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北京交通——十里长安京之魅 2018.10 首期

POV不单单是POV,而更是一种文化。
展望·北京交通 发刊词

从2016年7月到2018年10月,27个月里风风雨雨,北京POV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
早些时候,北京公交展望作品的统计,仅需在视频评论区里罗列即可,发展至今,拥有了属于北京POV的集体“POV北京公交”和公众号。最早的北京公交展望视频,粗制的后期,歪斜的视角,抖动的画面,现在看来难以入目。观众对展望作品的不理解,低迷的播放量,他人的讥讽,无一不是制作中的挫折。
但如今,我们早已克服。现在的我们,不会因为“抖一下没事”、“电脑带不动pr”、“没抢到座”为理由输出低质量作品,现在的我们,不再是“你不许拍”“这什么破玩意,删了吧”那样的幼稚,现在,我们已是携手并肩一同出发,不断为北京POV输入高质量作品,为了让POV为更广范围的人们所认可。新概念下的POV,我们北京是领头羊,但现在我们并不是佼佼者,希望全体成员齐心协力,把握质量。
本刊从2018年9月开始策划,为月刊性质,旨在推广优质展望作品,每期都将通过一个主题为观众介绍公共交通文化,同时推荐一些高质量的模范作品。
希望POV不单单是POV,而更是一种文化。
HEHE赫赫贺

序
供稿:封自扬、四绘;供图:四绘

长安街,北京市的一条东西轴线,长安街曾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宽的街道,也是中国最重要的一条街道之一,在中国有人认为是“神州第一街”。
在北京城市的中心,这条充满活力的街道上,公共交通的发展程度也体现着这座城市的发展。长短不同,颜色各异的公交车,黄绿相间、蓝黄相间,甚至中国红样子的公交车一辆辆的驶过,交替进站,迎来送往,形成了北京的一道相当亮丽的风景线。售票亲切的报站,是老北京人对公交车最有好感的回忆。
有着“神州大地第一线”之美誉的大一路,南城老功臣2路,还有曾经的“民族团结号”10路、去往西客站的52路,大站快车99路、“京城最牛公交”728路等等。历史永恒前进,北京在发展,长安街在发展,它的交通也在变化着…… 曾经的一些线路、一些车型早已离我们远去,而不变的,是这里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精神和安全、准时、热情、乐观的理念。
车轮驶上石板路,车身颠簸发出的响声,亲切的外扩音,熟悉的地名萦绕着,回响着……

01 国庆献礼 · 半世长安,永铭一路
供稿:封自扬;供图:北京公交集团、四绘

2012年,金秋九月。伴随着朝阳升起,在国庆即将来临之际,一辆悬挂着巨大条幅、点缀着无数鲜花的巴士,缓缓驶出了靛厂新村公交场站。这,是北京公交一个全新时代的开端。

经历了多次蜕变的神州第一线又一次的实现了飞跃。随着售票悦耳的报站声响起:“车辆进站,请注意安全。乘客您好,1路汽车开往四惠站。”这个18米的大家伙,承载着当时最先进的技术,以极其惊艳的姿态,驶入了长安街,亮相在市民面前。崭新的车身设计让人们耳目一新,给人一种极其新鲜的感觉。

多年以来,风雨无阻,有了它们的陪伴,中国第一街从未孤单。不论是重大节日,还是重要活动,他们总是挺身而出,为首都交通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在这个举国欢庆的日子里,它们依旧不枉初心,做好自己,即使很多人休息在家,他依旧默默无闻的在路上奔波,。因为此时此刻,它们的价值观真真正正地得以实现。

时光荏苒,六年一晃即逝。昨日的回忆历历在目。却再看看它们早已不如当时。多出的修补痕迹,不再清晰的报站音,艰难的起步……它们的“终点”,或许不远了……在岁月的磨砺下,它们露出了本来的模样。当一批又一批大红鱼上路,它们的使命,也即将结束……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也许在很多人看来,它真的很平淡无奇,它只是在一路待了短短的六年时间,这不过是车龄的一般而已吧。但无论它被分流到何处,五年的奋斗史,五年的服务,五年的感情,永远凝聚在神州大一路的精神中。无论走到哪里,也依然记住自己曾经的身份,将永恒的一路精神发扬光大。——封自扬


02 中非“蓝” · 长安蓝
供稿:封自扬、四绘;供图:四绘

52路福田BJ6180EVCA-1型18米纯电动通道车欢迎您!
也许从未想到,2018年9月2日-4日,在这样特殊的日子里,北京科技含量最高的几辆公交——4728582、4728585号18米纯电铰接巴士,在2018中非合作论坛期间,担任起长安街备勤的任务,临时加入了同车队52路,顺利完成十里长街的第一次亮相。

“电福后”终于令人如愿以偿的跑上了十里长安街,为国家的活动做出贡献。祝运营顺利!目前,这两台车已经回到了它们的本家57路,工作日不出意外每天都会在高峰时段出来闲逛2333. 感兴趣的车迷朋友记得去沿线捕捉~

03 十九载 · 复八线
供稿:四绘、封自扬;供图:封自扬;部分图文自wikipedia.

