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雄才伟略,励精图治,虽有污点,无愧平生
明朝,汉人建立的最后一个中国古代的封建时代,继南宋被灭后蒙古人便占领了中国,于是乎中国就沦为了殖民地。待到后来我们的明太祖朱元璋灭元建明,将祖国的江山从蒙古人手里夺了回来,将中国百姓从水深火热的生活里拯救了出来。在这样的情况和条件下,百姓对于明太祖朱元璋所建立的明朝自然是极其珍惜和爱戴的。从文化角度来看明朝的文化,众所周知的四大名著中就有三部是出自于明朝作家之手,甚至曹雪芹笔下的《红楼梦》字里行间透露出对明朝的思慕之情。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君主之一的朱元璋,后世对于他的评价也褒贬不一。有人认为朱元璋推翻了元朝、振兴了中国,此外朱元璋在统治明朝的期间制定的很多标准和制度一直延续到了清朝时期,换句话说朱元璋一人就奠定了中国古代未来500多年发展的基础。
朱元璋出于草根家庭,说到草根出生的皇帝,相信大家脑海里都会第一时间想到汉太祖刘邦。朱元璋和刘邦两者都显赫的家世背景,都是出身寒门,并且两者都出生于乱世。要知道,没有家世背景的人要想在乱世中生存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于是两人最初只是抱着生存的念头而拼搏和奋斗,没有想要登基称帝的念头。中国近代清史学家孟森曾认为:“中国自三代以后,得国最正者,惟汉与明。”,何谓“得国最正”呢?

在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前,中国历史上也不乏有其他著名的朝代,例如晋朝、隋朝、宋朝和唐朝等等。而在这些朝代中晋朝、隋朝和宋朝都是通过帝王以不正当的手段建立的,通俗来说就是谋朝篡位。唐朝的李家本来就是门阀大族,登基称帝只不过是他们想不想的事了。相比较其他几位开国皇帝,汉太祖刘邦和明太祖朱元璋都是推翻了一个暴虐的统治朝代,所以说是得国最正的朝代。
但是朱元璋的出身实在是太低了,汉太祖刘邦再怎么是个草根平民,人家好歹儿也是位亭长,对比之下朱元璋才是真真正正的“穷要饭的”。有这么一件趣事:朱元璋在建立明朝成为明太祖后仿佛也习惯了之前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放着宫中大厨做的山珍海味不吃反而每天都要命令厨子做上那么一碗“珍珠翡翠白玉汤”。

或许有人会觉得这名字听起来就十分的高大上,所用的食材和品尝起来的口感肯定也是十分珍贵和美味。恰恰相反,这道名字十分贵气的菜肴实际上只是由糙米和几片烂菜叶,再加上几块豆腐做的。这种菜肴一般人家都不会喜欢吃,而我们的明太朱元璋就觉得分外美味,并且呼吁众妃嫔一起品尝,以达到忆苦思甜的目的。而后宫里养尊处优、天天大鱼大肉的嫔妃哪受得了这个,纷纷跪下求放过。
讲完了支持和尊敬朱元璋的一方,站在对立面的人们则认为朱元璋十分可怕和恐怖,并认为他是“杀人狂魔”。这其中又有什么原因呢?

原因还得从朱元璋登基称帝后说起,试想如果有天你在街上看到一个随便哪个人都可以对他指指点点的穷要饭的,在后来摇身一变成了人人都要向他下跪磕头的皇帝,你会作何感想?于是很多所谓的“元遗民”和某些自命不凡的文人雅士便对朱元璋表示嫌弃和不满之意,久而久之很多百姓也被洗脑了。于是朱元璋为了能够坐稳皇位只能采取非常的手段,并且坐在皇位上的帝王生性都是极其多疑和猜忌,于是对于任何能威胁到皇位的人或者因素的容忍率为零。

虽然之前也出现国残暴的帝王,但是基本上没有人能在杀人方面赢过朱元璋。其他帝王杀人是看情况,到了朱元璋那里就是完全看心情。今儿个心情好,杀几个人心情就会更好;今儿个谁谁谁触怒了龙颜,一个字,杀。朱元璋也痛恨朝廷上的贪官,于是他就热衷于用各种的手段来处被抓的贪官,在朱元璋统治的31年里前前后后发起了6次规模盛大的反腐行动,并杀死了15万名朝中的贪官。这一“丰功伟绩”在历史上可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尤其是朱元璋还自创了一本杀人密秘籍,里面记载了各种各种残忍可怕的酷刑。

自古男人都懂“怜香惜玉”的道理,到了朱元璋这,才不管你是大男人亦或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子。死在朱元璋手上的女子也不计其数,而其中最惨的莫过于朱棣的生母碽妃了。这位碽妃可是遭受了当时的“铁裙刑”,顾名思义就是用铁皮做成衣服,让女子穿上后再用火烘烤铁皮,直到皮肤被烤熟、肉被烤烂。听起来就令人心惊胆战,更别说让一个弱女子去承受了,而朱元璋这么做的原因仅仅只是因为怀疑碽妃与别人有染。

但是自古男人身边都会出现那么一位能够规劝的女子,朱元璋身后的这一位女子便是马皇后,这位朱元璋愿意为她负天下人的传奇女子。马皇后为人聪慧、贤良,是朱元璋的结发妻子,平时也粗茶淡饭、勤俭节约。在朱元璋屠戮功臣宿将的时候也能及时给予他婉言规劝,于是朱元璋对于这位结发妻子也是十分尊敬和爱戴,马皇后的规劝也会认真采纳和听取。纵观朱元璋的一生,作为为皇帝,他十分励精图治、节俭;作为大臣们的首领,他严格要求和督促;作为百姓的天子,他减免赋税;作为丈夫,他从一如终。虽然朱元璋的一生也有些许的污点,但这也丝毫未曾影响他的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