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阶测3

2022-09-01 16:20 作者:知而为  | 我要投稿

第四、五章 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

1、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 )所决定的。

A、简单劳动

B、价格标准

C、使用价值

D、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正确答案:D    

2、两种商品可以按一定比例相互交换的原因,在于它们( )。

A、有不同的使用价值

B、都是具体劳动的产物

C、对人们有共同的效应

D、在生产中都耗费了一般的人类劳动

正确答案:D    

解析:具有不同使用价值的各种商品,之所以能够按照一定量的比例相交换,是因为它们之间存在着某种共同的、同质的可以在数量上相互比较的东西,这就是生产商品时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们的脑力和体力的支出。这种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形成商品的价值。价值的实体就是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使用价值不同的商品之所以可以按照一定比例相交换,就是因为它们都具有价值。P170。

3、生产资料私有制和( )的存在,客观上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劳动是必然具有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双重属性。

A、社会分工

B、劳动力成为商品

C、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D、货币转化为资本

正确答案:A    

解析: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社会分工的存在,客观上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劳动是必然具有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双重属性。P174。

4、英国“羊吃人”的资本原始积累的血腥史发生在( )。

A、15世纪末到19世纪初

B、14世纪末到18世纪初

C、14世纪末到17世纪初

D、15世纪末到18世纪初

正确答案:A    

解析:英国“羊吃人”的资本原始积累的血腥史发生在15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300多年期间。

5、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的本质是( )。

A、物

B、生产力

C、生产关系

D、制度

正确答案:C    

解析: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体现在物上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即被物的外壳所掩盖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剥削和被剥削的生产关系。P182。

6、相对剩余价值产生的前提条件是( )。

A、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B、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C、本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D、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快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正确答案:A    

解析: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以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为条件的。P184。

7、资本有机构成可以用符号表示为( )。

A、c:v

B、m:v

C、c+v

D、m/(c+v)

正确答案:A    

解析:由资本技术构成所决定,并且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有机构成,可用公式c:v来表示。P186。

8、在产业资本循环中,执行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职能的资本是( )。

A、生产资本

B、流动资本

C、货币资本

D、商品资本

 正确答案:D    

解析:商品资本的职能是通过商品的销售,使包含在商品中的价值和剩余价值得到实现。

9、商业利润是商业资本家从事商业经营活动所获得的利润,来源于( )。

A、商品价值和价格的差额

B、纯粹的商品买卖

C、资本家创造的剩余价值

D、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正确答案:D    

解析:商业利润是产业资本家让渡给商业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它的来源是产业部门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10、“金钱确定人的价值”这是对资本主义( )的深刻写照。

A、人生观

B、价值观

C、道德观

D、职业观

正确答案:B    

解析:“金钱确定人的价值”这是对资本主义价值观的深刻写照。P206。

11、自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产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资本主义形成之前,资本主义的发展处于( )阶段。

A、国家调控

B、市场分配

C、区域控制

D、自由竞争

 正确答案:D    

解析:自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产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资本主义形成之前,资本主义的发展处于自由竞争阶段。P210。

12、在垄断阶段,做出“银行由中介人的普通角色发展成为势力极大的垄断者”,这一论断的是( )。

A、毛泽东

B、列宁

C、马克思

D、恩格斯

正确答案:B    

解析:列宁用一句话非常形象地概括了银企关系,即在垄断阶段,“银行就由中介人的普通角色发展成为势力极大的垄断者”。

13、垄断利润主要是通过垄断组织制定的( )来实现的。

A、垄断价格

B、垄断利润率

C、利润期望

D、利润需求

正确答案:A    

解析:垄断利润主要是通过垄断组织制定的垄断价格来实现的。P216。

14、资本主义经济中的计划管理( )。

A、消除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无政府状态

B、能够自觉保持社会再生产的比例关系

C、阻碍了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优化

D、可以对经济周期进行一定的调节与控制

正确答案:D    

解析: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国家不能对私人资本直接进行计划管理。而市场经济本身又存在着某种自发性、盲目性,特别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基本矛盾,会不断造成经济的震荡。为了在资本主义制度内解决这些矛盾,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实行了一定程度的国民经济计划化。例如,利用国家的力量有计划地集中一定的社会资源进行关键部门企业事业的建设,对经济结构进行必要的调整,对资源配置进行一定的引导,对经济周期进行适当的调节,等等。

15、在对外经济侵略中,新殖民主义不同于老殖民主义的手法是( )。

A、高价出售工业产品

B、低价收购原料和初级产品

C、向外输出“过剩资本”获取高额海外利润

D、打着“援助”旗号剥削和控制发展中国家

 正确答案:D     

解析:当代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多是采取比较缓和隐蔽的新殖民主义手法,打着所谓“援助”的旗号实现其对发展中国家的剥削和控制。

16、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 )的国际化。

A、人员交流

B、金融资本

C、产业结构

D、资源配置

正确答案:D   

解析: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资源配置的国际化。

17、股份公司的出现和股份资本的发展始于( )。

A、19世纪中期

B、19世纪后期

C、20世纪初期

D、20世纪30年代

正确答案:B    

解析:19世纪后期,股份公司的出现和股份资本的发展,使资本的形式由单个私人资本变为股份公司的联合资本。P237。

18、资本关系的日益社会化,为向社会主义转变准备了日益完备的社会( )基础。

A、物质

B、经济

C、思想

D、文化

正确答案:B    

解析:资本关系的日益社会化,为向社会主义转变准备了日益完备的社会经济基础。

19、资本的社会化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的( )的矛盾运动中发展的。

A、生产与分配

B、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

C、分配制度与生产资料所有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正确答案:D      

解析:资本的社会化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发展的。

20、从世界范围来看,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必将是一个从( )逐步向更多国家扩展的相当长的历史过程。

A、中国

B、一个地区

C、某个阵营

D、个别国家

正确答案:D    

4、以下对固定资本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以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

B、在流通过程中发挥作用的资本

C、按照在使用过程中的磨损程度其价值逐步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资本

D、经过多次生产过程才实现其价值全部周转的资本

正确答案:B  

5、考察社会资本运动的核心问题是( )。

A、利润是如何被平均化的

B、剩余价值是如何生产出来的

C、社会生产两大部类是如何划分的

D、社会总产品各个组成部分是如何实现的

正确答案:D  

8、资产阶级民主制以( )为核心和主要标志。

A、两党制

B、普选制

C、议会制

D、三权分立

正确答案:C  

1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方面新变化的是( )。

A、在生产管理方面,出现了一系列运用电子计算机等新技术的管理手段和工具

B、在所有制方面,出现了资本社会化、股权分散化趋势,法人所有制崛起

C、在劳资关系方面,建立了劳资共决、职工参与管理和持股、终身雇佣等制度

D、在收入分配方面,推行社会福利政策,通过再分配手段缓和社会矛盾

正确答案:A    

解析:从生产关系方面看,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在所有制关系、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三方面都做了一系列调整。选项A属于生产力方面的新变化。P233。

