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赛博朋克战争》第六十六章 未知领域

2020-12-18 18:06 作者:军迷之路  | 我要投稿

       “醒醒,同志,醒醒!”一个女声突然吵醒了我,睁开眼睛,明亮的医用无影灯晃得我十分难受,想要直起身来,却发现自己根本无法动弹,“你是?这是什么情况?”我有些搞不清楚情况,“我是摄梦人,至于真名,你现在不需要知道,014314号,现在你位于南联战术前导强袭空降部队的秘密研发基地,不要乱动,耐心等我把你身上的医疗器械解除,再进行下一步行动。”对面的说话方式让我一下子搞清楚了情况,至少,她是自己人,“好的,摄梦人同志。”虽然还是对这个和我格里芬入职编号一模一样的数字编号困惑不解,但我还是深吸一口气不再说话,等待这位女同志开始行动。

       一阵机械运行声后,我身上最后一段高压绷带从身上被拆掉,只留有一套类似“蚩尤”内衬的黑色底衣,手腕上还有一块奇怪的手表,“好的,014314号,现在去和134014号实验体会合,她应该已经被我的搭档中东金蝎唤醒,哦,注意你那块手表,按下侧边的按钮,没时间解释了,快!负责基地警备的罗德岛雇佣兵要来了。”还没等我回话,对面就警告道,刺耳的警铃也在我的耳边响起,按下那个外形非常科幻的手表侧边的按钮,手表的中央升起一个平台,很多微小的“颗粒”从中有序“流”出,就像蚁群一样很快就覆盖了我的全身,不出三秒钟,一套我既熟悉也陌生的单兵装备就穿在了我的身上。

着装过程GIF
类似“蚩尤”内衬的黑色底衣(忽略头盔,这套由特种纳米材料制成的服装的防御能力相当于2075年版中国单兵防护标准里最高的III级,可抵御QJZ-687轻量化电热化学高射机枪从十米外发射的14.5*114mm钨芯穿甲弹,此后广泛装备了TASA精英小组、太平洋合众国资源回收局DEVGRU和PLA特种作战司令部下属的各个特种作战群以及各PAP特勤部队作为轻装低烈度战斗标准单兵战斗装备)
我既熟悉也陌生的单兵装备(TASA技术升级版“蚩尤-2”,采用新概念的穿着方式,最短可在0.5秒内完成着装,在传感器、战斗辅助、战场通联等领域均有较大幅度升级,防御能力相当于2075年版中国军用履带式车辆防护标准里处于中间位置的III级,可抵御57mmZPZ-70高平两用车载电磁机炮从十米外发射的钨芯埋头穿甲弹,是TASA新一代标准单兵装备和PLA特种作战司令部“蚩尤-3”升级工程共同的技术原型,其防护和信息化能力成为2077-III战术人形升级工程的参考标准)

       但我没有时间惊叹TASA技术人员创造的科技奇迹,门外走廊里急促的脚步声就迫使我边下床靠近这个“病房”的墙角边开始思考该躲在哪里,“别担心,你身上这套TASA升级过的‘蚩尤-2’能挡住十米外57mmZPZ-70高平两用车载电磁机炮发射的钨芯埋头穿甲弹,如果真要躲的话,只需要在脑子里想就行了,超导纤维神经电极会帮你完成剩下的工作的。”在我穿上这套炫酷的装备后,对面的“摄梦人”就似乎对即将来袭的敌人不以为然,仿佛我一个人就能像以前抗日神剧里一样,手撕基地里的罗德岛雇佣兵和TASA部队,帮助她和她的搭档,还有被叫做134014号实验体的M4A1离开这个防守森严的秘密基地。

       将信将疑的我立即在脑子里思索“全频段光学迷彩”这一概念,几秒过后,大门打开,四名全副武装的士兵冲进房间,“报告,这里是ALPHA-30-2,光学频段没有发现014314号,正在用其他频段搜索,完毕!”装备自带的无线电监听装备可以让我清晰的听到这些雇佣兵之间的通讯。“接下来的工作我想就不用我说了,那就出口见啦。”通讯中断,那贱贱的语气让我想到了钱懿和他手底下联参六局的作风,看来这位女中豪杰很有可能也是联参六局的同志,虽然这种语气听起来真的很欠扁,但的确挺容易被自己人识别出来的,“好的,好戏开场了!”看着和我近在咫尺却还云里雾里的雇佣兵,我心想。

