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CIC灼识咨询:15款ADC药物获批上市,下一个“神药”将花落谁家

2023-03-13 18:04 作者:CIC灼识咨询  | 我要投稿

2023第二届中国ADC论坛于2023年3月9日在上海隆重召开,本次论坛共计800多名与会嘉宾,均来自国内外ADC药物研发、生产和商业开发领域的行业代表,共同探讨我国ADC药物研发最新进展和机遇。CIC灼识咨询作为支持单位参与本次活动,CIC灼识咨询执行董事刘立鹤应邀出席本次论坛并担任主持嘉宾。


 

本次论坛中,宜联生物、方达医药、有济医药、迈威生物、西岭源药业、拓济医药及来自德国的ADC药物企业Heidelberg Pharma、荣昌生物、东曜药业、药明合联、弼领生物、药明康德等企业的专家从ADC药物创新开发与转化、分析、工艺开发与商业化生产的角度进行了多角度的探讨和分享。


ADC药物有较长的研发历史,近年来随着技术不断成熟,研发热度快速增长。2000年,首款ADC药物Mylotarg经FDA批准上市,适用于治疗复发或难治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至2019年初,全球共有5款ADC获批上市,2019年起,ADC药物密集申报获批,并迎来了Enhertu、Trodelvy等重磅品种。


刘立鹤表示,作为一种新兴治疗模式,ADC药物经过三代技术变革,近年来取得了快速的发展,至今已经有15款ADC药物获批上市,其中80%的药物在2017年以后获批,同时全球有500多款ADC药物处于不同临床研究阶段


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中,ADC已成为医药行业讨论最为热烈的关键词。2022年的明星药物,由阿斯利康和第一三共开发的DS-8201取得了极强的市场表现,仅用了3年时间,在疫情的影响下年销售额就突破了10亿美元。不仅在乳腺癌领域覆盖了HER2阳性二三线治疗及Her2低表达人群治疗,更准备进一步拓展乳腺癌一线及肺癌、胃癌、结直肠癌等其他适应症。在ADC领域的其他大额的交易并购、新产品的上市新闻同样也让人津津乐道,各路玩家争相进入,开始谋划布局,以期获得下一个“神药”。


但药物开发始终是九死一生的险途,ADC的复杂结构更使得研发与生产面临诸多挑战。同时,ADC药物的安全性也一直都是各大药企关注的重点。同样以明星药物DS8201为例,虽然其临床优势非常明显,但是也因为其安全性方面原因,获批同时伴随着FDA的黑框警告。ADC药物的研发难度可见一斑。


全球掀起ADC研发热潮,中国ADC领域研发进展快速,目前在研管线数量已占到全球近40%。全球ADC药物研发管线目前仍集中于如HER2等经验证的成熟靶点,基于主要在研靶点和高发癌种,全球管线主要关注乳腺癌和血液瘤;中国目前仍聚焦肿瘤,开始向自身免疫疾病等拓展。


ADC虽不能完全类比PD-1,但同样具有较大商业化潜力。ADC药物相较于PD-1来说,研发门槛更高,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商业化价值也较大


ADC作为一种抗体结构不同于PD-1,报IND前CMC的工作量是研发PD-1药物的3倍,对企业的研发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ADC平台在药物研发中非常重要,一旦企业搭建起优异的技术平台,其外延价值较大,可以使用同一种平台拓展不同靶点/毒素,进而迭代出不同产品。ADC平台是企业管线拓展的关键。ADC作为抗体和小分子的组合药物,抗体和小分子都可以进行替换/更改,因此,基于ADC平台的靶点拓展相对容易。且由于ADC拓展靶点相对较为容易,因此基于多种靶点下的潜在适应症相对较广,覆盖目标人群较多,商业化潜力大。

CIC灼识咨询:15款ADC药物获批上市,下一个“神药”将花落谁家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