦他们衣衫褴褛,老实质朴,便猜到是受骗外逃的穷苦百姓,便上前亲切地拉起陈伯钦叔父的手说,你们别怕,红军是为穷人打天下的,是自己的队伍。随后,红军便向他们讲革命道理,宣传穷人要翻身,要过上好日子,就要起来干革命,就要打倒地主,还揭露了反动派造谣红军,欺骗群众的阴谋。听了红军的话,又见到红军个个和蔼友善,他们心头的疑虑驱散了,也就不怕红军了。18岁的陈伯钦,个子长得敦敦实实的,见到红军心中有一种特别的亲切感,他听了红军的宣传,当即请求参加红军。在一旁的叔父开始表示反对,但见他态度坚决,也就没有再说什么,点头表示同意。红军见到他要参军,十分高兴,当即吸收了他加入红军。
参加红军的第一天,李连长就严肃地对陈伯钦说,“工农红军是人民子弟兵,是为穷苦百姓翻身解放而打仗,敌人就是国民党军队和土豪劣绅。”同时李连长要他牢记红军的纪律,并特别强调三点:一、不准打骂群众;二、不准虐待俘虏;三、缴获要归公。当天晚上,李连长问他,家乡牛田是否有土豪,陈伯钦摇头,他并不知道“土豪”是什么,旁边的人向他解释道,“土豪”就是压迫剥削穷人的地主,他这才恍然大悟,连忙说道有。随后,他带着红军游击队连夜赶到牛田,抓获了当地三户土豪,把他们押解到祠堂里进行批斗,并勒令交出粮食和财产。批斗会结束后,红军就把刚收缴到的财物粮食分给了当地贫民。参加红军游击队的第一天,陈伯钦就扬眉吐气报了仇,革命的决心更强了。
陈伯钦参加红军后,打仗勇敢,遵守纪律,表现突出,1930年5月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2年春,陈伯钦参加的这支红军游击队奉命从赣东北地区调到了江西瑞金中央根据地,编入了红一方面。从此,陈伯钦成为了真正的中央红军战士,因他有理发的手艺,便安排在红一方面军的一个团部当理发兵,跟随部队参加了第四次,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在一次战斗中还负了伤。
*注:文章节选自《红道》作者:邱贵平
四川龚氏网传媒有限公司原创作品系统同步今日头条、腾讯新闻、搜狐新闻、新浪新闻,转载请咨询。
监制丨龚国林
龚网牛田故事栏目组总监丨龚新高
栏目组编委丨龚欢云、肖明扬、胡家密、龚春光
编辑丨龚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