与我通话的联参六局特工的个人资料

        小心翼翼地靠近其中一名雇佣兵,迅速起身锁喉扭脖子,在升级版“蚩尤-2”的辅助下,我很轻松地就把这名罗德岛雇佣兵粗壮的脖子扭断了,从他腰间的枪套里抽出那支NP32EC手枪,单手解除手动保险,连开三枪,三发电热化学能推动的9*19mm脱壳穿甲弹直奔这些还没反应过来的雇佣兵而去,我炉火纯青的射击技巧配合上再次升级的战斗辅助系统使得子弹精确地命中了他们的眉心,脱壳穿甲弹的钨合金弹芯轻松贯穿了他们的防弹面具,撕开了他们的大脑,鲜血混合着脑浆喷溅在他们身后的金属墙壁上,形成一幅血腥的图画,这场不对称的战斗仅仅持续了5秒钟。

NP32EC手枪(北方工业仿制版P320,安装了外贸型模块化电热化学能发射装置,是本章防守基地的罗德岛雇佣兵的通用武器之一)

       “搞定,接下来就是去找我的小公主了,然后,离开这个鬼地方。”确认所有敌人死亡,我将手枪收进腰侧的伸缩式枪套,放下那名已经脖子变形的雇佣兵,捡起那支他根本没有机会使用的CQ-DEC自动步枪,确认枪支情况,随后迅速开始搜刮这些装备精良的罗德岛雇佣兵身上的弹药,“014314号,这里是134014号,报告你的位置,收到请回答。”刚刚把最后一个P-MAG 40 GEM M3弹匣放进腰际的弹匣包里,我就听见了我非常熟悉的声音。

CQ-DEC自动步枪外形参考(其实就是原厂CQ-D安装了外贸型模块化电热化学能发射装置,是本章防守基地的罗德岛雇佣兵的通用武器之一)

 

MAG 40 GEM M3(为了提高弹匣弹簧寿命里面只装了39发子弹,另外本章里使用自动步枪的罗德岛雇佣兵、我和M4A1都使用这种弹匣)

       “这里是CN-171-11,别再用那个生涩的数字编号了,用平时我们的无线电呼号,收到,我在....”正准备回答的我迟疑了一下,查看了特工摄梦人刚刚发过来的基地平面图“L5走廊的36号实验室,我们就在L5和L4走廊的衔接处会合,完毕。”话音刚落,我就听见了来自不远处的交火声,想都没想就端起枪,三步并作两步直接冲出实验室,正准备扣动扳机给这些敌人来一记精确的背刺,却发现这些罗德岛雇佣兵已经被全数击毙,透过CQ-DEC配备的配备了G33FTS放大镜的EXPS3-4全息瞄准具看向走廊尽头,身着黑色紧身作战服手中紧握着那支安装了全新上机匣组件的烙印武器的熟悉身影出现在那里,地上还在冒着热气的特种塑料弹壳证明这里刚刚进行了一场非常短促的战斗,很显然,我来迟了一步,她已经料理完这些运气极差的雇佣兵了。

