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端午节引发的数学思考(确信)
注:图片和一部分证明过程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本人将尽快做出调整。
大家好,这里是喜欢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的dwx2is8。本人第一次写专栏,不足之处,敬请谅解。今天是端午节,想必各位同志都吃了美味的粽子吧,如下图:

仔细观察这幅粽子图,聪明的同志们是否能动用自己的抽象思维能力,联想到一种基本图形呢?如下图:

在数学上,我们把这种连接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这里注意和中线区分开来)。我们结交一个新朋友,总是要了解其特点。在数学世界里,各种各样的图形都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认识它们,自然也要了解它们的特点。那么,三角形的中位线有什么特点呢?
我们知道,研究线段一般从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入手,而且在几何学中,一般通过观察和测量等方式提出猜想。接下来,就是各位同志通过观察、测量来猜想中位线性质的时间啦。
首先,我们通过直观的观察和测量发现,图中的中位线平行于BC且等于BC的一半。给这条中位线起名l,用符号语言可以表述为:l∥BC,l=0.5BC.
这样就万事大吉了吗?Of course not!仅仅一个例子并不能完全说明问题。要想证明我们猜想的正确性,必须通过严谨的推理论证。这样,才能使人更加信服。
下面我们介绍两种证明方法:
1.我们既要证明两条线段平行,又要证明其中一条是另一条的一半。于是可以想到将较短线段倍长,通过证明延长后的线段等于较长线段,从而得出结论。延长后,可发现存在两条线段互相平分,于是可以构造平行四边形。有了平行四边形,就很容易将边之间的关系进行转化了。
根据以上提示,有下图中的证明方法:

2.有些同志对辅助线深恶痛绝,不喜欢上图中的证明方法。那么,我们还有更为简便的一种证明方法(需要用到相似相关知识,初2同学请不要考试时作大死写上去):

这样,我们就说明了这个猜想的正确性,它也是一个定理,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
关于三角形的中位线,还有如下特点,感兴趣的同志可以记下来并自主尝试证明:
三角形的3条中位线把该三角形分为4个全等的小三角形。
这4个小三角形组成了3个平行四边形。
在△ABC中,取D点使AD=m·AB,E点使AE=m·AC(0<m<1),总有DE∥BC且DE=m·BC.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学好数学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