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不知道吗?建筑业这些职业将来恐被机器取代
前几日,住建部、科技部等13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以大力发展建筑工业化为载体,以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为动力,创新突破相关核心技术,加大智能建造在工程建设各环节应用,形成涵盖科研、设计、生产加工、施工装配、运营等全产业链融合一体的智能建造产业体系。小编仔细研究了一下,这个指导意见通篇都在发出一个强烈的信号:以机器取代人工。

《指导意见》
从《指导意见》里提取出来的这10个关键词,可以说是决定了中国建筑业未来十年的大方向!从这些关键词中,我们不难发现未来智能化将完全渗透建筑业!今天,咱们就来好好盘点一下,建筑业里那些可能被机器取代的职业。

1、建筑工人
大家是否还记得之前的新闻?
国产“造楼神器”——住宅造楼机投入使用!近日,由中建三局工程技术研究院和中建三局三公司联合自主研发的我国首台 “住宅造楼机”顶升一层楼、长高3米只需要80分钟,创造房屋建筑施工领域新速度!
当时大家都还说这造楼机不可能投入到实际生产中,结果此次《指导意见》就明确以钢筋制作安装、模具安拆、混凝土浇筑、钢构件下料焊接、隔墙板和集成厨卫加工等工厂生产关键工艺环节为重点,推进工艺流程数字化和建筑机器人应用。在这里首当其冲的就是建筑工人!机器的使用必然会使这些没有太大技术含量的工人失业。

2、资料员和材料员
资料员的主要工作是施工资料的收集、整理、保管、归档及移交。材料员的主要工作是施工材料的计划、采购、检查、统计、核算。这俩都属于需要数据支撑的职业。
但细品《指导意见》里的话:
研发自主知识产权的系统性软件与数据平台、集成建造平台。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在建筑领域的融合应用,建设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开发面向建筑领域的应用程序。
这材料员和资料员的工作是完全可以被取代的,而且效率更高,出错率更低!
说到这里,你可能也注意到,可能被取代的都是技术含量不那么高的职业。但比如项目经理,监理,造价这些专业性门槛较高的,被取代的可能性就不那么大。《指导意见》里也明确指出:
(三)加大人才培育力度。各地要制定智能建造人才培育相关政策措施,明确目标任务,建立智能建造人才培养和发展的长效机制,打造多种形式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平台。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单位依托重大科研项目和示范应用工程,培养一批领军人才、专业技术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和产业工人队伍。加强后备人才培养,鼓励企业和高等院校深化合作,为智能建造发展提供人才后备保障。
所以,在未来还是有证书与没有证书的差别还是挺大的,有了证书就相当于证明自己是该领域的专业人才。毕竟,未来与我们抢饭碗的不仅仅是人,还有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