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


《娱乐至死》有一句话让我记忆犹新甚至有着刻苦铭心警醒的意味:“任何公共领域的内容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人类悄无声息的成为娱乐的附庸,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娱乐的载体已有千千万万种安排,民众对于娱乐化的事物的见解也愈来愈模糊不清。只是麻木的追寻感官的刺激,低级趣味的娱乐。诚然在这个内卷加剧,容易躺平的时代,一切关于“碎片化”的机制似乎都有了市场甚至形成了潮流:碎片化阅读,快餐式消费,一切不假思索的信息充斥耳边,迎接着疲惫不堪的身躯。因为这样的信息不用思考,是一种纯粹的乐趣。却不知“免费的才是最贵的”,沉浸在不用思考,不假思索的信息里便是认知和理解的快速退化,碎片化阅读带来的碎片化思维显然是毒害不浅的,为什么曾经在我们上学时期尚能读懂深奥的文章,甚至研究学术问题,而脱离课堂后走入社会时这种能力却会快速的消逝呢?是我们在面对社会沧海横流的信息上没有筛选的能力吗?不,只是我们没有本能的约束自己,甚至刻意的练习和专注我们本该做的事。甚至只能被动接受。在课堂里我们所做的试卷,所阅读的文章基本都是有深度有人为筛选过的优质内容。至少当你在接触这些信息时,你的思绪和想法会围绕着书本中的内容去有自己的理解和思考,形成一个不偏不倚相对正确的认知,而如果我们脱离了这种环境,长期接触不到这种题目带来的优质信息,反而是被大众化,快餐化的信息裹挟,那么就会难免陷入低俗的娱乐化陷阱。
现在的信息化传播媒介中,基于AI算法的体系优化内容设计与推送,美其名曰是为了了解用户偏好实际上却是形成人不知的“信息茧房”,在这个茧房里你的一切喜爱的事物都将细数呈现在你面前,换句话说,你想看的视频和内容都将第一时间呈现在你眼前,一方面平台可以通过你喜欢的内容快速积累点击率形成流量,另一方面也可以让用户形成信息依赖,这便是所谓的信息偏好。然而鲜有人知的是信息茧房虽然可以让人更加专注于了解某一领域的垂直信息,却也造成了用户难以了解更加广阔的天地,这在我们常用的APPb站,抖音快手中都有相应的体现,各有利弊,更像是一种催化剂,浏览优质内容可以让人强者愈强,浏览低俗趣味便会使人变得恶俗无趣,而这些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的价值观。
网红作为互联网时代下催生的时代产物。很多人或许对于网红这一人设带有一些纯属娱乐化的误解,说起网红,我最初的定义便以为是抖音快手的流量小生,综艺节目的小鲜肉甚至是一炮而红的女主播等等一系列“中性”人设。然而,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一切标签化的角色,依靠流量加持的现状都将是短暂且难以持续的。曾经小马云的一炮而红,是马云先生的高光时刻。如今的“福报马”却是网友对于剥削者挖苦的无情嘲讽,央妈更是直呼“没有马云的时代,只有时代的马云”直接宣告了这个人设的终结。小马云随着榜样的落幕也渐渐消逝在了没有记忆的互联网中。一代商业精英跌落神坛,到如今的众矢之的,留下的只有一地鸡毛,试问网红持续红火下去的精神特质是什么?——是在b站里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全民奉献视听盛宴的优质up主;是为民请命,逆行出征的钟南山,以及千千万万为了疫情付出血汗甚至牺牲的白衣天使;是保家卫国,舍小家为大家,只把背影留给亲人与战友的人民子弟兵。“英雄孤岛无人问,戏子家事天下知”我不希望这是一句谈笑风生的调侃,而是一句刻苦铭心的警醒,因此,所谓的网红绝非我们饭后谈资的八卦对象,而是那些早已被大多数人所遗忘的——拥有时代正能量,为梦想而奋进的“孤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