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听】全会侧记: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 持续激活创新“第一动力”

2023-07-05 09:35 作者:哔哩小红旗  | 我要投稿

聚焦强化“四大功能”,深化“五个中心”建设,今天市委全会审议通过的这份《意见》,对上海深化高水平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进行了系统性的部署。结合各自工作领域,与会同志明确了主攻方向,也有很多的思考。共通点在于,要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持续激活创新“第一动力”,推动上海城市功能从“有没有”到“强不强”跃升突破。请听报道:

衡量一座城市在全球网络中的地位,全球资源配置功能是一个关键指标。坐拥陆家嘴金融城的浦东,近一个月里,再保险“国际板”启动,全球首个可交割的氧化铝期货上市、越来越多外资金融机构实现全牌照,生动体现了浦东乃至上海的金融开放高度。但客观来看,对标国际一流,上海配置全球资源的链接能力、辐射范围、定价能力等,仍有相当的追赶空间。

市委委员、浦东新区区长杭迎伟表示,做大做强资本要素市场,浦东要继续担起重任:“浦东目前有13家国家级的金融要素市场和基础设施,占全市的90%。我们有全国90%的外资资管机构和上海60%以上的持牌类金融机构,我们要进一步促进国际金融交易资产平台,再保险‘国际板’等功能性平台的建设。”

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尤其要关注人才、技术、数据这些关乎未来发展主动权的关键战略要素。在市委委员、嘉定区委书记陆方舟看来,把资源用到最恰当的、能够产生价值和效益的地方,就是最好的配置,他以落户嘉定的新能源汽车数据中心和智能网联汽车数据中心为例:“它可以实时采集各种各样的路况信息和城市的功能信息,通过我们这个数据挖掘,为智慧交通乃至智慧城市来赋能,为我们的城市社会管理提供数据的支持,变成我们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坚持问题导向,才能找到最优解决方案。围绕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市科委主任骆大进从裉节短板谈起。他说,近些年,上海在科技创新方面标志性原创成果还不够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相对不足,接下来要拿出突破性举措,比如通过优化完善财政科技投入支持方式,强化协同创新:“让企业出题、让行业出题,加强我们底层技术、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的攻关布局,通过组织以科技龙头企业、领军企业领衔的科技创新的共同体、联合体,通过我们的产学研用的系统攻关,提升产业的创新的核心竞争力。”

在“四大功能”中,高端产业引领功能代表的是实体经济能级,也是科技创新策源转变为生产力的现实结果。《意见》围绕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抢占发展机遇、赋能产业升级、培育世界一流企业作出部署,市委委员、市经信委主任吴金城表示,具体实践中,技术逻辑、市场逻辑、治理逻辑要有机统一:“一切从企业的需要出发,在符合创新规律的前提下,能够加速从0~1,反过来也能够做大1~10,还要从10再看到0。结合上海的产业实际,发展好三大先导产业,从四大新赛道产业和五大未来产业,塑造产业明天的新的优势。”

上海长期领风气之先,“强化开放枢纽门户功能”的使命当仁不让。市商务委主任朱民特别提到,今年是上海自贸区成立10周年,下一步将重点深化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包括推动金融法律、知识产权、检验检测等专业服务业走出去:“我们国家海外的投资总额已经将近3万亿美元,专业服务业走出去已经是迫在眉睫,我们已经做了比较深入的研究, 这是一个系统化的工作,它既涉及到现行的政府服务进一步加大力度,也涉及到部分的政策突破。”

改革,永远在压力下突围。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大家都意识到,外部环境的剧烈变动往往意味着格局重塑、优势再造,当下,机遇和挑战并存,一定要持之以恒地把强化“四大功能”细化为“施工图”,高质量地转化为“实景画”。市委委员、杨浦区委书记薛侃结合区域产业特点表示,要始终在大局下思考和行动。

薛侃:“这次《意见》里面非常突出的就是围绕着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个‘纲’,进一步强化上海的四大功能作为‘目’,纲举目张地设定了很多的政策性的措施,我们要把握其中的内在的逻辑,围绕人工智能+以及智能制造,使数字经济的竞争力实力能够进一步壮大。”

来源:话匣子

【听】全会侧记: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 持续激活创新“第一动力”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