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加拿大艰难的迫击炮研制,能造坦克却不能研制迫击炮
二战中的加拿大是一个隐藏的工业大国,为盟军生产了数量众多的武器装备,大到军舰、坦克,小到枪械、子弹,尽管工业很强,但是毕竟缺少技术储备的底子,在某一些方面还是有所欠缺,例如迫击炮就曾是加拿大的短板。
在二战的头两年,盟军也在积极学习对手的战术,德军不仅有通用机枪,基层步兵还广泛装备迫击炮,能够为营、连、排级作战单位提供及时的炮火支援;反观初期的盟军,在迫击炮方面的装备情况确实落后了一步。

加拿大作为英联邦军队,既是兵力的供应点,也是武器装备的研发、生产基地,1941年10月,英国获得了芬兰120毫米重型迫击炮的图纸副本,这对加拿大的重型迫击炮研发起到了促进作用。
加方提出一种能够发射化学弹和新式高爆弹的120毫米迫击炮,它也能发射常规的烟雾弹等弹种,具有7500码(6700米)的最大射程,可以作为旅、团级的支援火炮。
1942年5月底,加方对相关项目进行了审核,将重型迫击炮项目命名为10号工程,魁北克省的Dominion Engineering公司获准生产实验迫击炮,并订购了一批弹药用于精度和射程方面的测试。

尽管以加拿大的技术底子可以快速进行迫击炮的仿制,但是要想研制一款全新的迫击炮却并不容易,样炮在1942年11月24日完成,次月运送了4门火炮到英国接受测试,但是弹药的研制工作滞后,直到第二年6、7月才展开试验工作。
测试中火炮表现并不好,虽然炮管承受住了发射的压力,整体结构也没有出现变形等现象,但是弹药的表现很差,发射药在潮湿情况下出现膨胀现象,甚至无法滑进炮管,命中精度只有50%。
加拿大尝试用新式的炮弹解决相关问题,经过反复的测试,得出了使用6尾鳍会更利于精度的结论,但是12月的测试仍然不太乐观,因为这些弹药出现尾鳍断裂的现象。设计部门还计划研制一种简易的自动装弹机,用来辅助火炮在高角度状态下快速装填,期望能达到30发每分钟的射速,不过这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罢了,毕竟迫击炮也是会过热的,普通炮管哪里经得起这样的爆发射击。

此后的两年时间里,研发的重点依然在弹药身上,1944年4月,一种焊接尾鳍的弹药被提出,它能达到310米每秒的初速度,稳定性也还不错,但是可靠性仍然不达标,并且因为弹药的设计,火炮撞针磨损严重。
没有办法的加拿大也把目光对准了友军的武器技术,1945年2月,苏军的M38式迫击炮接受了测试,设计部门发现这种迫击炮缩短了约10公分的炮管,牺牲了约1000米的射程,但是却提升了精度;另外设计部门也意识到自己弹药的制造和安装位置上有缺陷,导致燃烧、受力方面不均匀。

5月时,一种一体式的迫击炮设计被提出,希望能够保证弹药的强度,同时通过安装止回阀避开弹尾和炮管的接触。首批弹药在9月生产完成,然后就是相关的测试工作,可能是二战结束了相关工作进展缓慢,在第二年11月才得出最终结论,此时二战都快结束1年了。新的弹药确实达到了强度要求,但是射程和精度却没有任何优势,仍然属于失败设计。
1947年7月,加拿大的120毫米迫击炮研制工作已经进行了约6年,却仍没有实质性进步,于是废弃了该项目,加拿大第一次尝试自主设计的重型迫击炮就这样夭折了,其中一些设计在50年代又被翻出来用于其他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