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诸葛亮来到当下,不知道能不能舌战公知?


诸葛亮舌战群儒的故事,素来脍炙人口,引人入胜。《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诸葛亮舌战群儒,鲁子敬力排众议。对此进行了详细记载。就这么一个章节,便读得你爽到心里,读得你知道什么叫辩才无障,什么叫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其时曹操大军压境,孙权、刘备面临被曹操一锅端的危险。孙、刘两家能否联合,关乎生死。
然而,孙权的庙堂之上,却有那么一些“饱学之士”看不清形势的严峻又或者醉心自己心里的小九九,对联合抗曹这一迫在眉睫的大事嗤之以鼻。于是,说服这些人也就成了诸葛亮东吴之行的重中之重。
好在诸葛亮舌战群儒,促成了孙、刘联合,要不然,中国的历史就要改写了。这是世人皆知的历史典故,我们本不想作重复赘述。
然而,触史生情,又让我们产生联想:如果诸葛亮来到当下,能不能舌战当下的公知?因为,诸葛亮舌战而胜之的那帮“群儒”,都可以说是当下公知的祖先且当下的公知已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N多倍了。
于是,历史与当下在我们眼前交错起来——
通过鲁肃的周旋,孙权的亲自安排,那天,诸葛亮在孙权的大堂上与“群儒”正面接触了。“群儒”个个峨冠博带,正襟端坐,道貌岸然,不可一世。诸葛亮深知自己身上的使命之重,以诚相待,与“群儒”一一见礼后才在客位上落坐。哪知诸葛亮的谦逊不但没有拉近“群儒”的感情,还降低了自己和自己代表的刘氏集团在“群儒”心里的位置,“群儒”的言语更是毫不留情。
张昭一上来就是当头一棒:“你诸葛亮平日里不是自比管仲、乐毅吗?怎么入职刘备后,非但没帮刘备抢一块地盘,还被曹操打得弃新野,走樊城,败当阳,奔夏口,无容身之地”呢?可见张昭心里是多么看不起诸葛亮这个陇亩耕夫,看不起刘氏集团。
如果诸葛亮也跟张昭一般见识,只怕会立即轮拳相向:你他妈有这么跟客人说话的吗?老子今天就来教你怎么做人!
但诸葛亮就是诸葛亮,什么情况下都不会忘了自己此行的目的。诸葛亮想的是推倒阻碍孙、刘联合的拦路虎,促成孙、刘联盟。诸葛亮淡淡地答道:“要说取地,我们取汉上之地,易如反掌。只是我主躬行仁义,不忍夺同宗之基业罢了。要说与曹操作战,那是因为我们的家底薄呀,兵不满千,将止关、张、赵而已。但也要看到我主的民心所向和未来不可限量的前途呀。君不见,纵是当阳之败,仍有数十万人民背井离乡而跟随我主么?得民心者得天下,张大人大可不必把眼睛盯在一时之得失哦。”
诸葛亮一席话,说得张昭哑口无言。
张昭只看现象不看原因,只看结果不看过程,只看眼前不看未来的眼光跟当下公知的逻辑不是如出一辙吗?公知不就说前三十年老百姓还饿肚子么?公知不就说社会主义国家穷,资本主义国家富么?公知不就从来不看旧中国灾难深重民不聊生么?公知不就从来不看新中国是在一片废墟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么?而且,你跟他们理论的时候,他不但听不进去,还会反手一巴掌:极左!然而就自顾自说,再也不和你接招了。我们不知道如果诸葛亮再世,如何面对这种情形。
忽又一人抗声问曰:“今曹公兵屯百万,将列千员,龙骧虎视,平吞江夏,公以为何如?”说这话的人是虞翻。诸葛亮一听,就知道这个人被曹操吓破了胆,听任这种情绪蔓延,后果不堪设想。于是答道:“曹操的百万之众,不过是一帮人心涣散的乌合之众,没什么可怕的。只要孙、刘联合,且我们的粮草充足,我们依据长江天险这一屏障,用兵得当,英勇抗敌,胜利就属于我们。”虞翻想想有道理,不作声了。
当下公知不也被美国的外强中干吓得不醒人事么?面对美国在我南海搞事,主张退让;面对美国各种无理霸凌要求,主张接受;甚至美国提出的嫁祸我国的疫情天量索赔,还是主张接受。你若言战,他们就给你一顶好战必亡的帽子,然后继续去抱美国的大腿。我们不知道,诸葛亮再世,面对这些公知时啥办?
步骘见前二位败下阵来,舌头一卷,对诸葛亮进行人身攻击:“你这回来不就是效仿张仪、苏秦当说客的么。”你步骘阴损俺诸葛亮也就罢了,阴损先贤那可不行,诸葛亮当即揭露步骘的浅薄“你以为苏秦、张仪只是一个卖嘴皮子的人吗?你大概还不知道他们二人也是豪杰吧?苏秦佩挂六国相印,张仪两次为秦国宰相,都是匡扶国家的谋士,可不是那些畏强欺弱、怕刀怕枪的人所能比的。你步骘还没有与曹操交战就吓得要尿裤子了,竟还好意思在这里笑话苏秦和张仪?”一席话就揭了步骘的老底,步骘再不作声了。
薛综见之,立马上阵,一个劲的吹捧起曹操来:“今曹公已有天下三分之二,人皆归心。刘豫州不识天时,强欲与争,正如以卵击石,安得不败乎?”诸葛亮最不能容忍的就是薛综这种数典忘祖为敌人摇旗呐喊的人。诸葛亮当即痛斥道:“好一个没有君臣父子、没有高低伦理的薛综!人生在世,忠孝为本。曹操的祖宗食汉禄,却不思报孝汉室,反怀有篡权叛逆之心,让天下人憎忿,你还为他摇旗鼓舌,说天数归之曹操,你可真是无父无君、没有伦理纲常的人呀!我没有必要同你讲话,你不必多言了!只是奉劝你悬崖勒马,改邪归正,以免遗臭万年。”骂得薛综幡然醒悟,恨不得地下立即裂开一条缝钻了进去。
就这样,诸葛亮舌战群儒,各个击破,促成了孙、刘联盟,挽救了国家也挽救了“群儒”,开创了新的历史篇章。为节省篇幅,后面的战况我们就不一一陈述了。
当下的公知,不也跟步骘、薛综等群儒一个德性么?在他们的嘴里,美国就是好,美国的空气就是香甜,投降不丢人,跟着美国才会有前途。你一谈爱国,他们就说你是爱国贼。你若揭穿他们的谎言,他们不是顾左右而言他,跟你耍流氓,就是说你打压言论自由,文革重演……如此等等。
我们不知道如果让诸葛亮舌战今天的公知,他会有什么法子,能不能战而胜之。但我们知道的是,诸葛亮之所以能舌战群儒,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那时的“群儒”还有廉耻之心、爱国之心和伦理道德。如果换作今天的公知,诸葛亮无论怎样义正辞严,都不会有公知的“语塞”、“满面羞惭”、“丧气而不能对”,更不会有王朗被诸葛亮骂得羞愧难当,一口气没缓过来从马背上摔死,有的只会招来公知响彻云霄的喊打喊杀声。
行文至此,我们不禁感叹:这个世界上最为可恶可恨的人,就是那些泯灭了良心的人。这些人成了公知,真的是一个时代的大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