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德国军工巨头想在乌克兰设厂,提醒我们:“去工业化”后患无穷

2023-07-19 10:10 作者:强国网  | 我要投稿

据路透社报道,德国军工莱茵金属公司,将投资2亿欧元,在三个月内建造坦克工厂,年产能约为400辆坦克。

不仅如此,德国军工公司还将培训乌克兰工人进行车辆维护。据该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所说,乌克兰人要自己帮助自己,不要总指望欧洲和美国帮助他们。

但是从俄乌战争来看,欧洲已经明显暴露出了军工方面的弱点。就是军工产能跟不上战争,为了援助乌克兰,欧洲的军工产能已经告急,完全暴露出缺乏军工产能的弱点。

这对欧洲可不是什么好消息,军工产能缺乏就意味着战场上会后劲不足。这么一个致命的缺陷,欧洲自然急着修补。

所以,在乌克兰建厂。是为了给乌克兰提供武器,为了让自己的军工产能得到恢复。

那怎么富庶的欧洲,居然还会军工产能跟不上呢?这点,和欧洲的去工业化脱不了关系。在二战结束后的十年间,西欧各国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持续降低。到80年代时,欧盟成员国也比较轻视制造业,就让“去工业化”愈演愈烈。

在疫情时,欧洲也认识到了制造业的重要性,想要推进“再工业化”。但是俄乌冲突,却将欧洲拖入新一轮的“去工业化”。

到现在,欧洲“去工业化”的危害逐渐暴露出来,首先就是严重削弱欧洲原材料自给自足的能力,其次是军工产业的严重缺乏,最后就是削弱欧洲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今年四月时,欧盟还在为援乌炮弹互相“扯皮”。欧盟是否能够给乌克兰提供100万枚炮弹,现在还是要划上一个问号,之前欧盟成员国就拿出了4.1万枚给乌克兰。最后还是德国出马,一如最近建厂一样,挑起了援乌炮弹的大梁。

现在欧洲想恢复军工产能是难上加难,提出了“再工业化”也没什么用,总有事情能将欧洲推向新一轮的“去工业化”。

所以说,欧洲“去工业化”带来的军工产能不足的问题,值得中国警惕。

中国到目前,都在避免“过早去工业化”,因为中国目前需要继续壮大中高端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过早去工业化”,这会让中国的社会发展变得不稳定。

有欧洲国家从“去工业化”到“再工业化”的前车之鉴。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更要避免落入中高端制造业的陷阱中。

在发展中国家中因为过度追求去工业化的政策而导致的突出问题就是大量工人失业和收入的提高变得艰难。像拉美这样的国家就是典型的失败案例。

据测算,制造业比重范围在23%到27%之间,才能符合中国目前的现实情况。

只有维持制造业在合理的比重,才能有效避免中国落入“中高端制造陷阱”中,实现经济高质量的发展。

所以对于中国来说,一定要从欧洲“去工业化”的危害中,吸取经验教训。安守本分地维持好制造业比重,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经济发展。

无论什么时候,中国都不可能盲目地放弃制造业,长期以往地进行“去工业化”,终将会如欧洲一样,自食恶果。

德国军工巨头想在乌克兰设厂,提醒我们:“去工业化”后患无穷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