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国电竞商业化研究报告:中国电竞已迈入商业化时代
12月16日,2020年度中国电竞产业大会在江苏扬州如期举行。艾瑞咨询互动娱乐研究部高级分析师熊辉先生出席了本次大会,并在会上解读了《2020年中国电竞商业化研究报告》。

熊辉表示,中国电竞已经迈入商业化发展时代,得益于用户规模提升和外部发展环境趋于成熟,中国电竞商业化发展正处于爆发期。电竞行业的商业价值越来越得到了主流市场认可,电竞行业整体的商业价值也正向传统体育赛事靠拢。
在未来,电竞行业的商业模式与营收模式将逐步完善并成型,依托电竞年轻化用户群体的流量带动能力,电竞赛事未来在商业化发展有着巨大的成长潜力。电竞产业链等各环节均已产生较成熟的头部企业在未来将夯实基础,在各自领域深耕,在业务联动中共同推动电竞商业化的快速发展。电竞商业化的发展将反哺电竞产业,促进电竞产业稳健增长。

以下为演讲内容原文: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
大家很关心电竞行业的整体发展情况,那么市场发展情况大概如何呢?接下来我为大家进行电竞行业整体情况分析。
中国电竞整体市场规模由电竞游戏市场规模、游戏直播平台市场规模以及电竞商业化市场规模三个细分市场组成。2019年中国电竞总体市场规模达到1175.3亿元,2020年预计在此基础上增长19.6%,增长到1405.7亿元。
随着端游电竞游戏触顶以及移动电竞游戏新爆款的出现,所以中国电竞整体市场规模未来的增速将逐渐放缓,未来电竞市场的增长空间将来源于电竞商业化市场,充分挖掘电竞赛事商业价值,推动电竞商业化市场发展将为电竞整体市场的增长提供持有动力。
电竞细分市场的规模。可以看到电竞游戏收入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仍是电竞市场主要的收入来源,2020年电竞游戏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997亿元,接近千亿元的市场体量。随着头部电竞赛事影响力的提升,热门电竞赛事数量的增加,电竞商业化发展进程不断加速,预计在2020年,电竞商业化市场规模将突破100亿元。
2020年中国电竞行业的整体用户规模预计达到5.2亿,相比2019年增长10.3%。各类电竞赛事游戏不断完善,游戏直播平台持续拓展电竞业务将是未来电竞用户进一步增长的动力,预计未来用户增速将逐步放缓,电竞行业将重点关注存量用户向核心用户转化及其商业价值的挖掘。
中国电竞商业化的驱动因素分为外部驱动因素和内部驱动因素。外部驱动因素主要是国家和地方政府积极支持电竞产业的发展;内部驱动因素主要是电竞行业的发展正迈入爆发期,正规化、专业化程度不断提升。
中国的电竞已经迈入商业化发展时代。目前电竞商业化主要收入来源包括:版权、赞助、门票、周边产品、俱乐部和内容制作等。得益于用户规模提升和外部发展环境趋于成熟,中国电竞商业化发展正处于爆发期。
电竞的商业化价值主要来源于电竞用户和电竞赛事。首先,电竞拥有规模庞大的用户群体,这些用户具有年轻化、有活力、关注新鲜事物、接受度高、付费习惯较好等典型特征,是品牌良好的潜在用户;其次,电竞赛事专业化程度和赛事规格不断提升,商业化模式趋于成熟,丰富的合作模式被持续开发,为品牌主提供巨大营销价值。
电竞用户群体规模庞大而且具有高度统一的用户属性。因此,品牌方可以通过参与电竞商业化活动将品牌与电竞绑定,从而加强用户对于品牌的认知度和情感联系,以此来拓展增量市场。
欧美发达地区市场在推进电竞商业化时能直接应用传统体育成熟的商业模式。守望先锋作为海外电竞商业化代表,在游戏发售后半年直接建立了NBA模式的守望先锋职业赛事联盟。除了发达的体育市场,海外稳固的付费电竞用户群体也是支撑电竞商业化发展的重要基石。
在海外市场,随着电竞行业的影响力不断提升,传统体育联盟和体育组织也开始关注电竞,如NBA、NHL和F1方程式,他们都结合自身体育项目开展电竞赛事。这些全新的电竞赛事和原有的知名电竞赛事共同吸引越来越多的主流赞助商关注电竞商业化这一新市场。