一、单项选择题

1、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被保存起来,这被称作货币的( )。

A、贮藏手段

B、世界货币手段

C、支付手段

D、流通手段

正确答案:A      

解析:货币的贮藏手段职能,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被保存起来。P174。

2、商品价格波动的中心是( )。

A、价值

B、劳动力数量

C、工人劳动时长

D、市场需求

正确答案:A      

解析:商品价格波动的中心是价值。P176。

3、英国“羊吃人”的资本原始积累的血腥史发生在( )。

A、15世纪末到19世纪初

B、14世纪末到18世纪初

C、14世纪末到17世纪初

D、15世纪末到18世纪初

正确答案:A      

解析:英国“羊吃人”的资本原始积累的血腥史发生在15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300多年期间。P178。

4、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 )的比率。

A、可变资本

B、不变资本

C、预付总资本

D、流动资本

正确答案:A      

解析: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P183。

5、相对剩余价值产生的前提条件是( )。

A、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B、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C、本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D、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快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正确答案:A      

解析: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以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为条件的。P184。

6、资本主义相对过剩人口是指( )。

A、劳动力供给超过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而出现的过剩人口

B、人口增长超过生活资料的增长而出现的过剩人口

C、人口增长超过生产资料的减少而出现的过剩人口

D、人口增长超过资本增长而出现的过剩人口

正确答案:A      

解析:所谓相对过剩人口,是指劳动力的供给相对于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来说过剩,并不是人口的绝对过剩。相对过剩人口是由资本主义制度所造成的。P186。

7、能够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资本形态是( )。

A、商业资本

B、生产资本

C、货币资本

D、商品资本

正确答案:B      

解析:生产资本的不同构成部分,依据其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两个部分。P190。

8、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的决定性阶段是( )。

A、危机阶段

B、复苏阶段

C、萧条阶段

D、高涨阶段

正确答案:A      

解析:危机阶段是再生产周期的决定性阶段。P196。

9、资本主义国家制度包括国体和( )。

A、议会

B、君主

C、政体

D、政党

正确答案:C      

解析:资本主义国家制度有国体和政体两个方面。P197。

10、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是( )。

A、政党制度

B、法律制度

C、国家制度

D、选举制度

正确答案:C      

解析: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主要包括资本主义的国家制度、政党制度、选举制度、三权分立制度、民主制度等等,其中国家制度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P207。

11、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的垄断资本主义属于( )。

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B、私人垄断资本主义

C、自由垄断资本主义

D、区域垄断资本主义

正确答案:B      

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垄断资本主义又有了一些新的发展变化。这以前的垄断主要是私人垄断,或称一般垄断。P210。

12、实行垄断价格的根本目的是为了( )。

A、最大限度占领市场

B、最大限度降低成本

C、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D、获取行业控制权力

正确答案:C      

解析:垄断价格是垄断组织在销售或购买商品时,凭借其垄断地位规定的、旨在保证获取最大限度利润的市场价格。P216。

13、垄断利润的真正来源是( )。

A、垄断行为所创造的更多市场价值

B、垄断势力在自由市场上的巧取豪夺

C、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D、生产和非生产领域劳动者共同创造的物质财富

正确答案:C      

解析:垄断本身不能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垄断资本所获得的高额利润,归根到底来自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所创造的剩余价值。P216。

14、1936年( )的《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发表,在经济理论上主张国家干预的理论。

A、凯恩斯

B、马歇尔

C、庇古

D、约翰生

正确答案:A      

解析:1936年凯恩斯的《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发表,在经济理论上主张国家干预的理论。P220。

15、在经济过热时,适当( )利率,可以给经济降温。

A、提高

B、降低

C、平稳

D、控制

正确答案:A      

解析:在经济过热时,适当提高利率,给经济降温。P221。

16、资本主义国家对国民经济的管理和调节,主要依靠( )。

A、经济手段

B、法律手段

C、行政手段

D、计划手段

正确答案:A      

解析:国家对国民经济的间接调节与控制,主要是运用经济手段,通过经济政策的制定、经济杠杆的运用,还可以通过计划的指导,间接地引导私人资本按照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所希望的方向发展。这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控的主要方式。P221。

17、在对外经济侵略中,最具新殖民主义特点的做法是( )。

A、高价推销工业品和高科技产品

B、低价收购初级产品和原材料

C、实行“对外援助”

D、大量对外输出“过剩资本”

正确答案:C      

解析:当代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多是采取比较缓和隐蔽的新殖民主义手法,打着所谓“援助”的旗号实现其对发展中国家的剥削和控制。P227。

18、在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资本国际化主要表现为( )资本的国际化。

A、商业

B、借贷

C、产业

D、金融

正确答案:A      

解析:在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资本国际化主要表现为商业资本的国际化。P229。

1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方面新变化的是( )。

A、在生产管理方面,出现了一系列运用电子计算机等新技术的管理手段和工具

B、在所有制方面,出现了资本社会化、股权分散化趋势,法人所有制崛起

C、在劳资关系方面,建立了劳资共决、职工参与管理和持股、终身雇佣等制度

D、在收入分配方面,推行社会福利政策,通过再分配手段缓和社会矛盾

正确答案:A      

解析:从生产关系方面看,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在所有制关系、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三方面都做了一系列调整。选项A属于生产力方面的新变化。P233。

20、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向更高级的生产方式过渡创造物质条件,这主要表现在( )。

A、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B、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C、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

D、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完善

正确答案:C      

解析:马克思指出:“发展社会劳动生产力,是资本主义的历史任务和存在理由。资本正是以此不自觉地为一个更高级的生产形式创造物质条件。”这是对资本主义历史过渡性最精辟而辩证的论述。P238。

一、单项选择题

1、商品的最本质因素是( )。

A、使用价值

B、价值

C、交换价值

D、流通价值

正确答案:B      

解析:有使用价值但没有价值的物品,也不是商品,价值是商品的最本质因素。P170。

2、商品的使用价值反映的是( )。

A、人与人的关系

B、人与自然的关系

C、生产关系

D、交换关系

正确答案:B      

解析: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它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并存在于人类的一切社会活动之中,是个永恒的范畴。P169。

3、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的本质是( )。

A、物

B、生产力

C、生产关系

D、制度

正确答案:C      

解析: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体现在物上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即被物的外壳所掩盖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剥削和被剥削的生产关系。P182。

