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还能这样吃?
说起现在流行的面包、蛋糕品牌,大部分人首先会想到好利来、奈雪的茶这类网红店,其次是中小型的本地烘焙店,多数人更倾向于选择新鲜出炉、保质期较短的烘焙类食品。
其实,我国面包行业主要有两种生产经营模式:一种是设立连锁面包店,将其开设在人口密集的商业区和居民区;另一种是设立中央工厂,统一生产和集中配送产品,以批发的形式销售给商场超市和经销商,线上商城也会出售大量袋装面包、蛋糕等烘焙类食品。
小编家附近没有烘焙店,早餐问题就只有依靠超市里的面包解决。
这才了解到,原来经常买的桃李面包(603866.SH),竟然是一家上市公司。
桃李面包成立于1997年,总部位于沈阳,于2015年上市,曾经被称为“中国面包第一股”。
公司的主要产品是面包、粽子和月饼,是一家致力于烘焙食品的综合性公司。其中面包是主要收入来源,营收占比95%以上。
面包通常保质期较短,夏季为3-7天,冬季为5-12天。月饼和粽子具有季节性特点,通常集中在中秋节、端午节前销售。
公司采用“中央工厂+批发”模式,目前已在全国19个区域建立了生产基地,同时拥有37家子孙公司,建立29万多个零售终端,与永辉、华润万家、家乐福、沃尔玛、大润发等众多大型商超合作。
一、 2020年盈利情况
1、净利润大幅增长
2020年桃李面包实现营业收入59.63亿元,比上年增长5.66%;实现扣非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8.36亿元,比上年增长26.70%。
去年的疫情给桃李带来了不小的影响,营业收入增速大幅下降,但扣非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增速明显提升。
公司产品的毛利率从2019年的39%降到现在29%,净利率却从12%增长到14%。食品行业的毛利率普遍在38%左右,净利率在11%左右,桃李面包处于行业平均水平。
是什么原因造成毛利率大幅降低呢?
主要由于2020年度执行新收入准则,将产品配送服务费从销售费用调整到营业成本了。
其实,除去调整影响,毛利率不应该降低的,净利率略微增长,有以下四点原因。
一是,因为短保产品的特点,桃李面包曾经只专注于线下市场。近两年,电商和直播带货的火爆,也在线上开设了官方旗舰店。虽然年报中未详细披露线上销售带来的收入及利润,但这必定是将来发展的一个趋势。
二是,面临市场中不断涌现的竞争者,桃李也在加大研发力度,不断开发新产品,以适应当前消费潮流,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扩大营收。
三是,桃李的子孙公司遍布全国各地,合作的终端用户29万多家,由此产生的规模效应可以降低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
四是,公司主营产品多是保质期较短的食品,直接销售给商超可降低销售费用。同时加快了产品的周转速度,存货的周转天数为11天,远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既节约储存成本,又降低了存货风险。
2、 近一半子公司亏损
净利润大幅增长的背后,各地区的表现有着天壤之别。
东北、华北、华东地区(含内部抵消)贡献营业收入42.32亿元,占比71%,是公司主要的现金流来源。处于中等水平的西南区域实现营收7.46亿元,占比13%,剩下弱势的华南、西北、华中地区,合起来营收占比16%。
37家子孙公司中有17家亏损,其中深圳桃李亏损最多,达到1385.76万元,而沈阳桃李盈利最多,达到2.01亿元。
南方经济相对于北方较发达,华南更是国内烘焙市场消费频率和消费档次最高的区域之一。桃李面包似乎更适合北方人的胃口,显得有点水土不服。
3、 天花板效应凸显
桃李上市后飞速扩张,在全国各地设立公司,但同时也注销了一些亏损公司,如长沙、南昌和济南桃李等。
为了加快拓展华南市场,桃李面包也与该区域的知名连锁超市新建了合作关系,如步步高、人人乐、新华都、佳世客等。
不过,随着线上渠道不断冲击线下渠道,线下渠道逐渐萎缩。桃李的主要合作伙伴,永辉超市在2019-2020年4月1日期间,关闭门店的总数达到349家。在过去3年内,沃尔玛在华关闭了70余家门店。
桃李面包主要依靠大型商超销售,商超不景气也进一步压缩了桃李面包的发展空间,天花板效应逐渐凸显。
二、 大股东频频减持套现
桃李面包的创始人吴志刚原是一名教师,60岁时下海创业,从最初创立的小型面包厂开始,一路带领桃李走向上市。不仅成为辽宁第二富豪,还一直工作到80多岁才退休,让三个儿子接班管理公司。
初上市时,吴氏家族持有的股权比例达到77.86%,前十名股东中,还有其他近亲属持有一定比例的股份,家族合计持股比例达86.58%。
刚过限售期,部分股东及高管就开始减持股票。
截止去年底,吴氏家族及其亲属共减持套现近32亿元,高管减持套现1000多万元。
2019年9月20日公司发行10亿元可转债,每张面值为人民币100元,共计1000万张。公司控股股东及实控人吴学群、吴学亮、盛雅莉及吴学东配售桃李转债5,527,430张(人民币552,743,000元),占发行总量的55.27%。
10月15日盛雅莉就减持可转债100万张,按当日收盘价119.2元计算,盛雅莉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净赚2000万,套现1.2亿元。
紧接着吴学亮先后3次减持完152.88万张债券,至少套现1.78亿元;吴学群减持195万张债券,至少套现2.27亿元。
在公司高速发展的时候,股东们疯狂减持股份和可转债,对未来有些信心不足。
三、 豪放分红的真相
上市以来,桃李面包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总计43.92亿,平均增速为21%,盈利能力还算不错。
公司曾3次募集资金近22.79亿,用于建设沈阳、哈尔滨、石家庄面包生产基地等项目。
公司的账面资金非常充裕,这么多钱又用到哪去了?
其中用于建设面包生产基地项目支出现金33.31亿,投资理财产品净支出9.71亿,其余大部分支出是分红。
近6年,已支付的分红款多达19.75亿。
股利支付率高的惊人,宣布分红的总额达到25.68亿。
而桃李面包70%以上的股份由吴氏家族持有,所以分红款大部分也是进了自家人的荷包里。
四、总结
2019年公司分红比例达96%,相当于当年净利润全部用做分红,这是什么节奏?
桃李面包是盈利能力强的现金牛,也是喜欢筹资建项目的投资大师。尽管现金流还算优异,怕是也经不住这样豪放的分红和股东们的疯狂套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