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浅评孔子的一生

2023-08-26 22:59 作者:古月囗玉水州  | 我要投稿

孔子,在后世人眼中,他是儒家学派创始人,私学的开创者,身高一米九的壮汉。可在这些光环的背后,是他那波澜壮阔,但却充满失意的人生。 孔子,春秋时期人,出生于公元前551年的鲁国。当时的时代背景是周天子权力衰微,各国群雄并起,以求争霸。周朝时完善的礼乐和祭祀制度逐渐崩溃,人们互帮互助的美德逐渐消失。这一现象使孔子的内心极度痛苦,并引起了他的思考。在孔子看来,礼乐制度是引导人心向善的基础。为了建立大同社会,第一步要先建立合乎规范的礼伦制度。因此,他强调凡事要合乎礼,臣子要服从君王,儿子要服从父亲。 公元前518年,33岁的孔子在鲁昭王的资助下,和仰慕已久老子的会面。二人在洛阳和谐地交流自己的思想。孔子向老子阐明自己以礼治天下的愿望,而老子则认为道法自然。儒家和道家的思想尽管不同,但孔子在与老子的交谈之中仍然受益良多。 在教育方面,孔子主张有教无类,认为教育不应该垄断在王宫贵族之中,每个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因此孔子开创了历史上第一所私学,教授学生礼,乐,射,御,数,书这君子六艺。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孔子也不断增长着自己的学问。 公元前497年,55岁的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开始周游列国的旅程。在旅程中,孔子致力于向各国国君宣传自己的儒家思想,希望他们能够停止相互征伐。然而当时的各国军主持关心如何称霸天下,孔子的学说却不能帮助他们立刻富国强兵,所以没有接受孔子。因此孔子在旅途中大多时候都是衣衫褴褛,狼狈不堪,也被人当做是疯子和乞丐。旅途中最大的危机是当孔子位于陈蔡两国边境之时发生的。楚王听说孔子贤人便派人接他做官,陈蔡两国担心楚国因此强大,便将孔子在国境线上合围了七天七夜。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他也从未动摇过自己的理想。 公元前479年,74岁的孔子去世。孔子的一生似乎是失败。毕生所信奉的思想并未被各国采纳;他的儿子和最喜爱的弟子先他而去;满腹经纶和理想,却无用武之地。然而孔子死了,他的精神和思想却永存。他的弟子们合力编写《论语》;孟子在百家争鸣时继续发扬儒家思想;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学说成为正统长达两千多年;他开办的私学促进了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天不生孔子,万古如长夜!

浅评孔子的一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