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吴守立讲《论语》】第41讲:“封建”到底是什么?

2022-12-26 10:13 作者:吴守立国学智慧  | 我要投稿

#公众号:天第书院


现在很多人批评传统文化,说学这些封建思想干嘛,也许你批评封建,你都还没搞清楚封建到底是什么。

封建是什么?古代尧舜禹汤时期,新政权建立后,天子就会给有功的大臣或王室的贵族成员分封领地,让他们在这些领地做诸侯,这个国家是你的,你在这里做领导人,分区域让他们去管理去辅佐自己来共治天下。

被分封的诸侯,在他的封国内,还可以继续分封,分给谁?分给卿大夫,这个县邑是你的,里面的税收都是你的,你只需每年交给诸侯一定的税收。同样的,诸侯每一年也要缴给天子税收里的一小部分。

通过这种逐级的分封,下级对上级承担缴纳贡物或军事保卫,服从命令等等的义务。

这个“分封”就是我们常常在骂的封建制。

从尧舜禹汤一直都是这个封建制度,你觉得他哪里不好?跟着我们一起打江山,江山打下来了,天下就我一个人的吗?不是啊,那我应不应该分给有功人士一起来管理呢?应该呀!

这原本来是一种恩赐,没什么不好,本来就要分层负责,很多人共同来管理。然后下面的人为了维护这个天下,对上面缴一点税不合理吗?

诸侯一年才见天子一面,来纳贡时,就几台车而已,里面装的一些当地的特产,其实没有什么多珍贵的东西。

在这个分封制下,国家土地不完全是天子的,他只是有权管辖而已。

但是,这个管辖权实际上是落在这些诸侯上,诸侯拥有了分封的土地后,这个所有的资源跟收益是属于诸侯的,每年只需向王室缴纳一点点的税收,因此,要听命于天子是必然的,当时土地是天子委托你的。

就像我们请一个人管理山林,我给你钱,你的义务就是要帮我管理好山林,这没有什么不公平的?

现代人觉得古代下对上的这种尽忠纳贡的制度是不公平的,这完全是忘了当时圣王君上的恩赐,这个土地的是谁恩赐给他,完全是忘了。

这个就是当时中国最古老的的封建。

事实上,在中世纪的欧洲各国,各国跟罗马教廷也差不多这个关系,还有现在的联邦制也类似于这个封建。

那到了周王室衰微时,分封制开始崩解,秦始皇取消封分制,推行郡县制,其实比较专制的就是这个郡县制,但是郡县制跟现在又更像。

什么叫郡县制?就是统治者集权于一身,他把所有的领土按这个层级去分,就像现在的这个市、县、乡、镇这样一层层地去分,里面的这些公务员全部都是他的属下,这个地不是你的,是我给你职务而已,跟以前分封制不同。

分封制是很大方的,我这块地给你,尧舜禹汤时这块地就是给你的,你就是国王。

到秦始皇时,就把它弄成郡县制,你们都是我的公务员,土地国家全部都是我的,这个就是集权。

到楚汉相争时,刘邦先后分封了七个有功的将领为王,这个分封制又跟尧舜禹汤时期一样,就是封给他了。

等到刘邦称帝后,又分封了九个同姓子弟,用来制衡这七个王。

当时,他既恢复了封国制,某些地方又同时实施了郡县制,虽然分封了一些,可是有一些又保持了郡县制,大部分我可以独立控制的,然后那些王我还特意封了一些自己人来跟他制衡,这叫做郡国杂处,互相牵制,所以又叫郡国制。跟秦朝的郡县制不同,跟分封制也有一点不同。

自三国开始一直到清朝,各个时期国家的行政、区域划分实际都有一点点不同。

大体上一开始战争,天下平定后都会有分封制,但是等政权稳固之后,他的封国最后也变成郡县制,将其集权于中央,所以,最后那些封国也是名存实亡。

以上就是中国古代所谓“封建”的概况。

一人行之成模范,众人行之成风气。

欢迎将此文分享转发给更多有缘人,一起加入到“让3亿中国人读《论语》”的行列!

#公众号:天第书院





【吴守立讲《论语》】第41讲:“封建”到底是什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