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羽说 | 只要够爱,年龄不是问题!

2019-05-18 10:11 作者:杨晨大神  | 我要投稿

有必要先介绍一下我的年龄背景,作为一位球友,确实有点老!今年正好年届半百,女的,没错——大妈本妈!


在我小学四年级开学的时候,突然发现校园里多了一位年轻的体育老师,同学们都喊他小徐老师。


从此,我们的体育课堂和课外活动变的花样翻新、内容丰富起来,还组建了校级羽毛球队。


回想起来,小徐老师显然是科班出身,仅仅经过短暂的一个学期,球队已经可以参加市级的青少年比赛,并且还获得了一些奖项。我就是在那个时候与羽毛球结了缘。


那时候我特别爱生病,挑食厌食,经常到妈妈单位的医务室去打针,当时我们在绍兴生活,每次一进单位的院门,熟识的叔叔阿姨就会笑着用带着绍兴话的越剧腔调喊:


“林妹妹又来哉!”




人虽然瘦弱些,但是我动作协调性好,反应快,有一定的运动天赋,又真心喜欢打球,所以被顺利选拔进了学校的羽毛球队。


说是球队,其实队员很少,因为学校小,每个年级只有两个班级,球队里男同学略多一些,女同学加上我只有两三位


但是训练很正规,每天早上要进行晨跑以及一些提高身体素质的锻炼,下午放学后进行技术训练。


那时候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条件很简陋:在操场上画场地,练习米字步;在木结构的教室天花板上钉上钉子吊住球,练习挥拍;在教室外面的山墙对墙打球,练习手感……


更谈不上什么高端器材,连羽毛球拍都是竹制的框和杆。




但是一招一式,精益求精,从不敷衍,搓球挑球、平推放网,什么技巧都没落下。


就这样,在四年级、五年级的课余,我练了整整两个学年,不仅文化课没耽误,还参加了市里的羽毛球比赛,获得了名次。


更可喜的是,我的身体变得越来越健康,饭量大了,吃嘛嘛香,也不那么容易生病,再也不是那个体弱多病的“林妹妹”。


现在想来,真的很感谢小徐老师,那时候练球,没有花过家里一分钱,没有缺过一次文化课,利用的是课余时间,老师义务当教练,放到现在想都不敢想。


自从小学毕业以后,再也没有正经练过球,但是作为一项业余爱好,一路陪我学习工作,带来无限乐趣,而且凭着那两年的童子功,在学校、单位业余界的选手中,很少遇到旗鼓相当的对手。




直到成家以后,工作繁忙,家务缠身,以及条件限制,我远离了球场,球拍一放就是二十多年


如今我已到知天命之年,各种毛病也开始找来,腰疼脖子僵,臀肥肚子大,不仅体态不好,体检指标也为健康亮起了红灯,各科医生的药方虽然不同,但是加强锻炼是共同的医嘱。


重新捡起球拍提上了当下重要的议事日程,本来就有这项爱好,又有了迫切的打球动力,我很快就付诸实践。


但毕竟羽毛球运动的特点是对抗性、群体性,自己可玩不来,终于寻寻觅觅找到了组织。


感谢时代进步、科技发展,微信群集结了共同的爱好者,打球费用AA制,时间安排相对固定,组织者义务服务,参加频率松紧自便,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



重新站在球场上,忽然发现自己已经不是原来的自己,迈不开腿,跑不动步,挥不开拍,看不清球。


特别是双打的时候,“老板位”一站,剩下的就全交给了搭档,那滋味怎一个“”字了得!


我开始一边加紧锻炼,一边查阅资料,向身边的球友请教,听取高手的指导,慢慢唤醒身体的记忆。


更可惊可喜的是,找到了杨晨大神的微信公众号,对业余球友来说,他的视频教学简短精悍,可操作性强,细腻又接地气,严谨又不失幽默。


学习、跟随、实操……慢慢的,从刚开始腿脚不灵、体力不行、反应迟缓、核心力量没有的状况,逐渐开始找到感觉。




半年下来,虽然技术还是粗糙,但是已经可以和球友打对抗了,更重要的是,身心健康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在体重没变的情况下,体脂下降很快,腰变细了,肩变薄了,体型瘦了一圈,而且抑郁的情绪消散了,慢慢回到精神愉悦、心胸豁达的状态。


真是越打越爱,越爱越迷,时不时的还会对以往缺失了羽球陪伴的时光有那么一丝遗憾。


好在,当下还能奔跑在球场,羽球运动不仅带来对身体的信心,更带来对生活的信心,对未来的信心。


年轻人,切莫辜负了好时光,一起羽球吧!          

作者:锦年


PS:为了感谢这位球友的来稿,特送出全国教练员培训同款短袖一件~欢迎大家踊跃来稿,福利多多~



羽说 | 只要够爱,年龄不是问题!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