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網絡專欄|TVB收視與頒獎禮後話

2022-01-09 13:04 作者:BritMarling  | 我要投稿

無綫台慶檔收視不如預期。這不是受ViuTV影響, OTT平台影響更巨,尤其年尾有Disney+登場。參考香港Google年度搜尋節目,攻佔一位的韓劇《魷魚遊戲》歸究於全球熱潮,但《女神降臨》和《哲仁王后》不算是熱爆話題劇,反而在黃Viu平台免費同步中文字幕播放而晉身第七和八位。同理,無綫最高位節目非自家劇,反是《錦心似玉》和《燕雲台》。

後者在翡翠台黃金時段播放,前者卻是myTV Super同步,J2於首播後半年才播出。《錦心似玉》於大陸點擊驚人,在香港搜索榜處於高位,流量未必流去myTV Super,畢竟大陸劇盜版到處都是。Yahoo都有年度搜尋榜,兩榜皆上的外購劇有《魷魚》、《女神》和《錦心》,Netflix播放的《Sweet Home》和《海岸村恰恰恰》末兩位入榜。OTT已經滲透並已成功搶奪免費電視觀眾羣。

Viu TV《大叔的愛》和《全民造星IV》佔領Google榜第二和六位,前者更是Yahoo一位。《大叔》作為MIRROR熱潮最大創意產物,卻是一齣翻拍劇。港劇在世界劇集圍攻下,翻拍並非長遠可以依賴的成功方程式。

無綫有三劇上Google榜,四劇上Yahoo榜,但無一綜藝上榜,只有《聲夢傳奇》參賽者炎明熹和姚焯菲上了娛樂人物榜。兩榜皆上的劇集是《逆天奇案》和《七公主》,但是收視稍遜的《星空下的仁醫》奪Google第五是無綫劇最高位。《智能愛人》和《刑偵日記》年度收視接近墊底,但佔領Yahoo第七和第八。兩榜合共五齣上榜無綫劇,只有《逆天》收視尚算標青。

慣性收視是無綫幾十年來最大本錢,但是縱觀環球OTT平台活躍,投資甚大,對傳統電視做成巨大打擊;即使ViuTV今年如何成功,也無法反映於傳統收視中,而在世界平台表現甚佳的韓劇,本土收視也同樣不堪入目。低收視浪潮似乎不能逆轉,只能順應,最應該在網絡營銷多下功夫,而最必須改善和急於改善是myTV Super。

無綫早於二○○八年於tvb.com加入myTV平台提供VOD足本重溫,到二○一○年更加入網絡串流直播。記得myTV曾經十分風行,成功佔據OL的午飯時間,以二○一一年最佳劇集《潛行狙擊》為列,大結局翌日單集重溫超過三百萬。那時候的myTV就跟現時的藍Viu和黃Viu一樣,免登錄直接收看,累積了龐大觀眾羣。未料,本來成功佔領的網上陣地於二○一七年連根拔起,換到附屬機頂盒的myTV Super。這是嚴重倒退;既是免費收看,何須必定登錄?就算付費登錄,何須限定裝置?TVB本身佔領了網絡市場,通過page就可以重溫,卻自己放棄轉到機頂盒上。只需比較Netflix和myTV Super頁面等運行數據架構,就知道無綫於網絡世界為何落後於人。而且myTV Super遠比Netflix、黃Viu、Hulu、Disney+、Apple+等串流平台的價格要貴,片庫也沒有吸引力,除了自家劇和節目,外購節目80%以上是接軌大陸市場,完全與其他串流平台缺少競爭力。

無綫管理層變動快要一年,最值得留意是大騷變化。由上周日舉行的《萬千星輝頒獎典禮》率先為新一年打響頭砲。這屆最明顯是賽制改變,首先是提名名單名額擴大;以往大會一次性篩選男女主角、喜愛角色和配角約二十位,所有節目自動提名最佳;今年就階段性進行,最初名單大包圍,男女主角女配角提名都超過三十位,男配角超過四十位,男女角色更超過五十位,而觀眾更不是選One Pick,而是最多可選Five Picks,令人眼花繚亂。然而,這個名單在頒獎禮前大幅收窄,先是十強速報,然後最後五強 ,好讓五強人選於頒獎禮前,仿效金像獎穿上正裝,靚靚仔仔一起拍場刊。

森美

曾志偉坦誠今次加入新意,目的提升頒獎禮吸引力、可觀性及刺激性,弊處是只有最後五強藝人參加頒獎典禮,令到今屆星光非常失色;不單重量級的馬德鐘、郭晉安、姜皓文、宣萱、惠英紅、米雪和萬綺雯不見人影,現役如陳豪、王浩信、袁偉豪、蕭正楠、洪永城、陳山聰、唐詩詠和黃翠如都沒有出席頒獎典禮。甚至乎,九人司儀陣容有四人來自《東張西望》,雖然樂見新面孔,但做了十六年頒獎禮司儀的鄭裕玲首次缺席,總覺得可惜。森美曾經在ig多次post《聲夢傳奇》的限時動態,受到聲夢fans和tvb死忠等玻璃心以不發聲夢相關而遭到攻擊,還諷刺他過檔viutv,當正式post一條聲夢相關又引來另一邊廂的人攻擊,兩邊玻璃心和極端行為非常難看。

候選席失去星光,以頒獎嘉賓彌補。頒獎禮附屬於台慶,大獎最佳劇集曾經由利孝和夫人包辦頒獎,轉型為獨立節目後,曾經大量邀請電影人頒獎,不過,於二○一五至二○二○年這六年間, 作為司儀的鄭裕玲就頒了六屆,很多時由無綫人頒給無綫人,自娛自樂的感覺甚濃, 正正應驗黎瑞剛去年初說過的:「今天的TVB變成如此的封閉……我們也不邀請人家,人家也不願意來。」

曾志偉在這方面對症下藥, 這是繼二○一一年之後,每個獎項都有特邀頒獎嘉賓的一屆,每個組合都諗過度過,仔細配合,並以譚俊彥和姜麗文兩個星二代候選人,碌人情卡碌得秦沛、姜大衞和狄龍到場, 讓傳聞決裂多年的狄姜組合世紀破冰同框。香港人少關注狄姜這對決裂兄弟,但於大陸引起極大迴響,「狄龍 TVB」成為熱搜。

然而,作為頒獎禮,觀眾最關心不是嘉賓而是戰果。香港人礙於社會氣氛,少有公開討論無綫節目,但大陸民意倒是清楚;「林夏薇TVB最佳女主角」和「七公主最佳劇集」衝上熱搜,評論都不是恭賀說話,連大陸男星陳曉恭賀中央戲劇學院同學林夏薇都成為戰場。本來值得高興的事,惹來罵聲實屬不幸,可見無綫在掌握民意方面仍需努力。而在上星期的《全民造星IV》得到觀眾支持,做到每個觀眾擁有即時投票的權利。


網絡專欄|TVB收視與頒獎禮後話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