4、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实物构成上的比例是( )。

A、资本的有机构成

B、资本的价值构成

C、资本的技术构成

D、资本的数量构成

正确答案:C      

解析:反映生产技术水平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技术构成。P186。

5、考察社会资本运动的核心问题是( )。

A、利润是如何被平均化的

B、剩余价值是如何生产出来的

C、社会生产两大部类是如何划分的

D、社会总产品各个组成部分是如何实现的

正确答案:D      

解析:考察社会资本的运动即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核心问题是要分析在社会资本再生产过程中,社会总产品的各个构成部分是如何实现的。P191。

6、平均利润的形成主要是( )。

A、部门内部竞争的结果

B、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

C、部门内部垄断的结果

D、部门之间垄断的结果

正确答案:B      

解析:不同生产部门之间平均利润的形成,是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P193。

7、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是( )。

A、生产相对过剩

B、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

C、生产资料私有制

D、固定资本的更新

正确答案:B      

解析: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资本主义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当这个矛盾达到十分尖锐化的程度,就会引起经济危机的爆发。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P196。

8、在总统共和制中,最高立法机关是( )。

A、法院

B、议会

C、政府首脑

D、国家元首

正确答案:B      

解析:总统共和制是由选举产生的总统担任国家元首,并担任政府首脑。议会是最高立法机关,总统掌握国家行政权力。P198。

9、实行总统共和制的典型国家是( )。

A、美国

B、法国

C、瑞士

D、德国

正确答案:A      

解析:美国是实行总统共和制的典型国家。P198。

10、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是( )。

A、政党制度

B、法律制度

C、国家制度

D、选举制度

正确答案:C      

解析: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主要包括资本主义的国家制度、政党制度、选举制度、三权分立制度、民主制度等等,其中国家制度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P207。

11、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的垄断资本主义属于( )。

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B、私人垄断资本主义

C、自由垄断资本主义

D、区域垄断资本主义

正确答案:B      

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垄断资本主义又有了一些新的发展变化。这以前的垄断主要是私人垄断,或称一般垄断。P210。

12、垄断利润主要是通过垄断组织制定的( )来实现的。

A、垄断价格

B、垄断利润率

C、利润期望

D、利润需求

正确答案:A      

解析:垄断利润主要是通过垄断组织制定的垄断价格来实现的。P216。

13、实行垄断价格的根本目的是为了( )。

A、最大限度占领市场

B、最大限度降低成本

C、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D、获取行业控制权力

正确答案:C      

解析:垄断价格是垄断组织在销售或购买商品时,凭借其垄断地位规定的、旨在保证获取最大限度利润的市场价格。P216。

14、1933年美国总统罗斯福推行“新政”,加强( )对经济生活的干预。

A、银行

B、企业

C、市场

D、政府

正确答案:D      

解析:1933年美国总统罗斯福推行“新政”,加强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干预。P220。

15、1936年( )的《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发表,在经济理论上主张国家干预的理论。

A、凯恩斯

B、马歇尔

C、庇古

D、约翰生

正确答案:A      

解析:1936年凯恩斯的《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发表,在经济理论上主张国家干预的理论。P220。

16、在经济过热时,适当( )利率,可以给经济降温。

A、提高

B、降低

C、平稳

D、控制

正确答案:A      

解析:在经济过热时,适当提高利率,给经济降温。P221。

17、资本主义经济中的计划管理( )。

A、消除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无政府状态

B、能够自觉保持社会再生产的比例关系

C、阻碍了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优化

D、可以对经济周期进行一定的调节与控制

正确答案:D      

解析: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国家不能对私人资本直接进行计划管理。而市场经济本身又存在着某种自发性、盲目性,特别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基本矛盾,会不断造成经济的震荡。为了在资本主义制度内解决这些矛盾,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实行了一定程度的国民经济计划化。例如,利用国家的力量有计划地集中一定的社会资源进行关键部门企业事业的建设,对经济结构进行必要的调整,对资源配置进行一定的引导,对经济周期进行适当的调节,等等。P222。

18、在对外经济侵略中,新殖民主义不同于老殖民主义的手法是( )。

A、高价出售工业产品

B、低价收购原料和初级产品

C、向外输出“过剩资本”获取高额海外利润

D、打着“援助”旗号剥削和控制发展中国家

正确答案:D      

解析:当代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多是采取比较缓和隐蔽的新殖民主义手法,打着所谓“援助”的旗号实现其对发展中国家的剥削和控制。P227。

19、股份公司的出现和股份资本的发展始于( )。

A、19世纪中期

B、19世纪后期

C、20世纪初期

D、20世纪30年代

正确答案:B      

解析:19世纪后期,股份公司的出现和股份资本的发展,使资本的形式由单个私人资本变为股份公司的联合资本。P237。

20、从世界范围来看,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必将是一个从( )逐步向更多国家扩展的相当长的历史过程。

A、中国

B、一个地区

C、某个阵营

D、个别国家

正确答案:D      

解析:从世界范围来看,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必将是一个从个别国家逐步向更多国家扩展的相当长的历史过程。P238。

一、单项选择题

1、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 )所决定的。

A、简单劳动

B、价格标准

C、使用价值

D、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正确答案:D      

解析: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P171。

2、剩余价值率也可以表现为剩余劳动时间和( )的比值。

A、必要劳动时间

B、不变资本

C、可变资本

D、额外劳动时间

正确答案:A      

解析:剩余价值率也可以表示为剩余劳动时间和必要劳动时间的比值。P183。

3、资本有机构成可以用符号表示为( )。

A、c:v

B、m:v

C、c+v

D、m/(c+v)

正确答案:A      

解析:由资本技术构成所决定,并且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有机构成,可用公式c:v来表示。P186。

4、资本积累的源泉是( )。

A、使用价值

B、剩余价值

C、价值

D、交换价值

正确答案:B      

解析: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而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P186。

5、产业资本的循环运动( )。

A、只包括流通阶段而不包括生产阶段

B、只包括生产阶段而不包括流通阶段

C、是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的统一

D、是购买商品和销售商品两个阶段的统一

正确答案:C      

解析:产业资本的全部循环运动依次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P189。

6、考察社会资本运动的核心问题是( )。

A、利润是如何被平均化的

B、剩余价值是如何生产出来的

C、社会生产两大部类是如何划分的

D、社会总产品各个组成部分是如何实现的

正确答案:D      

解析:考察社会资本的运动即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核心问题是要分析在社会资本再生产过程中,社会总产品的各个构成部分是如何实现的。P191。