1999.9.28~2018.9.28 · 北京地铁复八线 19岁生日快乐!
北京地铁1号线始建于1965年7月1日,经过不同时期的分段建设开通,最终于2000年6月28日全线贯通运营。全线设25座车站及古城、四惠车辆段。线路标志色为红色。2012年底10号线二期开通前,1号线曾长期位居北京地铁各线路客运量之首。

1992年6月,复八线工程在永安里举行开工典礼。1999年9月28日,天安门西至四惠东区间开通,当时为复八线的一部分。到了2000年6月,西单至天安门西区间开通,复八线与原1号线连通合并,而1号线的运营区段由苹果园站一直贯通至四惠东站,最终形成了今天的格局。

作为1号线的鼻祖,你功不可没。虽然早已合并,但这三个响当当的字眼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永远不会被改变!

04 想到京城郊外的夜晚看看吗
供稿:四绘;供图:四绘;部分图文来自sohu.
当时住在通州附近的我从未想到,北京城市副中心居然要开夜班公交线路了??

即使是住在北京城几十年的人,对于夜班公交车可能也只是听说过,却从来都没乘坐过,实际上大多数人对夜班车知之甚少,甚至很多人完全不知道夜班车的存在。夜班车的乘客们也因为与众不同的作息时间鲜有人见。

曾在2014年9月22日实施执行的34条夜公交线路,形成了6条环线、8条放射线、9条南北向线路、11条东西向线路的夜班线网棋盘型格局,覆盖二环、三环、长安街、平安大街、两广路等主要干道。这34条线路基本实现了三环以内中心城区主干道路全覆盖。不过令人惋惜的是,住在郊区的人却享受不到这些便利。住在通州、回龙观的居民,生怕自己错过末班车,赶不回去只得坐无证经营而有没有保障的“黑车”。很多乘客表示:
每天晚上四惠、国贸附近都有很多车趴活儿,从来不缺乘客。
这种尴尬的局面,终于在两年后的2016年9月22日得以解除。曾经和一些车迷设想过的“建国路夜班车”居然成真了!这是万万没有想到的。

一条夜二七,方便一个区。温暖代驾心,为副中心添彩。如今,这条线它的客流已经不再局限于通州人民。他已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代驾专线”。偌大的三轴车甚至有时候都没有站进去的地方。
代驾这个群体,会面对各种各样的酒后百态,有些客人蛮横无理,更多的客人则依旧友善,经历了这一切的代驾司机师傅们,都会在往返的路上乘上夜27路,趁着空隙,补个觉,或者索性在路上就接了下一单。”——这就是代驾司机。他们手提折叠车,每夜拖着疲惫的身体登上这条线路,每天乘坐夜27路的代驾司机师傅也是全北京城公交车中最多的。

想了解更多夜27路不为人知的故事?打开它的POV和这段奇特的报道看个究竟吧!

05 前所未闻的多样化出行
供稿:四绘;供图:封自扬 等;部分图文来自sohu, baidu.
小面包车正式入编北京公交集团?Amazing... 但这就是事实。一个前所未闻的事实。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北京南站怎么就成了“北京难站” ?
半个小时等到出租车,是幸福的;一个小时等到出租车,你也别感到意外;尤其是夜里11点后,地铁快停了,一两个钟头等不到出租车,请千万也别绝望,北京欢迎你,只是让你多感受一下南站的黑夜。
这是一篇调侃“南站难出”的段子。

大量黑车趴活不仅占用了整个丁字路口,还占去了北京南站北面的幸福路两条车道中的一道,使得南站幸福大街长期处于“肠梗阻”的状态。而且,出租车变成了黑车,25公里要价300元。为了躲避电子监控,这些黑车和出租车的前车牌大多用光盘、报纸、画报等遮挡住;大多数车辆都掀开后备箱,后车牌也看不到。这种情况,真的很令人吃惊。我们怎么也不会想到,看似秩序井然的南站居然有着如此之多的“难”。
出了北京南站,拥有及时响应、定制化、个性化的公交出行送你回家,就成为了很多南站乘客的夙愿。所以,北京公交集团终于搞了点新闻——推行“南站定制公交”!

