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会计科目看生意
跳出会计科目看生意
我个人有没事看会计报表的恶习。报表看多了,有可能会形成错误的思维惯性~比如同样的经营现金流,报表上净资产大的,很容易就认定它是重资产,净资产小的,就认定它是轻资产,产生后者比前者好的错觉。
举个例子,水电本质上是一种跟互联网平台类似的轻资产生意:都是前期多年烧钱,一旦成功,边际成本基本为零,也不再需要大的资本开支。但是,水电前期烧的钱资本化了,互联网平台前期烧的钱费用化了,所以在报表上看起来前者资产重,后者资产轻。
因此,亚马逊烧钱二十年,烧出每年一两百亿美元的自由现金流,跟长江电力烧钱二十年,烧出每年五百多亿人民币的自由现金流,对股东的长远意义,是类似的。
区别只是亚马逊到目前为止只烧钱,不分钱。而长江电力的老股东等于是A轮投资者,尽管后来有向溪的B轮,乌白的C轮。。。需要为烧钱形成这些新的现金流摊薄一点股权,但不需要A轮投资者出钱,同时一直是可以拿到分红的~如果有一个投资者在另一个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上市那一年,分别用100万投资了这两个公司,那么分红再投下来,目前在长电上的市值有500多万,今年估计能拿到分红18万左右。在阿里上的市值有100多万,今年估计分红为0~如果长电的股价一直没涨,那它的股东回报会更高,今年估计能拿到33万分红。。。
长电的管理层,怎么看也不如贝佐斯,马云长得讨人喜欢。但投资世界本身不是按管理层的才华来给回报的,而是荒唐的。沙特阿美,Qatar Energy的管理层,长相也不见得讨人喜欢,但不代表这些生意不能为股东赚钱。
特斯拉同样是多年不分钱只烧钱,烧出了目前某一年几十亿美元的自由现金流,但这个现金流对股东的长远意义很可能就不一样:汽车是真正的重资产行业~不是重在会计报表上的存量资产规模,是重在它会不断需要大的资本开支,还得不停地烧
琢磨钱多的人喜欢投什么其实没啥意义(有钱人普遍喜欢投ⅤC,但他们并不是因为投了VC才有钱)。很可能只是因为人性中有一些共通的东西~仔细观察会发现钱少的人喜欢投的同样是新奇,充满希望的行业。投不了ⅤC,就投ARk。。。
巨大的前景,快速的回报,羡慕的掌声。。。这些受人喜欢的因素都差不多。也总有人能中奖。但这并不说明ⅤC行业的投入回报比,总体就会变得更高。
更不说明,因为喜欢投资“充满希望行业”的人多,这些行业的生意就更容易赚钱~真实的生意赚钱能力依然主要是跟竞争有关。
【评】你的生意没有人老惦记,你才能稳定增长。
直接琢磨生意,而不要老是琢磨别人的想法,就能慢慢搞清楚。
有无数投资人年复一年的不断投Vc,而且很多投资人都是大资金,按理说这些人都经历了风浪,拥有多方面的资源,获得如此差的收益,似乎不应该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