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石头和口簧琴:人类第一个在太空上弹响的乐器

2023-03-03 14:41 作者:未知莫识  | 我要投稿


大家好,我叫石头,云南丽江的彝族人。今天我给大家分享一个特别有意思的乐器。

人类第一个在太空上弹响的乐器就是它。在以前动画片里面,“咚~”一个小动物滑倒了,其实也是用这个配音。

大家猜到这是什么了吗?请大家现在把手机横过来看看它的家族全貌吧:


没错,这个乐器就是口簧琴!

在大陆它叫“口弦”,在台湾它叫“口簧琴”。我觉得叫它“口簧琴”是更加合适的,因为它是最早带簧片的乐器,所有带簧片的乐器都是来自于它,如葫芦笙、葫芦丝、手风琴等,也称为“万簧之源”。

 

我花了10多年的时间,收藏了各个民族、各个国家的各种口簧琴。基本上在每个国家、民族、部落里面,都有这个东西,只不过由于不同民族的的表达方式不一样,所以就会产生不一样的口簧琴,但它宗旨都是一样的:是代替人类语言的另一种表达方式

口簧琴在那个时代就像古琴一样,其实不是用来演奏的乐器,它本身声音就比较小,是自己跟自己说话的用的。


那么这些眼花缭乱的口簧琴应该怎么分类呢?

材质来分的话,口簧琴有竹子的、铜片的、铁片的、还有骨头的。按形态来分,有“同体”和“异体”的口簧琴。

同体口簧琴”就是在一整块材料上把簧片划出,比如这些竹子或者铜片的口簧琴。

异体口簧琴”分布在雅库特、蒙古、印度、法国、奥地利等,由图所示,它的簧片是安装上去的。

比较早一点的“异体口簧琴”来自台湾泰雅族,外面竹制,再用绳子绑上铜片。

按照演奏方式来分类的话,口簧琴可以分为弹拨式的、绳震式的。

弹拨式——直接用手弹就可以了;绳震式——就是拉绳,拿这个绳子把它拉响。我在印尼发现了一种拍打式的,也接近于弹拨的演奏方式。


你看这个口簧琴,按它历史出土文物至少是在七八千年以上,我觉得是所有古老乐器中唯一一个不自带共鸣腔的。


它的共鸣腔就是人体的口腔。我看过一个非洲部落的视频,人们用那种芭蕉叶子,干了以后有个条子(叶茎)可以用来演奏,我想这就是口簧琴的雏形,也是最早以人体为共鸣的乐器吧。

我是在山里面长大的孩子,小时候听到的最悦耳的乐器就是妈妈她们那一代演奏的口簧琴和笛子——这是不幸的也是幸运的。以前我世界里除了山还是山,也不知道山的外面是什么。


直到去上大学,突然走到了大城市遇到红灯绿灯,公交车...我的世界一下子就打开了,想着多多感受一些新鲜事物回去显摆。于是大学毕业之前,我经常抱着一个吉他去街上、酒吧卖唱。


但是,我渐渐发现,少数民族的这种真诚与耿直,在这个时代其实是不太受欢迎的,有时候我会受到排挤,整个内心是恐慌、迷失的状态。

后来,我听到了一种可以支撑我的声音,来自我们闻名全世界的彝族口簧琴演奏家马国国老师,我跟她要了一个专辑,听了以后,整个心就静下来了,我感觉自己好像把与生俱来的东西丢了。

马国国专辑《口弦情声》

之后,我便开始痴迷于口簧琴,开始了漫长的收集之路。放眼望去我才傻了——原来有很多民族都保留有这样的传统乐器,特别是俄罗斯和中亚,俄罗斯还有口簧琴博物馆,他们每年11/20会举办世界口簧琴节。

据我所知,中国以前有40多个民族有口簧琴,但是现在在流传的、仍然还有一部分人在用的已经不到10种了。

在2016年,我做了一个决定:一个人开了车从云南到凉山布拖县基支乡,托凉山州昭觉县文化馆馆长沙玛木乌大哥,请他带我去拜师——俄的拉色。后者是四川省的省级非遗传承人,我在他家待了一个多月,白天我们两个就放牧或者是干活,同时他也一直在教我。

注:石头与老师俄的拉色

回来之后我便大体知道了口簧琴的制作技艺,自己也开始慢慢实践摸索。

目前我手里面有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口簧琴,能收到的全都展示出来了,其实这也是我这辈子最高兴或是最荣幸的一个事情,能跟口簧琴结缘。

我妈妈那辈,几乎每位女性都会弹口簧琴,因为很多话不能直接说出来,要通过口簧琴表达,有些时候一把口簧琴两个月就被吹坏了,这时候家里人会知道她心里的状态,有时只能默默地再帮她去买一把新的。

口簧琴就像是她们身体的一部分,她们经常把口簧琴串在绳子上,像项链一样天天戴着,哪天琴折了一片,会感觉有什么事情要发生。

注:石头的女儿和儿子也在玩口簧琴

我希望这些东西能够继续活下来,希望身边的朋友能喜欢。现在我的孩子也是在玩这个东西,我觉得传承不是挂在口头上的,而是用真实的行动把这些东西放在心上,带在身上。

为什么说带在身上呢?因为口簧琴很小,你可以随时带着,不管在寂寞的时候、难过的时候、无故的时候,你都可以弹响它,它会跟你说话。


讲者|石头


石头,一个父亲的儿子,两个孩子的父亲。彝族,云南西南之南著名彝族毕摩勒俄阿则第十二代。


这是真的,别的有很多标签,都是别人给的,与我无关:一流屠夫、二流摄影师、三流音乐人,徒手十年间收集拍摄世界各地各民族口簧琴和传统乐器近千种,17年作品参加西班牙世界口弦艺术展,同年参加湖北省世界口弦艺术展,西藏印迹乐团成员,口弦作品被俄罗斯萨哈共和国口簧琴艺术博物馆收藏。



参考资料

[1]https://mp.weixin.qq.com/s?src=11&timestamp=1676856700&ver=4361&signature=NImyqCkMXEgMUuYRUt5oULTuT7DT*ccJn0QPN3eG4bJU6lZFuWViLmisPmpRlFsc-BKfMYBQeyZ2TyiulDNp87OeccvlvkEd*zzXPzytyO8LldG-5*lQjzm3PrqTRwJq&new=1

[2]本文资料图片来自于互联网


策划制作

策划:unintended小米 朱芳琼

导演:杨建华

监制:老猫(鼓童)

视觉:杨建华 

摄影:李柯

文辑:旷四旬




石头和口簧琴:人类第一个在太空上弹响的乐器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