G33侧翻放大镜(本章里是负责警备TASA地下基地的罗德岛雇佣兵的通用瞄具组合之一,男主和M4A1在本章使用的瞄具组合也有它)
EXPS3-4全息瞄具(本章里是负责警备TASA地下基地的罗德岛雇佣兵的通用瞄具组合之一,男主和M4A1在本章使用的瞄具组合也有它)
M4A1所使用的安装了全新上机匣组件的烙印武器(使用PO923 APC卡宾枪上机匣的M4A1卡宾枪,安装了外贸型模块化电热化学能发射装置)
PO923型APC卡宾枪(APC为英文Advanced Piston Carbine的缩写,意为先进活塞卡宾枪)
M4A1穿着的黑色紧身作战服外形参考,从脖跟包到脚底(内穿一双Danner 打击者4.5寸特勤短靴,外穿战术装具用于携带备用弹匣和投掷物)战术刀及其刀鞘、副武器及其配套的快拔枪套、投掷物等小零碎则挂在她的战术腰封上(素体防御力相当于TASA升级版“蚩尤-2”再加上这套防御力相当于2075年版中国单兵军用防弹装备标准III级的服装让M4A1可以轻巧地穿梭在枪林弹雨当中)
Danner 打击者4.5寸特勤短靴(鞋底有特殊夹层,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行走和奔跑时的脚步声)

装具和靴子设定详见这一章

       老夫老妻久别重逢,本应温情寒暄,再絮叨絮叨情话,但这里显然不是一个说情话的好地方,一切以效率为先,“摄梦人,这里是014314号,我们已经顺利会合,请求确认撤离点,完毕。”凭借着老夫老妻之间的默契,我们俩背靠背地并不算宽敞的走廊里快速推进,“摄梦人收到,在T4交通入口会合,注意不要被合围了,完毕。”说着,一连串子弹打中了我的胸甲,但是在这个由纳米机器人组成的“叹息墙”前,他们手持步枪发射的5.56*45 mm脱壳穿甲弹却没有留下弹痕,即使留下弹痕,蚁群般高度自律的纳米机器人也能在几秒内使打中的装甲板变成新的,甚至不用寻找掩体,我毫不客气地扣动CQ-DEC的扳机,打出精确的短点射,血红的“花”在那些试图堵住我们去路的雇佣兵的胸口绽放。

       同样的事情在几秒之后也发生在狭长走廊的另一端,只不过那些罗德岛雇佣兵遇见的是使用量子计算机辅助进行火控运算、使用烙印武器且实战经验丰富的M4A1,她的素体和服饰拥有和我身上的升级版“蚩尤-2”同等的防御力以及这种以前只在科幻作品中出现的纳米修复功能,所以这些装备精良的雇佣兵还没来得及看着自己的子弹弹头在那32J的圣女峰上撞扁就被电热化学能推动5.56*45mm脱壳穿甲弹精确地撕开了头部,我们两个边短点射清理行进路上试图阻滞我们的罗德岛雇佣兵边有序推进,前后保持不到两米的距离,快速地向着预定会合地点——T4交通入口推进。

       与此同时,地面上,一台CST-434轻型高速突击车刚刚在生物伪装系统的掩护下高速穿过一个被监测卫星评定为威胁程度B级的ELID群(前联合国时期根据ELID数量和变异进程将EILD群威胁程度由高到低分别为A、B、C、D级,不同势力划分细则存在差别),“哥,还需要多久啊,车子的只有一半的油量了。”负责驾驶这台轻型高速突击车的陆念安向着身旁副驾驶座位上正在查看单兵数字化终端的陆寄远抱怨道,“快了快了,我们的内应已经把基地坐标发过来了,还有500米!”陆寄远说着把手里的终端放到身上的收纳包里,开始熟练地操作车载遥控武器站。

CST-434轻型高速突击车

       “凌霜,后面的武器站就麻烦你了!它一直不太稳定,如果故障的话就麻烦你手操一下,还有,白姬慈,待会儿和摄梦人的协调就交给你了。”这位国防科技大学特勤工程学院的高材生熟练地检查了车辆前侧的遥控武器站情况,边提醒着坐在后面的老搭档凌霜和联参六局行动处的“新人”白姬慈——或者说自动步枪战术人形QBZ-191和冲锋枪战术人形BJC-16,“没问题,寄远,放心交给我吧,姬慈,掩护好我,不然我就让寄远在战斗报告里动一些手脚哦。”凌霜说完就开始操作面前的同款遥控武器站终端“放心,我会完美地完成任务的,你就等着瞧吧。”白姬慈连头都没抬,专心摆弄着手里的BJC-16-4冲锋枪反唇相讥道,但车上没有人注意到,正在开车的陆念安听到凌霜一口一个寄远眼神就变得阴冷起来。

