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中药喝了没效果?可能是煎法不到位!

2022-12-26 10:15 作者:健康两江  | 我要投稿


很多人在喝中药时都会选择自己熬药,但您知道该如何正确煎中药吗?



重庆两江二院(中医院)药剂科中药师提醒您,中药的煎煮方法很重要,日常生活中不正确的煎煮方法会使药效大打折扣,疗效甚微,起不到中药该有的药效。只有掌握正确的煎煮方法,才能充分地发挥药效。

煎药器具要选对


煎药前要用水浸泡,先用冷水浸泡30分钟,充分地浸泡,可使药物中的有效成分快速溶入水中。


煎药工具最好用砂锅、瓦罐、陶器等,因为这类器具导热较慢,受热较均匀,保温效果较好,也可以防止锅底温度过高导致质地较重的饮片烧糊烧焦。不要采用铁锅、铜锅、铝锅、铅或有害塑料制品,以免与药物发生化学反应,影响药效。



李时珍曾说过:“凡煎药并忌铜铁器,宜用银器瓦罐”。现在一般用有盖的陶瓷砂锅。

煎药用火很重要


火候,即火力的大小,有“文火”“武火”之分。文火即火焰较小的火,火的温度较弱,煎药时水分蒸发缓慢。武火,即火焰较大的火,火的温度较高,煎药时水分蒸发较快。



一般来说,煎药应遵循“先武后文”的用火原则。先用武火,沸腾后改为文火。第一次煎药,加水量超过药物3~5厘米左右即可,用大火先把中药煮开,再用文火煮20-30分钟。中药熬的时间太长,反而会降低中药的药效。然后把熬出来的药倒入大碗中。第二次煎药,在上面的药渣中加入水,用大火煮开,然后用文小火煮跟第一次熬药时同样的时间,熬出来的药再倒入碗中。


推荐三碗水熬成一碗水,这样能保障药的药效,每一次熬药时,都要保证加水的量,千万不能边熬药边加水。

煎药特殊要求要注意



注意药方中的先煎、后下、包煎、另煎、烊化、冲服等要求。


1.先煎:有些中药需要长时间煎煮,以获得有效成分并降低药物毒性。先煎包括有效成分不宜煎出的矿物、贝壳药类,如磁石、牡蛎等;须久煎去毒的药物,如附片、川乌有毒,均应先煎。



2.后下:有些药物受热不稳定,长时间煎煮有效成分容易丢失,因此需要后下,煮5-10分钟即可,如大黄、砂仁、钩藤等。


3.包煎:花粉、细小种子及细粉类药物应包煎,因其易漂浮在水面,不利煎煮。


4.另煎:少数价格昂贵的药物须另煎,以免煎出有效成分被其它药物的饮片吸附,如人参、西洋参等。此外,据临床治疗需要也可另煎。


5.烊化:即溶化或熔化,如阿胶、鹿角胶等。



6.冲服:有些入水即化的药或原为汁液性的药,宜用煎好的其它药液或开水冲服。如三七粉、川贝母粉等。

服药时间有讲究

汤剂每天一剂,分3次服用。至于服药时间,根据具体的病症和药物而定。一般来讲,感冒发汗之类的中药建议饭前服用,补益、调理脾胃或对胃肠有刺激性的中药,建议饭后20 -30分钟内服用。



中草药一般没必要淘洗,如果觉的草药有些脏,可在浸泡前快速用水漂洗一下,切勿浸泡冲洗,以免药效流失。


主要注意的是,中药不宜加糖后再服用,因为加糖后的药剂在降低了苦味的同时,也降低了药效。


科室简介


重庆两江新区第二人民医院(两江新区中医院)药剂科设有门诊药房、中药房、住院药房、药库、临床药学室等部门,承担全院药品的采购、供应和管理,利用智能化合理用药软件开展处方前置审核服务。临床药师专业方向包括抗感染药物、肠内肠外营养、呼吸内科用药、疼痛用药等,开展用药监护、临床会诊、疑难病例讨论、患者用药教育、医嘱集中点评等特色服务。

门诊药房设立药物咨询窗口,为患者提供药物咨询、个体化治疗用药指导、特殊人群用药指导等其他药学相关服务。中药房引进4台双锅煎药机、3台粉碎机、1台封包机并投入使用,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中药喝了没效果?可能是煎法不到位!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