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球零基础入门十三课

练习方法
1 基本功训练
1.1 推母球 初学者 20min/day
链接课程:第一课:台球基本姿势与动作
【目的】练习打母球中心点
【方法】
- 母球位开球点
- 将母球垂直打向顶库
- 打出后球杆保持不动
【标准】母球弹回撞到球杆

1.2 直线球 初学者 30min/day 重点
【目的】练习
- 站位和动作
- 视觉捕捉能力
- 打白球点位
- 运杆频率
- 出杆质量
- 发力
【方法】
- 从五分点开始,角度逐渐变小
- 高中低杆全都练,指定母球停球范围
【典型问题】
- 视觉捕捉存在偏差
- 出杆存在偏差

1.3 角度球
母球贴库
杆法练习
Class 1 基本姿势
一、后手握杆
要点:
- 拇指和食指握住球杆,环套住球杆;
- 其他3根手指搭在球杆上,不要用力;
- 手腕自然垂直向下,在球杆的正上方;
- 握杆位置在球杆的末端向前15厘米左右(距离因身高和臂展而异,身高矮的人握杆靠前,反之靠后)。
最终的效果是:击球后小臂垂直地面。

二、前手架杆
要点:
- 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拇手指分开,大手指扣在食指上;
- 手心拱起,拱起的高度根据需要调整;
- 食指和中指略近一些,以形成稳固的支撑;
- 4根手指加上手掌,稍用力扣在台面上,形成一个稳定的v字型手架。

三、击球站位
要点:
- 站在球杆击球的方向(如下图);

- 球杆接近击球点时,右脚掌位于右手正下方;
- 右腿伸直,右脚与球杆成30度左右夹角,身体重心大部落于右脚;
- 左腿在前,自然弯曲,左脚与球杆平行,距离右脚约1肩宽,左脚的脚跟和右脚的脚尖连线与球杆垂直(如图);

- 左肩向前,右肩向后;
- 左手尽量向前伸,左臂自然弯曲,左大臂与球杆平行;
- 右大臂和头部、白球在一条直线上,下巴位于球杆正上方;

- 左肩和右肩连成一条直线,与台面成40°左右夹角。

具体站姿在此基础上据自己的身体结构和身体状况来调整
四、运杆和出杆
运杆是击球前的准备活动。
运杆要点:
- 每一次运杆杆头到瞄准点,运杆时肌肉放松,找到最佳出杆时机;
- 推荐运杆三次到四次(个人每次运杆次数要一致),养成好的节奏感,不要太快或太慢,每一杆出杆方向保持一致。
出杆要点:
- 运杆后停顿,最后确定母球方向,然后以均匀的速度回杆(回杆后可停顿),最后出杆击打母球;
- 出杆击打母球后停顿约3秒,观察球的运动轨迹。
======================
Class 2 高中低杆
一、AK点
A点:皮头和母球开始接触的点。
K点:皮头和白球的分离点。
AK点:从A点到K点的距离叫AK点,用于评估击球强弱。
延伸:在击打白球的时候,要把球杆送出去,球杆停到一个位置。从击打白球这个点到停的这个点叫做延伸。
小技巧:足够得延伸长度能让打出的球旋转更好,力量更通透。

二、高杆
高杆示意图(图中1号白球是静止状态的白球,黄色球为目标球,2号白色的球是白球与目标球的撞击点,3号白球是白球最终停下的位置):

高杆效果:球杆打在母球中间以上的部分,让母球形成向前的旋转,击中白球后继续向前滚动。
小技巧:
- 要让白球更好的向前旋转,产生比较强烈的高干,要有一定的延伸,加上速度;
- 高杆要比低杆握的稍微紧一点。
一些高杆走位示例:

三、中杆
中杆示意图:

中杆效果:击中白球中间,初始白球没有旋转。在距离目标球较近时,产生定杆效果(白球停留在击球点)。
小技巧:在距离黄球较远时,打出定杆需要击球点稍偏下,以抵消由桌面摩擦力产生的向前旋转。
中杆走位示例:
四、低杆
低杆示意图:

低杆效果:击打白球中间下方,白球向后旋转。碰到黄球后白球回退。
小技巧:
- 注意延伸;
- 上好巧粉,避免呲杆;
- 握杆放松。
低杆走位示例:

五、练习建议
五分点练习,一组15颗,高杆中杆低杆各练四组。黄球距离白球由近及远循序渐进。
补充:母球击球点

======================
Class 3 高中低杆分离角
一、分离角
分离角:打有角度的球的时候,当白球击中目标球以后目标球的轨迹和白球的轨迹中间的夹角。
意义:对局走位和k球的线路判断。

二、中杆分离角
中杆分离角示意图(大白圈表示袋口,实线小白球是白球初始位置,虚线小白球是白球运行轨迹上的关键点):

特点:分离角为90°(白球无任何旋转)。

原理: 目标球运动方向白球速度变为0。
技巧: 量分离路线时要考虑白球半径。
白球碰撞目标球时不能有旋转(击球力度大时,需要稍带低杆,抵消桌面阻力)
走位示例:利用分离角k球
注: “K球”指母球在击打目标球以后撞击其他球。

三、高杆分离角
高杆分离角示意图:

特点:初始白球沿着90度的分离角方向行进,尔后由于白球自身的旋转,分离角渐小。

技巧:任何杆法,最初分离角都是90°,力量越大,按照90°行进越长
高杆分离角走位示例:


四、低杆分离角
低杆分离角示意图:

特点:初始按照90度直线分离,尔后向后的旋转和台呢摩擦产生向回来的弧线。
技巧:出杆力道越大,转弯越晚;力量越轻转弯越早。
低杆分离角走位示例:

五、练习方法

======================
Class 4 球吃库后的变化
一、库
库:球台的6个边缘。
吃库:球撞击库边的过程。
二、中杆吃库
中杆吃库示意图:

特点:入射角=反射角
使用示例:

三、高杆吃库
高杆吃库示意图:

特点:初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尔后由于母球的向前旋转,反射角变大。

高杆吃库示例:

四、低杆吃库
低杆吃库示意图:

特点:初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尔后由于母球的向后旋转,反射角变小。
低杆吃库使用示例:

高中低杆吃库比较:


五、小力吃库
小力吃库示意图(中杆,接触点红色表示吃库深度):

特点:吃库较浅,反射角>入射角。

六、中力吃库
中力吃库示意图(中杆):

特点:入射角≈反射角。

七、大力吃库
大力吃库示意图(中杆):

特点:吃库较深,反射角<入射角。

小力经过台泥摩擦吃库后,变成高杆效果,分离角变大(存疑,为何没有形成曲线球,个人感觉可能是非刚体反弹的特性导致的)
八、中杆分离角+吃库
示意图:

特点:90°分离角+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九、高杆分离角+吃库
特点:90°初始分离角 + 分离角渐小 + 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当运行距离较长时,向前滚动效果削弱)。
特殊球路——高杆吸库:


十、低杆分离角+吃库
特殊球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