这是9月22日北京公交集团率先在北京南站试点开通以“线上预约、合乘出行”为特色的网上定制公交新模式,以多元复合公交出行服务体系强化地面公交运输服务保障能力。 这种前所未闻的服务真的是让众多车迷大吃一惊。它使用像小面包车、甚至较大一些的轿车这样根本不像公交车的公交,作为运营媒介,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公交。目的在于既保证了更多的乘客得以享受个性定制服务,又减少了资源的浪费;不过也有评论说,这就好比“公交集团开的拼车服务”。而这项举措到底是否真正的方便了广大南站乘客,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去观察取证。



06 那年九月,那年痛。
供稿:四绘;供图:四绘、封自扬 等

说到2017年的九月,对于众多车迷来说,就是场噩梦。很多优质线路在一夜间,被整合成了各种别扭又绕来绕去的,或者是微循环的奇葩线路。

作为长安街的大站快车,99路向来收到很多乘客的喜爱,拥有一批相当稳定的“粉丝乘客”。若你想从东三环来到长安街,那99路无疑就是最优的方案之一。
52路,北京的老牌线路。若是刚刚来京的外地乘客,从西站一下火车,就可乘坐52路前往天安门、故宫、国博、首博、军博、东单西单等长安街著名景点,深受广大乘客喜爱。

曾经,4路、10路、37路、728路等等,都在为城市化进程飞快的北京的第一街服务着。时过境迁,历史的车轮没有停止转动,它们大多数已经消逝在历史中……谁也想不到,运力已经不足的、仅有三条贯穿线路的长安街居然还会再损一名大将。2017年9月第一批线网优化中,99路于2017年9月15日起全线撤销,和52路合并。新线路保留52路的路号,路由由平乐园至靛厂新村。99路十年的生命就此结束。继4路、728路、337路、10路后,长安大将再折一员 。
从左安路、三环去往长安街最便捷的线路消失了。28路?看看它在高峰期走得动吗?曾经,1路、52路、99路这三条长安线路可以形成较为完美的互补。二环、三环、四环;丰台、石景山、西站去往长安街都是非常方便的。在很多人看来,这次调整的确是“无理”的。一些车迷表示:
当年,我一上初中,1路4路合并,每天放学回家坐的就是1路;
而初中一结束,1路就离开了这里,换成了99路来陪伴我的高中前两年…
如今上高三,已然不再每日坐公交,99路也即将消逝而去…
只愿以后的52路能够更好的服务这一地区…...
刚才站在复兴门, 337和4路开过的样子还没忘记, 没想到此时99路已路过身旁越行越远… (截团简直是在阻碍帝都公共交通的发展! 看到时没人乐意坐公交车了怎么办?
这次调整的理由都很无理,特别是这个。
如今,99路被强制“资源优化”,到底是方便出行了,还是给广大群众增添负担了呢?

横跨长安街的线路本来仅仅只有三条了,如今又要和其一再见。我们换乘的多了,等车的时间长了,那么,到底是谁在受益呢?

【附】北京公交集团2017“线网重塑”被撤销的部分线路(感谢danghr的整理)
84(2017年7月31日)
99(2017年9月15日)
305(2017年7月31日)
412(2017年7月31日)
426(2017年8月31日)
609(2017年8月10日)
617(2017年7月31日)
623(2017年9月15日)
661(2017年8月31日)
662(2017年8月10日)
699(2017年8月21日)
717(2017年9月15日)
867(2017年8月21日)
936(2017年8月21日)
971(2017年7月31日)
特5(2017年9月15日)
特18(2017年9月15日)
专3(2017年8月31日)
专61(2017年8月31日)
专109(2017年7月31日)
……

07 推荐展望
2路 一条有着悠久历史的线路。建国初期设立此线,初为(蒋宅口-广安门),之后沿途走向发生过微小调整。这之后,2路终点站改为木樨园,从此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中轴线霸主。2018年6月27日,时隔十几年,北京公交集团再次对2路进行了调整,调整后首末站改为双庙→宽街路口南。与17路合并,优化整合木樨园→前门沿线并行线路。17路走向由调整后的2路完全替代。2路作为城中至城南的骨干线路地位完完全全地得到了确认,但与此同时抹掉了大站快车的性质。

10路 被誉为“流动的穆斯林之家”。10路开通最早可追溯至1952年,最初为一条贯穿北京东西南北城最长的公交线路,上一次10路被调整前的走向为北京站东→南菜园,是一条横跨东西长安街的线路。现以航天桥为起点,途经三里河、复兴门等北京核心区域,牛街等少数民族聚集区。有着“全国工人先锋民族团结号”的荣誉。10路702车组为全国第一批青年文明号车组。


THE END
编辑:四绘枢纽站
执行编辑:HEHE赫赫贺
封面设计:四绘枢纽站
校对:封自扬 等
出版:POV北京公交 宣传部
特别鸣谢:四惠车迷联盟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感谢原图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