7、平均利润的形成主要是( )。

A、部门内部竞争的结果

B、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

C、部门内部垄断的结果

D、部门之间垄断的结果

正确答案:B      

解析:不同生产部门之间平均利润的形成,是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P193。

8、资本主义国家的政体主要有( )。

A、两党制和多党制两种

B、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两种

C、一党制、两党制和多党制三种

D、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和专制独裁制三种

正确答案:B      

解析:资本主义国家的政体主要有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两种形式。P197。

9、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是( )。

A、政党制度

B、法律制度

C、国家制度

D、选举制度

正确答案:C      

解析: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主要包括资本主义的国家制度、政党制度、选举制度、三权分立制度、民主制度等等,其中国家制度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P207。

10、如果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其私人劳动有一部分转化为社会劳动,其余部分则得不到社会承认,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

A、大于

B、小于

C、不等于

D、等于

正确答案:A      

解析:如果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大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其私人劳动就只能有一部分转化为社会劳动,其余部分则得不到社会承认,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P175。

11、垄断利润的真正来源是( )。

A、垄断行为所创造的更多市场价值

B、垄断势力在自由市场上的巧取豪夺

C、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D、生产和非生产领域劳动者共同创造的物质财富

正确答案:C      

解析:垄断本身不能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垄断资本所获得的高额利润,归根到底来自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所创造的剩余价值。P216。

12、在现实的资本主义国家中占主体地位的资本是( )。

A、国有资本

B、国家和私人共有资本

C、公共资本

D、私人资本

正确答案:D      

解析:在现实的资本主义国家中,国有以及国家和私人资本共有的经济成分所占比重不是很大,占主体地位的还是私人资本。P220。

13、1933年美国总统罗斯福推行“新政”,加强( )对经济生活的干预。

A、银行

B、企业

C、市场

D、政府

正确答案:D      

解析:1933年美国总统罗斯福推行“新政”,加强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干预。P220。

14、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调控手段不包括( )。

A、经济手段

B、法律手段

C、行政手段

D、军事手段

正确答案:D      

解析: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调控手段,主要是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在个别时候、特定情况下,还可能出台某种行政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直接的干预。P221。

15、资本主义国家对国民经济的管理和调节,主要依靠( )。

A、经济手段

B、法律手段

C、行政手段

D、计划手段

正确答案:A      

解析:国家对国民经济的间接调节与控制,主要是运用经济手段,通过经济政策的制定、经济杠杆的运用,还可以通过计划的指导,间接地引导私人资本按照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所希望的方向发展。这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控的主要方式。P221。

16、在对外经济侵略中,最具新殖民主义特点的做法是( )。

A、高价推销工业品和高科技产品

B、低价收购初级产品和原材料

C、实行“对外援助”

D、大量对外输出“过剩资本”

正确答案:C      

解析:当代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多是采取比较缓和隐蔽的新殖民主义手法,打着所谓“援助”的旗号实现其对发展中国家的剥削和控制。P227。

17、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国际化中( )资本国际化的进程大大加快了,具体的表现就是私人和国家垄断资本不断扩大在国外的投资,兴建生产性企业。

A、金融

B、商业

C、借贷

D、产业

正确答案:D      

解析: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国际化中产业资本国际化的进程大大加快了,具体的表现就是私人和国家垄断资本不断扩大在国外的投资,兴建生产性企业。P229。

1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方面新变化的是( )。

A、在生产管理方面,出现了一系列运用电子计算机等新技术的管理手段和工具

B、在所有制方面,出现了资本社会化、股权分散化趋势,法人所有制崛起

C、在劳资关系方面,建立了劳资共决、职工参与管理和持股、终身雇佣等制度

D、在收入分配方面,推行社会福利政策,通过再分配手段缓和社会矛盾

正确答案:A      

解析:从生产关系方面看,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在所有制关系、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三方面都做了一系列调整。选项A属于生产力方面的新变化。P233。

19、一种旧的、落后的生产关系阻碍( )的发展时,终究要为新的、先进的生产关系所代替。

A、民主自由

B、经济

C、社会

D、生产力

正确答案:D      

解析:一种旧的、落后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时,终究要为新的、先进的生产关系所代替。P236。

20、资本关系的日益社会化,为向社会主义转变准备了日益完备的社会( )基础。

A、物质

B、经济

C、思想

D、文化

正确答案:B      

解析:资本关系的日益社会化,为向社会主义转变准备了日益完备的社会经济基础。P237。

一、单项选择题

1、商品的使用价值反映的是( )。

A、人与人的关系

B、人与自然的关系

C、生产关系

D、交换关系

正确答案:B      

解析: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它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并存在于人类的一切社会活动之中,是个永恒的范畴。P169。

2、生产资料私有制和( )的存在,客观上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劳动是必然具有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双重属性。

A、社会分工

B、劳动力成为商品

C、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D、货币转化为资本

正确答案:A      

解析: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社会分工的存在,客观上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劳动是必然具有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双重属性。P174。

3、早期的商业起着小商品生产者之间交换商品的( )作用。

A、支撑

B、中介

C、流通

D、主导

正确答案:B      

解析:早期的商业起着小商品生产者之间交换商品的中介作用。P177。

4、英国“羊吃人”的资本原始积累的血腥史发生在( )。

A、15世纪末到19世纪初

B、14世纪末到18世纪初

C、14世纪末到17世纪初

D、15世纪末到18世纪初

正确答案:A      

解析:英国“羊吃人”的资本原始积累的血腥史发生在15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300多年期间。P178。

5、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实物构成上的比例是资本的( )。

A、有机构成

B、价值构成

C、技术构成

D、数量构成

正确答案:C      

解析:反映生产技术水平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技术构成。P186。

6、产业资本循环采取的职能形式是( )。

A、生产资本、流通资本和银行资本

B、生产资本、商业资本和银行资本

C、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

D、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银行资本

正确答案:C      

解析:单个产业资本在其现实循环运动过程中,依次经过三个阶段,即购买阶段、生产阶段、销售阶段;与这三个阶段相适应,产业资本依次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P189。

7、产业资本循环中为生产剩余价值准备条件的阶段是( )。

A、购买阶段

B、生产阶段

C、销售阶段

D、流通阶段

正确答案:A      

解析:产业资本循环中为生产剩余价值准备条件的阶段是购买阶段。P189。

8、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 )所决定的。

A、简单劳动

B、价格标准

C、使用价值

D、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正确答案:D      

解析: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P171。

9、货币的本质是( )。

A、贮藏的手段

B、流通的手段

C、交换的媒介

D、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正确答案:D      

解析:货币产生的过程揭示出,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它体现着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P173。