QBZ-191(战术人形使用的是改装了模块化电热化学发射装置的QBZ-191-4)

       知道妹妹脾气的陆寄远继续说道:“念安,到时候我们要停到一个升降电梯上,我们的内应会在我们打出信号后启动电梯,到时候你就要做好战斗准备,掩护好哥哥,行吗?”说完,他就把自己的那支QBZ-192-4短步枪交给了身旁的妹妹,“好的,哥,好好操作武器站,其余的放心交给我吧。”陆念安说着就已经把车停到了指定地点,接过了陆寄远递过来的枪,装弹上膛,“好的,摄梦人,这里是天军-543,我们已经到达指定位置,可以启动电梯!”看见妹妹表面上已经平静下来,他双手把到遥控武器站的操纵杆上,在预定通讯频道里通知下面的战友们。

       “摄梦人收到,中东金蝎,开启升降电梯,CN-171-11,准备撤离。”已经换上一身战斗装的王梦雯边回答边用手里的BJC-16-4点射压制已经切近防御内圈的雇佣兵,“收到,让他们快点,我只剩两个弹匣了!”我说着给CQ-DEC换上倒数第二个弹匣,单手持枪扣动扳机短点射压制迫近的敌人,同时顺手捡起一条死去雇佣兵掉在地上的投掷物携行腰带,让OGAS启动里面多用途手雷的电子引信,将这枚“集束手榴弹”扔进敌群,爆炸之后,刚刚还在长点射压制我们的雇佣兵就只剩下了残肢断臂,负责防御另一边的M4A1也陷入了苦战,她的步枪弹药早已耗尽,所以现在她只能用充能式的武器平台向队形密集的雇佣兵们倾斜等离子体杀爆弹,炮管都打红了。

王梦雯使用的BJC-16-4的原型BJC-16(该型号换用了电热化学发射装置,另外王梦洁的搭档战术人形BJC-16也用的是该型号,顺便提一嘴,中国强力部门在三战中后期用10*25mm手枪弹取代了此前使用的9*19mm手枪弹,大量正在使用的手枪和冲锋枪被改扩口径以发射这种古老但性能优异的10mmAUTO手枪弹,各强力部门在此之后采购的用于手枪冲锋枪的模块化电热化学发射装置也是适配此种规格的手枪弹,工业部门根据市场需求开发了种类繁多的衍生弹药)

 

BJC-16(指枪械,根据一些小道消息说新警冲已经钦定为轻羽同志的主武器CS/LS-7了,看来我的世界线很快就会有不少与OTL世界线的分歧点了)上一次登场

     

       虽然我们成功会合并已经赶到撤离点,但为了让潜伏在安保部门的中东金蝎继续潜伏下去,我和这名联参六局特工的行踪对于被雇佣来防守防御基地罗德岛雇佣兵们来说几乎是透明的,而作为预定撤离点的T4交通入口是一个早已停用的货运入口,几乎没有任何掩体而且四通八达,这也就意味着,只能和这些雇佣兵硬碰硬,所以我们采取了一个简单粗暴的战术,M4A1在我的掩护下用升级后的武器平台发射高爆弹药炸毁入口迟滞敌军涌入,我随后和她用电热化学自动步枪尽可能多地在外圈消灭敌人,如果敌人切近防御内圈,就交给“摄梦人”王梦雯处理,但这个战术的缺点就是极为消耗弹药,虽然我和M4A1从战死的敌人身上缴获了不少弹药,但还是跟不上战斗的消耗,中间有几次我们甚至要掏出手枪或者肉搏消灭敌人,可见战斗之激烈。

       上千公里外的新疆,火箭军常规导弹第一旅正在进行DF-47远程战术导弹的战斗值班演习,但旅长却突然收到了一个来自火箭军司令部的命令——“停止演习,立即对坐标██████齐射导弹。”,这位旅长不明白为什么要向远在里海西部的一个坐标齐射导弹,但军人的天职就是服从命令,他立即下令全旅停止演习,向预定坐标发射这些使用钻地温压战斗部的导弹,同时,太空中也有一架PLASF(太空军)的“神龙9号”无人空天飞机收到“监测导弹落点并进行绝密情报传输中继”的指令,启动发动机调整轨道位置到达里海上空。

