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打卡38—资治通鉴卷第七 秦纪二第2节—长生不老之术和长治久安之计
秦始皇的这一场巡游,让我们回顾一下几个重要地点:泰山、渤海、鸡头山、长江、湘山。这些地点很可能并不是随意挑选的,我们可以参照一下《史记·五帝本纪》,开篇记载的第一位圣王就是黄帝,黄帝擒杀蚩尤之后,被天下诸侯尊为天子。黄帝治理天下,并没有“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而是到处奔波,征讨各地的不听话的势力,所以永远都在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没享受过几天安生日子。黄帝的足迹,东到大海,登丸山和泰山,西到空桐,登鸡头山,南到长江,登熊耳山、湘山,向北驱逐荤粥,到达釜山。
这些内容虽然只是传说,但已经看得出秦始皇很可能在有意识地模仿传说中黄帝走过的地方:长江、大海、泰山、鸡头山、湘山,这些地点完全重合,而秦始皇在统一天下之后一直巡游不断,似乎也是在效仿黄帝的样子。这个全新的帝国确实没太多现成的作业可抄,而把传说故事当成历史经验,或多或少总会制造出来一些麻烦。
秦始皇自视甚高,功盖千古,各种上古明君的仪式没少做。此外,秦始皇不计民生,不算成本,大力开疆拓土,修长城,北御匈奴;徙庶民,南定百越。所以,秦始皇不求国家长治久安之策,却派徐巿、卢生等怪异方士,往海上求取长生不老之术。只是公道自在人心。只因大风不能渡过湘水,秦始皇便迁怒于湘君,给湘山剃了个“光头”,让人哭笑不得。
因不得人心,秦始皇的麻烦马上就要出现了。张良派刺客在博浪沙锤击秦始皇,可惜失败了。张良开始谋划推翻秦朝暴虐统治的长久之策。张良的出场,也为下一个新兴王朝的诞生埋下了伏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