10、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是( )。

A、维护无产阶级利益的思想体系

B、维护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思想体系

C、无阶级性的思想体系

D、建立在资本主义公有制基础之上的思想体系

正确答案:B      

解析: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本质上是维护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思想体系。P204。

11、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的垄断资本主义属于( )。

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B、私人垄断资本主义

C、自由垄断资本主义

D、区域垄断资本主义

正确答案:B      

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垄断资本主义又有了一些新的发展变化。这以前的垄断主要是私人垄断,或称一般垄断。P210。

12、在垄断阶段,做出“银行由中介人的普通角色发展成为势力极大的垄断者”,这一论断的是( )。

A、毛泽东

B、列宁

C、马克思

D、恩格斯

正确答案:B      

解析:列宁用一句话非常形象地概括了银企关系,即在垄断阶段,“银行就由中介人的普通角色发展成为势力极大的垄断者”。P214。

13、1936年( )的《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发表,在经济理论上主张国家干预的理论。

A、凯恩斯

B、马歇尔

C、庇古

D、约翰生

正确答案:A      

解析:1936年凯恩斯的《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发表,在经济理论上主张国家干预的理论。P220。

14、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调控手段不包括( )。

A、经济手段

B、法律手段

C、行政手段

D、军事手段

正确答案:D      

解析: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调控手段,主要是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在个别时候、特定情况下,还可能出台某种行政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直接的干预。P221。

15、资本主义国家对国民经济的管理和调节,主要依靠( )。

A、经济手段

B、法律手段

C、行政手段

D、计划手段

正确答案:A      

解析:国家对国民经济的间接调节与控制,主要是运用经济手段,通过经济政策的制定、经济杠杆的运用,还可以通过计划的指导,间接地引导私人资本按照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所希望的方向发展。这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控的主要方式。P221。

16、在对外经济侵略中,最具新殖民主义特点的做法是( )。

A、高价推销工业品和高科技产品

B、低价收购初级产品和原材料

C、实行“对外援助”

D、大量对外输出“过剩资本”

正确答案:C      

解析:当代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多是采取比较缓和隐蔽的新殖民主义手法,打着所谓“援助”的旗号实现其对发展中国家的剥削和控制。P227。

17、在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资本国际化主要表现为( )资本的国际化。

A、商业

B、借贷

C、产业

D、金融

正确答案:A      

解析:在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资本国际化主要表现为商业资本的国际化。P229。

18、生产的高度( ),要求突破和否定资本主义私有制,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本质要求。

A、社会化

B、国际化

C、细致化

D、合作化

正确答案:A      

解析:生产的高度社会化,要求突破和否定资本主义私有制,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本质要求。P237。

19、“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的最充分的物质准备,是社会主义的前阶。”这是( )的论断。

A、马克思

B、恩格斯

C、斯大林

D、列宁

正确答案:D      

解析:列宁指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的最充分的物质准备,是社会主义的前阶。”P237。

20、资本的社会化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的( )的矛盾运动中发展的。

A、生产与分配

B、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

C、分配制度与生产资料所有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正确答案:D      

解析:资本的社会化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发展的。P237。

一、单项选择题

1、商品的最本质因素是( )。

A、使用价值

B、价值

C、交换价值

D、流通价值

正确答案:B      

解析:有使用价值但没有价值的物品,也不是商品,价值是商品的最本质因素。P170。

2、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的本质是( )。

A、物

B、生产力

C、生产关系

D、制度

正确答案:C      

解析: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体现在物上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即被物的外壳所掩盖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剥削和被剥削的生产关系。P182。

3、反映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程度的剩余价值率,可表示为( )。

A、m:v

B、v:m

C、m:(c+V)

D、(c+v):m

正确答案:A      

解析: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以两种形式存在,一部分以生产资料的形式存在;一部分以劳动力的形式存在。根据它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不同,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只有可变资本生产剩余价值。反映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程度的剩余价值率是m/v。P183。

4、在资本主义社会,决定劳动力价值的因素中一般不包括( )。

A、生存资料的价值

B、生产资料的价值

C、延续和养育后代所需的费用

D、必要的教育培训费用

正确答案:B      

解析: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以下三部分生活资料的价值:一是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再生产他的劳动力;二是劳动者繁育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延续劳动力的供给;三是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用以培训适合资本主义再生产所需要的劳动力。P180。

5、能够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资本形态是( )。

A、商业资本

B、生产资本

C、货币资本

D、商品资本

正确答案:B      

解析:生产资本的不同构成部分,依据其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两个部分。P190。

6、产业资本的循环运动( )。

A、只包括流通阶段而不包括生产阶段

B、只包括生产阶段而不包括流通阶段

C、是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的统一

D、是购买商品和销售商品两个阶段的统一

正确答案:C      

解析:产业资本的全部循环运动依次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P189。

7、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是( )。

A、生产相对过剩

B、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

C、生产资料私有制

D、固定资本的更新

正确答案:B      

解析: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资本主义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当这个矛盾达到十分尖锐化的程度,就会引起经济危机的爆发。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P196。

8、实行半总统共和制的典型国家是( )。

A、美国

B、英国

C、德国

D、法国

正确答案:D      

解析:法国是实行半总统共和制的典型国家。P199。

9、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是( )。

A、政党制度

B、法律制度

C、国家制度

D、选举制度

正确答案:C      

解析: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主要包括资本主义的国家制度、政党制度、选举制度、三权分立制度、民主制度等等,其中国家制度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P207。

10、生产资料私有制和( )的存在,客观上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劳动是必然具有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双重属性。

A、社会分工

B、劳动力成为商品

C、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D、货币转化为资本

正确答案:A      

解析: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社会分工的存在,客观上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劳动是必然具有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双重属性。P174。

11、自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产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资本主义形成之前,资本主义的发展处于( )阶段。

A、国家调控

B、市场分配

C、区域控制

D、自由竞争

正确答案:D      

解析:自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产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资本主义形成之前,资本主义的发展处于自由竞争阶段。P210。

12、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的垄断资本主义属于( )。

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B、私人垄断资本主义

C、自由垄断资本主义

D、区域垄断资本主义

正确答案:B      

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垄断资本主义又有了一些新的发展变化。这以前的垄断主要是私人垄断,或称一般垄断。P210。

13、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看,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中那些掌握了国民经济命脉、财力雄厚、进行跨部门经营、对社会生活各方面有巨大影响的大财团的资本属于( )。

