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族谱中会记载族产吗?古代族产是怎么分配的?

2022-09-08 17:44 作者:阿族小谱  | 我要投稿


族谱是一个家族历史、文化的文字浓缩,一本族谱中包含了许多的信息。像我们熟知的,族谱属于珍贵的人文资料,对于历史学、民俗学、人口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深入研究,均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那其实我们容易忽略的就是其实在族谱中还会记载家族产业的详细情况,跟着小谱来看看吧。族产是属于家族的共同财产,主要有房屋、田地、坟地、义塾、商业等。古代家族族规都有规定,族产不得独自侵占,不得典卖分散,族产用于家族日常事务开销。而在所有族产中,最重要的就是田产。

宋代之后的族田主要分为了两种,一种是家族中为官者或者殷富者捐置的,用于接济贫穷以及协济族人学习应试的赡族田,也就是义田;另一种是一个家族共同分出一部分土地,将地出租,收回的租金用作家族祭祀,也叫祭田。族谱中会涉及到很多方面的信息,族产主要是记载在祠堂那一部分,也称之为祠产。祠产有祭田、义庄、义田、义塾、房屋等,以及契约文书;有些家族集体产业较多,还专门设立记载族产的族谱分册,便于管理。



 在族谱中还会记载关于族产的管理制度,比如《惑恩村曾氏族谱》中就有规定,“秋、冬二祭,次日早饭后,族房长、宗子祠政,必须齐集祠中,料理数目。”有的家族族产由族长或者族长指定的人管理;有的家族采用分房管理制度,由各房轮流管理;古代还有很多家族是采用议会制度的管理方式对族产进行管制,由家族的所有成员共同进行对族产的监督。

族产是一个家族的经济基础,决定了家族举办活动的条件,是一个家族的经济命脉。因此,各家族对族产都很重视,不仅重视家族产业的良性发展,更重视资金往来的公开透明。而且如果家族有重大资金的变动,比如公益活动、修建宗祠等等, 都会详细登记在册。




族谱中会记载族产吗?古代族产是怎么分配的?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