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未央】专题丨春禊巳火 吾命维新 —— 记汉未央戊戌上巳静安蝴蝶湾曲水之会


文 / 姚 渊
岁在戊戌,节在上巳。
今年上巳来迟,三月初三,近谷雨,已是暮春时节了。
4月15日,静安区石门二路街道汉民族传统文化传播服务公益项目——“春禊巳火,吾命维新”汉未央上巳节活动,在蝴蝶湾绿地圆满举行。活动为发掘弘扬传统岁时节日,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凝聚青年,发挥了积极作用。

自宋以降,上巳湮废久矣。
月、日各以奇合、以数应,是传统岁时序列的一般规则。且看,既有正月正、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怎可缺了三月三?这是五个手指头就掰得过来的再明白不过的事了。
三月三是一系列春季节日的顶峰,是最大的春之节。
在传统节日回归的大势中,补全三月三,找回上巳节,正是题中应有之义。
十二年来,汉未央以民间组织之力,复兴上巳,未敢稍辍。
上巳节到底要怎么过?
我们认识到:设计节日仪轨,不可拘于民俗,须放眼天地,溯其本来,代入到先民的宇宙体悟中,知其所以然。

自冬至以来,阳气生发,日夜积聚,至三月三,阴阳趋于平衡,亦是阳胜于阴的转折关头。此时阴阳关门彼此敞开,阴阳之气化行两界,导致以下三事:
一、天气阴阳交感,天降膏雨,稼穑丰产。是以须雩台祈雨。
二、人间阴阳交合,时会男女,种族繁育。是以须桑间祈子。
三、魂魄阴阳交缠,冷暖不调,致病早夭。是以须祓禊祈福。
祈雨、祈子、祈福之道,无一不系于水。
在先民看来,水是具有再生神力的至灵之物,亦是具有净化神力的至洁之物。而女巫则是水的化身。



女巫登台舞雩,于是苍龙施雨,润物无声,百谷生长——这水,是助推农业丰产的雨水。
女巫令男女各秉芍、兰,祭祀高禖,追求所爱,百无禁忌——这水,是助催种落蕃息的鱼水。
女巫令士民禊于东流水上,濯洗宿垢,祓除不祥,百病不侵——这水,是助力身心健康的净水。

所以,上巳节才是中国情人节。
当代流行文化认定七夕为情人节,殊不知男女春情,必待阳气而萌动,岂能到了阳气已衰的七夕?与其迷途于各式各样的民间传说,不如大道至简。
顺乎阴阳,其义自见。

所以,上巳节亦是中国复活节。
甘霖既降,桃花水来,河道充盈,水势奔流,挟卷世间一切邪气,带走人间所有秽气,天地为之一新。
女巫在水滨招魂续魄,此招生魂也。于是,那些因季节交替而患病以至于漂游于阴阳两界的魂魄,回归肉身,得以复活。

此为水的一脉,还有火的一脉。

何以秉火?火亦至洁。
上巳之巳,五行属火。
古有“三月龙见,季春出火”之制,火以寒食禁断,又以清明复燃,其时往往与上巳相前后。即,经寒食、清明、上巳,水与火不仅同时完成了自身的改命,又以其凛然至洁,为人间换了乾坤。

巫是上巳之神。
我们原创了新款巫者服。设计上,摆脱了对某一形制的简单复刻或美学层面的泛泛搭配,而是导入创世神话和五行观念,思路具体而清晰。
青底绿衣,应五行木德之象,合四时春天之色。
三重锦衣,是层层绽放的灿烂花英,是款款铺陈的遍野绿茵。
且将蔽膝裁放玄鸟,又把袖胡印染金乌,广袖舒张,便是东方海中扶桑树巅,凤凰振翅,昊日升起。
多种神职,多重神格。巫者便不止于水的化身,亦成其为主繁育之高禖神、主丰产之社稷神的化身,更成其为春神句芒乃至太阳神的人间化身。

水是上巳之灵。
水的使命在于涤荡污秽,孕育生命,巫者的使命在于沟通天人,取得灵水。
如何构建仪轨之神圣、形式之至美?历届上巳,我们无不苦心设计取水道场,皆是退求其次未臻圆满。
此次,我们一举突破环境和技术限制,实现了多年来梦寐以求的泛舟之境——
冥冥薄雾里,寂寂无声中,一叶扁舟,一支竹蒿,巫者泛舟而来。掬一捧鲜花,取一瓢灵水,为人间祛灾降福。身后天光微曦,昭阳欲晓。
可以说,汉未央之于上巳节复兴实践的参悟之透、用心之深,天下无出其右。

于是,在静安蝴蝶湾,我们摆下一个上巳的文化场——
剥去巫术的法力,褪去生理的局限,升华为重生、复活的精神主题,是汉未央要为上巳的当代复兴所凸显的核心价值,也是汉未央要向当代中国人注入的信念力量。
这是一种强大的心理暗示:肉身必朽,而我们的精神生命即灵魂不朽,并在每一个太阳升起的黎明或每一季春天到来的时候,走向复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