A、工业资本

B、商业资本

C、金融资本

D、银行资本

正确答案:C      

解析:金融资本是由垄断的工业资本和银行资本,通过金融联系、资本参与和人事参与,融合或混合生长构成的一种新的资本形式,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中社会经济生活各个方面实际上的统治者。金融资本掌握了社会上数额巨大的资本,形成了能对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施加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经济实力,从而成为垄断资本主义社会中事实上的统治力量。P214。

14、在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资本国际化主要表现为( )资本的国际化。

A、商业

B、借贷

C、产业

D、金融

正确答案:A      

解析:在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资本国际化主要表现为商业资本的国际化。P229。

15、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国际化中( )资本国际化的进程大大加快了,具体的表现就是私人和国家垄断资本不断扩大在国外的投资,兴建生产性企业。

A、金融

B、商业

C、借贷

D、产业

正确答案:D      

解析: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国际化中产业资本国际化的进程大大加快了,具体的表现就是私人和国家垄断资本不断扩大在国外的投资,兴建生产性企业。P229。

16、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 )的国际化。

A、人员交流

B、金融资本

C、产业结构

D、资源配置

正确答案:D      

解析: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资源配置的国际化。P230。

17、一种旧的、落后的生产关系阻碍( )的发展时,终究要为新的、先进的生产关系所代替。

A、民主自由

B、经济

C、社会

D、生产力

正确答案:D      

解析:一种旧的、落后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时,终究要为新的、先进的生产关系所代替。P236。

18、垄断资本主义的历史作用是( )。

A、为一个更高级的生产形式创造物质条件

B、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和市场机制

C、实现生产社会化和经济全球化

D、不断发展社会的民主与法制

正确答案:A      

解析: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社会化的更高形式,生产社会化、资本社会化和管理社会化达到了更高程度,为转向社会主义提供了更充分的条件。列宁指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的最充分的物质准备,是社会主义的前阶。P237。

19、资本关系的日益社会化,为向社会主义转变准备了日益完备的社会( )基础。

A、物质

B、经济

C、思想

D、文化

正确答案:B      

解析:资本关系的日益社会化,为向社会主义转变准备了日益完备的社会经济基础。P237。

20、从世界范围来看,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必将是一个从( )逐步向更多国家扩展的相当长的历史过程。

A、中国

B、一个地区

C、某个阵营

D、个别国家

正确答案:D      

解析:从世界范围来看,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必将是一个从个别国家逐步向更多国家扩展的相当长的历史过程。P238。

一、单项选择题

1、使资本主义制度取得完全胜利和最终的确立的是( )。

A、阶级革命

B、产业革命

C、资本原始积累

D、货币转换为资本

正确答案:B      

解析:产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制度取得完全胜利和最终确立。P179。

2、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 )的比率。

A、可变资本

B、不变资本

C、预付总资本

D、流动资本

正确答案:A      

解析: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P183。

3、资本有机构成可以用符号表示为( )。

A、c:v

B、m:v

C、c+v

D、m/(c+v)

正确答案:A      

解析:由资本技术构成所决定,并且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有机构成,可用公式c:v来表示。P186。

4、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实物构成上的比例是( )。

A、资本的有机构成

B、资本的价值构成

C、资本的技术构成

D、资本的数量构成

正确答案:C      

解析:反映生产技术水平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技术构成。P186。

5、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实物构成上的比例是资本的( )。

A、有机构成

B、价值构成

C、技术构成

D、数量构成

正确答案:C      

解析:反映生产技术水平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技术构成。P186。

6、实行总统共和制的典型国家是( )。

A、美国

B、法国

C、瑞士

D、德国

正确答案:A      

解析:美国是实行总统共和制的典型国家。P198。

7、资本主义国家的政体主要有( )。

A、两党制和多党制两种

B、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两种

C、一党制、两党制和多党制三种

D、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和专制独裁制三种

正确答案:B      

解析:资本主义国家的政体主要有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两种形式。P197。

8、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是( )。

A、政党制度

B、法律制度

C、国家制度

D、选举制度

正确答案:C      

解析: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主要包括资本主义的国家制度、政党制度、选举制度、三权分立制度、民主制度等等,其中国家制度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P207。

9、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是( )。

A、维护无产阶级利益的思想体系

B、维护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思想体系

C、无阶级性的思想体系

D、建立在资本主义公有制基础之上的思想体系

正确答案:B      

解析: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本质上是维护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思想体系。P204。

10、“活着就是为了赚钱”这是对资本主义( )的深刻写照。

A、人生观

B、价值观

C、道德观

D、职业观

正确答案:A      

解析:“活着就是为了赚钱”这是对资本主义人生观的深刻写照。P205。

11、垄断是从( )中产生的。

A、资本积累

B、市场经济

C、国家控制

D、自由竞争

正确答案:D      

解析:垄断是从自由竞争中产生的。P210。

12、垄断利润主要是通过垄断组织制定的( )来实现的。

A、垄断价格

B、垄断利润率

C、利润期望

D、利润需求

正确答案:A      

解析:垄断利润主要是通过垄断组织制定的垄断价格来实现的。P216。

13、实行垄断价格的根本目的是为了( )。

A、最大限度占领市场

B、最大限度降低成本

C、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D、获取行业控制权力

正确答案:C      

解析:垄断价格是垄断组织在销售或购买商品时,凭借其垄断地位规定的、旨在保证获取最大限度利润的市场价格。P216。

14、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看,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中那些掌握了国民经济命脉、财力雄厚、进行跨部门经营、对社会生活各方面有巨大影响的大财团的资本属于( )。

A、工业资本

B、商业资本

C、金融资本

D、银行资本

正确答案:C      

解析:金融资本是由垄断的工业资本和银行资本,通过金融联系、资本参与和人事参与,融合或混合生长构成的一种新的资本形式,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中社会经济生活各个方面实际上的统治者。金融资本掌握了社会上数额巨大的资本,形成了能对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施加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经济实力,从而成为垄断资本主义社会中事实上的统治力量。P214。

15、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调控手段不包括( )。

A、经济手段

B、法律手段

C、行政手段

D、军事手段

正确答案:D      

解析: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调控手段,主要是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在个别时候、特定情况下,还可能出台某种行政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直接的干预。P221。

16、在经济过热时,适当( )利率,可以给经济降温。

A、提高

B、降低

C、平稳

D、控制

正确答案:A      

解析:在经济过热时,适当提高利率,给经济降温。P221。

17、资本主义国家向某个濒临破产的私人企业注入一定量的国有资本,使之能继续生存下去,此时这个企业的性质属于( )。

A、资本主义国有经济

B、资本主义私有经济

C、资本主义国有资本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

D、资本主义国有资本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

正确答案:C      

解析: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即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国有资本与私人资本结合在一个企业中的经济形式。P219。

