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问答式复习提纲2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唐朝时期,中外交流频繁,世界上有70多个国家或地区与中国有往来,那时候,外国人除了与中国贸易,还学习中国的科技文化,引进中国的政治经济制度。繁盛的唐朝在世界上声望很高。
1、鉴真东渡:唐玄宗时僧人鉴真,六次东渡日本传授佛经
,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卓越贡献。(为日本设计唐招提寺;)
2 、唐朝时期,中国与天竺(古印度)交流的典型事件是?发生在哪个皇帝时期?是通过哪条通道交流的?
①玄奘西行②唐太宗时期。③陆上丝绸之路
3.玄奘口述,其弟子记录成书的《大唐西域记》有什么意义?
2、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4、唐朝时期中外交流频繁的原因有哪些?
①根本原因:唐朝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文教昌盛;②对外交通便利;③开放的对外政策;④唐朝政府的鼓励。
5、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的共同点有哪些?
①身份:都是佛教僧人;②品质:百折不挠、不畏艰险、意志坚定;③历史影响: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
6、唐朝中外文化交流兴盛,对我们有何启示?
对外开放促进了国家的繁荣发展,我们要强化开放交流的意识,坚持对外开放。
7、试从中国和世界角度谈谈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所产生的的影响。
中国:丰富了中国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使中国成为东亚文明的中心;扩大了中国的影响力,使中国成为强国。世界:促进了世界各国经济文化的交流和进步;有利于人类文明的进步。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课标内容;知道“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由盛转衰;知道唐朝灭亡后五代十国的局面。
1、安史之乱的时间?原因?影响?
①755-763年;② A 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腐败;B边疆形势日益紧张;C节度使势力膨胀,外重内轻;
③A极大地破坏了社会经济;B唐朝国势从此由盛转衰;C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唐末农民起义:黄巢起义,给唐朝统治者以致命的打击。)
2、唐朝灭亡的时间,标志?907年,朱温建立后梁政权,标志唐朝灭亡。
3、五代十国(907—960) 时期的历史特征及认识?
①政治上:武将专权,政权林立。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其开国君主都是手握兵权的将领;北方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经济上:南方政局相对稳定,经济发展。
②认识:五代十国时期,虽然政权分立,但长期政治统一的历史影响和各地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使统一始终是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第六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政权并立、民族融合、经济重心南移
第6课北宋的政治
课标内容;知道北宋的建立,了解宋朝重文轻武的特点。
考点1 :北宋的建立、宋朝重文轻武的特点。
1.北宋的都城、建立者、相关的事件?
东京(开封);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
2.北宋建立的意义?
结束了中原和南方分裂割据的局面。(没有实现全国的统一)
3.“杯酒释兵权”反映出宋太祖的目的是什么?
防止武将专权。
4.北宋在地方上用来牵制知州的是?设置什么来管理地方财赋?
通判;转运使。
5.北宋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的一系列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巩固统治,强化中央集权。
6. 宋朝重视科举考试体现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有何积极作用?
重文轻武的政策。作用: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
课标内容;知道辽、西夏与北宋的对峙局面;了解女真族的崛起,知道金灭辽及北宋;知道岳飞抗金的事迹和南宋偏安。
1.民族政权辽、西夏、金的建立民族各是什么?
契丹;党项族;女真族。
2.北宋与辽的和议,称为什么?如何评价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
对北宋来说,是屈辱的,加重了北宋百姓的负担;
从历史发展角度来讲,带来了和平,促进了双方经济
文化的交流,是历史的进步。
3.南宋的建立者、都城?
宋高宗赵构;临安(今杭州)。
4.与北宋并立的少数民族主要是哪两个民族?与南宋对峙的又是谁?
与北宋并立的主要是辽和西夏;与南宋对峙的是金。
5.南宋抗金名将是谁?他被杀害的罪名是什么?
岳飞。“莫须有”。
6.南宋与金的议和内容?议和影响?
内容: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为界。
影响:宋金对峙局面形成,南宋偏安江南。
7 .概括辽宋夏金时期的时代特征,画一画政权对峙示意图。
政权并立,民族融合。
政权
民族
建立者
都城
建立时间
灭亡
北宋
汉族
赵匡胤
东京(今开封)
960年
1127年(被金灭)
南宋
汉族
赵构
临安(杭州)
1127年
1276年(被元灭)
辽
契丹
耶律阿保机
上京临潢府
916年
1125年(被金灭)
西夏
党项
元昊
兴庆(银川)
1038年
1227年(被蒙古灭)
金
女真
完颜阿骨打
会宁
1115年
1234年(被蒙古灭)
8、两宋时期民族交融的新变化及具体表现?
①范围更广、程度更深、主体多元
9、少数民族受到中原先进文化影响后,发生了什么变化?体现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
①开始了农耕和定居生活;创制了文字;效仿汉人的官制、军制、法律、货币范式②民族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