     伴随着巨大的机械运行声,巨大的货运电梯平台一如往日地缓缓落下,只不过,这一次上面只有一台2.5吨重的轻型突击车而已,在陆寄远和QBZ-191的操作下,两座遥控武器站上的CS/LM-5三管转管机枪和LG-33自动榴弹发射器无情地收割着现场罗德岛集团雇佣兵的生命,陆念安和BJC-16也抬起枪压制敌军,掩护我们上车,“CN-171-11快上车,我们撑不了多久!”近水楼台先得月上车的王梦雯也加入了火力压制的行列当中去,“我来断后!M4A1!”我说着给手里的步枪插上最后一个弹匣,边压制边拉开车门,M4A1迅速收起武器平台快步登车,我转身将最后一个手雷腰带扔到几名刚展开M72FFE火箭筒准备发起攻击我们的雇佣兵脚边,随后迅速登车关门,只听见几声巨响,火箭筒里还未发射的火箭弹被我投出的“集束手榴弹”引爆,那些准备发射火箭弹的雇佣兵一瞬间就尸骨无存,“中东金蝎,快提升平台!”王梦雯也给自己的BJC-16-4装上了最后一个弹匣,“明白,烈士陵园见!”对面的声音非常平静,她的话音一落,平台开始全速抬升,很快,伤亡惨重的雇佣兵们就失去了射界,训练有素的他们很快就放弃了射击。

CS/LM-5三管转管机枪

 

LG-33自动榴弹发射器的前辈——LG3自动榴弹发射器
M72FFE火箭筒

       十五分钟之后,DF-47的钻地温压战斗部以十马赫的末段速度命中这个绝密研发基地,一朵蘑菇云升起在这片荒凉之地,剧烈的爆炸摧毁了整个基地,TASA应急接应部队在爆炸后半小时赶到,最终他们只找到了一名幸存者——乌克兰籍研究员达莎·索洛维约娃 ,并赶在被爆炸巨响吸引来的A级ELID包围已经变成废墟的基地之前乘坐“参孙”运输型返回距离最近的TASA所属NB-70空天战舰“万有引力”号,而逃出基地的我们早在TASA部队赶到之前就已经登上负责接应的Y-69T快速运输机前往被称为“中国五十一区”的鼎新空军基地,但TASA并没有放弃这一研发项目,相反,我和M4A1优异的战场表现让他们更加坚定地将这一项目继续进行下去,很显然,一场事关未来秘密战争胜负的技术竞赛已经悄然开始。

        因此在接下来的两个星期里,我和M4A1没有被安排任何形式的战斗任务,只能呆在被称为“中国的五十一区”的鼎新空军基地协助军事科学院进行测试任务,以验证王梦雯她们从那个TASA秘密研发基地里带出来的数据,并为“蚩尤-3”升级计划提供技术方向上的参考,前四天主要是基础的测试项目,接下来十天就是借助增强现实技术和量子网络技术远程参加大大小小的军队内部演习以进行实战化测试,期间还加入了反心灵控制训练,以减少我们对于单兵信号干扰装置的依赖,适应未来更加复杂的战场环境,为数不多的闲暇时间,除了各种日常的消遣外,M4A1开始用各种各样的手段“引诱”我和她“战斗”,因此我和M4A1之间的“一对一战斗”从几天一次变成了一天一次甚至一天几次,虽然现在的我已经可以在单次“高烈度战斗”中占据主动,但日趋多样化的“战斗方式”,远超之前“巅峰时期”的“车轮战”的“战斗烈度”,再加上相当于以往好几倍的“战斗频率”还是让我的身体有些吃不消。

       但在这个波云诡谲的战后世界里,平静的生活注定不会持续太久......

PS:本文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赛博朋克战争》第六十六章 未知领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