18、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国际化中( )资本国际化的进程大大加快了,具体的表现就是私人和国家垄断资本不断扩大在国外的投资,兴建生产性企业。

A、金融

B、商业

C、借贷

D、产业

正确答案:D      

解析: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国际化中产业资本国际化的进程大大加快了,具体的表现就是私人和国家垄断资本不断扩大在国外的投资,兴建生产性企业。P229。

19、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 )的国际化。

A、人员交流

B、金融资本

C、产业结构

D、资源配置

正确答案:D      

解析: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资源配置的国际化。P230。

20、一种旧的、落后的生产关系阻碍( )的发展时,终究要为新的、先进的生产关系所代替。

A、民主自由

B、经济

C、社会

D、生产力

正确答案:D      

解析:一种旧的、落后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时,终究要为新的、先进的生产关系所代替。P236。

一、单项选择题

1、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是( )。

A、货币转化为资本

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

C、劳动力成为商品

D、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正确答案:D      

解析: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第二个也是决定性的条件,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P169。

2、两种商品可以按一定比例相互交换的原因,在于它们( )。

A、有不同的使用价值

B、都是具体劳动的产物

C、对人们有共同的效应

D、在生产中都耗费了一般的人类劳动

正确答案:D      

解析:具有不同使用价值的各种商品,之所以能够按照一定量的比例相交换,是因为它们之间存在着某种共同的、同质的可以在数量上相互比较的东西,这就是生产商品时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们的脑力和体力的支出。这种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形成商品的价值。价值的实体就是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使用价值不同的商品之所以可以按照一定比例相交换,就是因为它们都具有价值。P170。

3、剩余价值率也可以表现为剩余劳动时间和( )的比值。

A、必要劳动时间

B、不变资本

C、可变资本

D、额外劳动时间

正确答案:A      

解析:剩余价值率也可以表示为剩余劳动时间和必要劳动时间的比值。P183。

4、产业资本循环中为生产剩余价值准备条件的阶段是( )。

A、购买阶段

B、生产阶段

C、销售阶段

D、流通阶段

正确答案:A      

解析:产业资本循环中为生产剩余价值准备条件的阶段是购买阶段。P189。

5、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是( )。

A、生产相对过剩

B、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

C、生产资料私有制

D、固定资本的更新

正确答案:B      

解析: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资本主义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当这个矛盾达到十分尖锐化的程度,就会引起经济危机的爆发。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P196。

6、多党制国家的典型代表是( )。

A、美国

B、前苏联

C、英国

D、法国

正确答案:D      

解析:目前实行多党制的有法国、意大利等资本主义国家。P200。

7、资本主义国家的政体主要有( )。

A、两党制和多党制两种

B、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两种

C、一党制、两党制和多党制三种

D、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和专制独裁制三种

正确答案:B      

解析:资本主义国家的政体主要有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两种形式。P197。

8、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是( )。

A、维护无产阶级利益的思想体系

B、维护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思想体系

C、无阶级性的思想体系

D、建立在资本主义公有制基础之上的思想体系

正确答案:B      

解析: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本质上是维护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思想体系。P204。

9、“金钱确定人的价值”这是对资本主义( )的深刻写照。

A、人生观

B、价值观

C、道德观

D、职业观

正确答案:B      

解析:“金钱确定人的价值”这是对资本主义价值观的深刻写照。P206。

10、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 )。

A、只具有历史进步性

B、只具有阶级局限性

C、既无历史进步性也无阶级局限性

D、既有历史进步性又有阶级局限性

正确答案:D      

解析:早期的资产阶级启蒙学者和思想家,在政治、哲学、法律、经济、文化、艺术、教育、道德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富于进取精神的先进思想、理论和观念,继承和发扬了人类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是人类思想的一次大解放,具有历史进步意义。而当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以后,特别是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以后,随着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斗争的展开,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在整体上逐渐丧失其历史进步性,日益演变成公开为资本主义剥削制度辩护、竭力反对马克思主义、反对社会主义的理论思想体系,从而充分暴露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阶级本质和阶级局限性。P204。

11、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的垄断资本主义属于( )。

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B、私人垄断资本主义

C、自由垄断资本主义

D、区域垄断资本主义

正确答案:B      

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垄断资本主义又有了一些新的发展变化。这以前的垄断主要是私人垄断,或称一般垄断。P210。

12、垄断是从( )中产生的。

A、资本积累

B、市场经济

C、国家控制

D、自由竞争

正确答案:D      

解析:垄断是从自由竞争中产生的。P210。

13、在垄断阶段,做出“银行由中介人的普通角色发展成为势力极大的垄断者”,这一论断的是( )。

A、毛泽东

B、列宁

C、马克思

D、恩格斯

正确答案:B      

解析:列宁用一句话非常形象地概括了银企关系,即在垄断阶段,“银行就由中介人的普通角色发展成为势力极大的垄断者”。P214。

14、垄断利润的真正来源是( )。

A、垄断行为所创造的更多市场价值

B、垄断势力在自由市场上的巧取豪夺

C、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D、生产和非生产领域劳动者共同创造的物质财富

正确答案:C      

解析:垄断本身不能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垄断资本所获得的高额利润,归根到底来自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所创造的剩余价值。P216。

15、1933年美国总统罗斯福推行“新政”,加强( )对经济生活的干预。

A、银行

B、企业

C、市场

D、政府

正确答案:D      

解析:1933年美国总统罗斯福推行“新政”,加强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干预。P220。

16、垄断资本主义社会大体可分为( )。

A、一般垄断资本主义和私人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

B、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

C、一般垄断资本主义、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三个阶段

D、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国际垄断资本主义三个阶段

正确答案:B      

解析: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后,先出现的是一般垄断或者私人垄断,经过一定时期的发展,又出现了垄断资本同国家政权相结合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P216。

17、一种旧的、落后的生产关系阻碍( )的发展时,终究要为新的、先进的生产关系所代替。

A、民主自由

B、经济

C、社会

D、生产力

正确答案:D      

解析:一种旧的、落后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时,终究要为新的、先进的生产关系所代替。P236。

18、生产的高度( ),要求突破和否定资本主义私有制,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本质要求。

A、社会化

B、国际化

C、细致化

D、合作化

正确答案:A      

解析:生产的高度社会化,要求突破和否定资本主义私有制,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本质要求。P237。

19、资本的社会化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的( )的矛盾运动中发展的。

A、生产与分配

B、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

C、分配制度与生产资料所有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正确答案:D      

解析:资本的社会化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发展的。P237。

20、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向更高级的生产方式过渡创造物质条件,这主要表现在( )。

A、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B、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C、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

