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态的自恋:我“爱”上了自己。
什么是自恋? 自恋的英文单词是narcissism,这个词语起源于希腊神话。 相传,河神与水泽女神之子纳西索斯,是一位长相非常俊美的男子,他生下来就有预言:只要他不看见自己的脸,就能够一直活下去。待他长大后,许多漂亮的女子都爱上了她,可他却对任何女子都不为所动。直到有一天,纳西索斯打猎回来,看见了清泉里的自己,他被自己的美貌打动,爱上了自己的倒影,始终不愿离去,最后枯坐死在了湖边。死后的他化身为水仙花,依旧留在水边守望自己的影子。 这是最早关于自恋的传说,待心理学发展起来后,人们就用“水仙花”来形容一个人“爱”上自己的现象。事实上,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自恋的特质,就如现代人喜欢用美颜相机自拍,透过这一特效看见更美好的自己,这也是自恋使然。 健康的自恋,指的是一个人拥有稳定的“我是好的”的自我评价,但在肯定自己的同时,也能够接受自己不太完美的部分,这些缺陷不会让他对内在自我进行否定。比如:“我觉得自己还不错,只是个子稍微矮了点儿,但也没关系,毕竟世间没有完美的人。” 病态的自恋,却是对自我价值感的夸大,具体的行为特性与模式如下所列: (1)认为自己是“特殊”的,只能被其他特殊的或地位高的人所理解或与之交往。 (2)希望被他人崇拜,但本身并不具有与之相配的能力与成就。 (3)对侮辱、失败和批评反应过敏,并有侵略性反应。 (4)思想被权利、财富、成功、漂亮、爱情等幻想占据。 (5)缺乏共情,不愿识别和认同他人的情感与需要。 (6)明明心里嫉妒别人,却反过来认为别人嫉妒自己。 (7)设定不切实际的目标,且毫不犹豫地为实现这些目标采取极端措施。 (8)在人际关系上剥削他人,即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利用别人。 严格来说,要确定是否属于病态自恋,需要先排除个体是否存在器质性病变,再通过精神科医生进行专业测试,才能真正地确诊。不过,我们可以将上述所列举的这些行为特质作为参考,毕竟病态的自恋会严重影响患者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