从全球市场来看,韩国拥有世界上最成熟的电竞产业体系和最标准的电竞行业规范,美国依托全球领先的电竞游戏研发商和完善的传统体育竞技体系成为了全球电竞产业发展的领头羊。美韩电竞的行业标准和发展路径对中国电竞产业商业化发展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2018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2.66万亿元,2019年突破3万亿元。而2018年中国体育赛事市场规模仅有292亿元,2019是372亿元,赛事在总体产业规模中的占比很低。体育赛事的商业化发展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随着电竞赛事用户规模和社会影响力提升,电竞赛事的商业化价值越来越得到主流市场认可。随着顶尖电竞赛事的联盟化发展,电竞赛事的版权价值和整体商业价值也正向传统体育赛事靠拢,像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中国区版权价格已接近3亿元/年,价格十分接近中超媒体版权的水平。
从头部电竞赛事和传统体育赛事的观赛数据来看,电竞赛事以快速增长的用户规模和密集度更高的赛事体系,在互联网体育市场收获了更高的媒体关注。在未来,随着电竞观赛用户增长速度逐渐减缓,电竞赛事内容质量将成为影响存量用户观赛投入度的主要因素。
对比传统体育赛事和电竞赛事的主要赞助商品牌类型,可以发现传统行业一直是传统体育赛事主要赞助商。而随着电竞赛事影响力不断扩大,赞助品牌从最早的硬件外设不断延伸,吸引了更多领域的企业入局。在品牌赞助类型上,电竞赛事的年轻用户群体是品牌主们进入电竞赞助的主要吸引点。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发展,电竞赛事的商业模式与营收模式逐步完善并成型,赛事赞助收入、版权收入、俱乐部收入和赛事周边及票务收入成为电竞赛事的主要收入来源。未来赛事版权收入和俱乐部收入将成为核心增长点,版权价值和俱乐部营销价值的提升将进一步带动赛事赞助和周边及票务收入的增长。
结合电竞产业在国内的发展历程,电竞商业化的快速发展与电竞产业专业化、体系化密不可分。专业化保证了电竞赛事内容的精彩性、参与性和传播性。稳定化是电竞商业价值持续提升的前提。
目前有赛事赞助、俱乐部赞助和俱乐部投资三种主流参与方式。品牌主可根据自身需求与能力选择如何进入电竞营销领域。赛事赞助适合于绝大多数想要获取年轻用户的群体的企业。俱乐部赞助则需要企业结合赞助行为做更多的主动营销,提升用户感知;俱乐部投资门槛和运营要求更高,适合对电竞产业有长期规划的企业参与。
对比头部电竞赛事(以英雄联盟为例)和传统体育赛事(以NBA为例)的媒体热度,电竞游戏和电竞赛事在新浪微博平台相关话题的阅读量、讨论量都已经接近甚至赶超传统体育。同时,英雄联盟赛事相关内容频频登上新浪微博热搜榜单。
依托电竞赛事年轻化用户群体的流量带动能力,以及电竞的强互动社交属性,电竞赛事未来商业化发展仍有巨大成长潜力。电竞用户对电竞赛事的情感投入,让电竞赛事在用户黏度上更具优势,对于品牌主而言,用户参与度和黏度增加可以让品牌获得更高的品牌曝光,更好的营销效果以及优于传统体育赛事的投资回报率。
中国电竞商业化发展进程,目前仍处于快速发展的进程,赛事赞助席位快速增长,赞助金额仍有上涨空间。以LPL赛事为例,赞助商数量从最早的几席到现在的十四席,增长非常迅速。赞助席位逐渐饱和后,未来赛事方将以更优质的品牌效应与曝光效果,来提升赞助金额。而如何平衡赞助商诉求与电竞用户的观赛体验,也是考验赛事内容方的关键点。
随着电竞行业的发展,电竞产业链等各环节均已产生较成熟的头部企业,尤其是电竞赛事联盟、电竞俱乐部、电竞游戏公司、赛事制作公司、游戏直播平台、电竞品牌主这几个主要参与方。在未来,这些企业将夯实基础,在各自领域稳步成长,并在业务联动中共同推动电竞商业化的快速发展。
电竞商业化在未来将以赛事运营为核心,依托战队经济和明星运作,扩大电竞行业影响力并提升社会认可度。同时,以丰富的IP衍生内容,提升电竞用户的综合体验与情感投入,达到品牌营销运作的更好效果。电竞商业化的发展将反哺电竞产业,促进电竞产业稳健增长。

以上内容就是我对本次中国电竞商业化研究报告的分享,再次感谢大家的聆听。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