D、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完善

正确答案:C      

解析:马克思指出:“发展社会劳动生产力,是资本主义的历史任务和存在理由。资本正是以此不自觉地为一个更高级的生产形式创造物质条件。”这是对资本主义历史过渡性最精辟而辩证的论述。P238。

一、单项选择题

1、货币的本质是( )。

A、贮藏的手段

B、流通的手段

C、交换的媒介

D、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正确答案:D      

解析:货币产生的过程揭示出,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它体现着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P173。

2、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 )的比率。

A、可变资本

B、不变资本

C、预付总资本

D、流动资本

正确答案:A      

解析: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P183。

3、剩余价值率也可以表现为剩余劳动时间和( )的比值。

A、必要劳动时间

B、不变资本

C、可变资本

D、额外劳动时间

正确答案:A      

解析:剩余价值率也可以表示为剩余劳动时间和必要劳动时间的比值。P183。

4、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实物构成上的比例是资本的( )。

A、有机构成

B、价值构成

C、技术构成

D、数量构成

正确答案:C      

解析:反映生产技术水平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技术构成。P186。

5、能够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资本形态是( )。

A、商业资本

B、生产资本

C、货币资本

D、商品资本

正确答案:B      

解析:生产资本的不同构成部分,依据其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两个部分。P190。

6、银行利润由( )构成。

A、银行借入资本带来的收入

B、银行职工创造的剩余价值

C、银行资本带来的收入

D、存款利息和贷款利息的差额

正确答案:D      

解析:银行向外贷款所收取的贷款利息,大于吸收存款所支付的存款利息,两者的差额再减去经营银行的业务费用,就形成银行利润。P195。

7、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期间最根本的现象和典型特征是( )。

A、物价下跌

B、商品滞销

C、商品生产过剩

D、工人大量失业

正确答案:C      

解析:经济危机的根本特点是商品生产过剩,但并非与劳动者的实际需要相比的生产绝对过剩,而是与劳动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即与劳动者的货币购买力相比的相对过剩。P195。

8、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是( )。

A、生产相对过剩

B、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

C、生产资料私有制

D、固定资本的更新

正确答案:B      

解析: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资本主义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当这个矛盾达到十分尖锐化的程度,就会引起经济危机的爆发。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P196。

9、多党制国家的典型代表是( )。

A、美国

B、前苏联

C、英国

D、法国

正确答案:D      

解析:目前实行多党制的有法国、意大利等资本主义国家。P200。

10、“金钱确定人的价值”这是对资本主义( )的深刻写照。

A、人生观

B、价值观

C、道德观

D、职业观

正确答案:B      

解析:“金钱确定人的价值”这是对资本主义价值观的深刻写照。P206。

11、在垄断阶段,做出“银行由中介人的普通角色发展成为势力极大的垄断者”,这一论断的是( )。

A、毛泽东

B、列宁

C、马克思

D、恩格斯

正确答案:B      

解析:列宁用一句话非常形象地概括了银企关系,即在垄断阶段,“银行就由中介人的普通角色发展成为势力极大的垄断者”。P214。

12、垄断利润的真正来源是( )。

A、垄断行为所创造的更多市场价值

B、垄断势力在自由市场上的巧取豪夺

C、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D、生产和非生产领域劳动者共同创造的物质财富

正确答案:C      

解析:垄断本身不能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垄断资本所获得的高额利润,归根到底来自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所创造的剩余价值。P216。

13、1936年( )的《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发表,在经济理论上主张国家干预的理论。

A、凯恩斯

B、马歇尔

C、庇古

D、约翰生

正确答案:A      

解析:1936年凯恩斯的《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发表,在经济理论上主张国家干预的理论。P220。

14、垄断资本主义社会大体可分为( )。

A、一般垄断资本主义和私人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

B、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

C、一般垄断资本主义、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三个阶段

D、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国际垄断资本主义三个阶段

正确答案:B      

解析: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后,先出现的是一般垄断或者私人垄断,经过一定时期的发展,又出现了垄断资本同国家政权相结合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P216。

15、资本主义国家对国民经济的管理和调节,主要依靠( )。

A、经济手段

B、法律手段

C、行政手段

D、计划手段

正确答案:A      

解析:国家对国民经济的间接调节与控制,主要是运用经济手段,通过经济政策的制定、经济杠杆的运用,还可以通过计划的指导,间接地引导私人资本按照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所希望的方向发展。这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控的主要方式。P221。

16、在对外经济侵略中,最具新殖民主义特点的做法是( )。

A、高价推销工业品和高科技产品

B、低价收购初级产品和原材料

C、实行“对外援助”

D、大量对外输出“过剩资本”

正确答案:C      

解析:当代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多是采取比较缓和隐蔽的新殖民主义手法,打着所谓“援助”的旗号实现其对发展中国家的剥削和控制。P227。

1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方面新变化的是( )。

A、在生产管理方面,出现了一系列运用电子计算机等新技术的管理手段和工具

B、在所有制方面,出现了资本社会化、股权分散化趋势,法人所有制崛起

C、在劳资关系方面,建立了劳资共决、职工参与管理和持股、终身雇佣等制度

D、在收入分配方面,推行社会福利政策,通过再分配手段缓和社会矛盾

正确答案:A      

解析:从生产关系方面看,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在所有制关系、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三方面都做了一系列调整。选项A属于生产力方面的新变化。P233。

18、一种旧的、落后的生产关系阻碍( )的发展时,终究要为新的、先进的生产关系所代替。

A、民主自由

B、经济

C、社会

D、生产力

正确答案:D      

解析:一种旧的、落后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时,终究要为新的、先进的生产关系所代替。P236。

19、股份公司的出现和股份资本的发展始于( )。

A、19世纪中期

B、19世纪后期

C、20世纪初期

D、20世纪30年代

正确答案:B      

解析:19世纪后期,股份公司的出现和股份资本的发展,使资本的形式由单个私人资本变为股份公司的联合资本。P237。

20、指出:“发展社会劳动生产力,是资本主义的历史任务和存在理由。资本正是以此不自觉地为一个更高级的生产形式创造物质条件”的是( )。

A、马克思

B、恩格斯

C、斯大林

D、列宁

正确答案:A      

解析:马克思指出:“发展社会劳动生产力,是资本主义的历史任务和存在理由。资本正是以此不自觉地为一个更高级的生产形式创造物质条件。”这是对资本主义历史过渡性最精辟而辩证的论述。P238。

4、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通过( )实现的。

A、各个资本家提高个别劳动时间

B、各个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

C、个别资本家延长劳动时间

D、个别资本家降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正确答案:B  

解析: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在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过程中实现的。P184。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阶测3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