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育人·成长|志青春

本期导读:用镜头记载大事小情,用声音传达所悟所思。百变的是音画,不变的是我们记录青春的初心。《志青春》栏目以朗读、视频的形式,讲述有温度、有情怀、有力量的志愿故事。志青春,愿常在。
作者:王骄阳,西南科技大学第22届研究生支教团西藏分团团长,2020年8月—2021年7月服务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第四高级中学。

去年夏天,我来到拉萨,雪山冰川、神秘圣湖,简单而又朴素,那时的我,一腔热血、轰轰烈烈。今年夏天,我离开拉萨,时间转瞬、离别忧伤,不舍而又无奈,此时的我,思念学生、想念四高。


还记得和学生们的初见是在2020年9月23日,6个班246名孩子。第一节课,我板着脸非常严肃地走进的教室,眼睛扫过一张张脸庞,他们每个人的眼神里都充满好奇和胆怯。我站在讲台上,声音洪亮地介绍着自己,掩饰着自己初临讲台的胆怯。
就这样过去了一整周,他们上课时坐得端端正正,一双双散发着肯定光芒的眼睛似乎也在告诉我,他们正在全身心投入学习。然而,他们的周测和作业却一塌糊涂,这让我百思不得其解。当我想去跟他们进行交流找出原因时,他们居然没有一个人敢与我说话,这时我才意识到,我离他们太远了,我不够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也不够了解他们的生活,他们在心里疏远着我,也疏远着历史。
我又回想起自己的高中时期,学生们对于老师的喜爱会转移到对知识的喜爱,于是我转变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变得亲和而幽默。但是又发现越和他们亲近,他们越不拘束,甚至变得略显“放肆”。这群让人又爱又恨,又让人伤脑筋的学生,总是会让我伤神不已,但又总能让我看到希望。他们会满是愧疚地拿着满是红叉的卷子低着头认错;会在我声音沙哑时悄悄递上润喉糖;会在我生气时,围着我信誓旦旦地保证……他们就是这样,把我看成朋友甚至亲人。


在这里的每一天,我都用大量的时间备课,遇到不懂的问题及时请教历史组其他老师们,课本上早已是圈圈点点的各类痕迹。我告诉自己,一定要把课堂精确到每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提高课堂效率。与此同时,为了培养学生们对历史的兴趣,我每天阅读大量历史文献,观看各类历史视频,从中挖掘各种各样的历史小故事,比自己读书的时候认真了不知道多少倍。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个半学期的教学改进,他们用不断进步的考试成绩告诉我这些做法都是行之有效的。长期教授的15班和17班在每次周测、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对这一群可爱而又质朴的学生,我常用四川话称呼他们为“崽儿们”。在课间,总有几个崽儿嘴里会叫上我一声“骄阳姐姐”“骄美女”;会告诉我他们的梦想;会在我伤心时,发来消息关心我、安慰我……每当此时,我心里满满都是幸福感,因为我知道,这是他们对我这位历史老师由心的喜欢。

在临走之时,我也把自己一直最喜欢的一句话送给了他们: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雅思贝尔斯曾说:“教育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是一棵树动摇另一棵树。” 支教,是我正确的选择。亲爱的崽儿们,我们一起加油!让更优秀的我们在未来相遇吧!

END
出品:志青春工作室
编辑:王诗瑶、龚婧岚(苏州大学)
朗读者:赵杰
校审:盖奕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