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制胜高考?学长来支招

历史之学习,源于兴趣,长于智慧,湎于深邃。历史是活的,是精彩的,是引人思考的。当然,对于历史考试来说,亦是如此。
原先的我历史基础极差,对历史人物,事件等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历史常识少之又少,历史素养更别谈。所以每次考试都很惶恐。
直到我听了定哥的课,才知道,历史并不是僵硬的课本上的文字,图片(当然那也很重要,考试都会考的),而是一个个鲜活的,千人千面的人物,一件件褒贬不一事件。同时听着定哥的建议,在忙碌的学业中看了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同时找了李宏图先生的几本书拿过来拜读,用了没一个月的时间,整个人就腹有诗书气自华了。加上定哥的笔记,我的历史成绩就稳定在了80-85(别说这个不高,这个是天津和平区的卷子,懂得都懂)。而事实也证明,这几本书也正是大学本科历史系必读的几本书,很多我们南开历史学院的学长现在写论文,答辩都要依托于这几本书。
这是我觉得定哥教给我的第一个重要的东西——对历史的延伸,回归课本但不迷信课本,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第二一个我觉得我觉得从定哥那里学来的重要的东西是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挖掘历史的暗埋,探寻历史的阴影。发现一些“坏人”的闪光点。这也就是如今考试中“造反题”要考查我们的思辨能力。
再说一点考试外的话,最好趁着高三之前,或者高考之后多出去走走,历史的学习是一辈子的,正衣冠,知兴替,明得失。诚如习近平同志所说:我们要擦清历史的镜子,走好未来的路。 而作为一名刚高考完的学长(……),我也斗胆给大家奉上一点点我对于考试的经验:
其一,专注于课本。通读课本(大小字,图表)紧跟老师,做好笔记,强化记忆。考试中很多内容都是书本上的复现。
其二,做学习的主人。主动,自觉地学习。一方面体现在勤思好问,另一方面体现在忠实于课本又不拘泥于课本。做作业时把拿不准的标上记号,问。上课讲的没听懂的或灵光一现的,记下来,问。看课外辅导书或对照答案遇到知识盲点的时候,问。 目的是尽可能地扩充自己的知识库,在做题和得到解答中揣摩到出题人的套路和思考角度思考方式,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深刻的影响是,或许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历史的乐趣,爱上历史。你要培养的能力是——一道你原来不会的历史题,你搞明白之后要给你的同学讲明白。
其三,知识框架很重要!!!重要的话就说一遍吧……历史这一学科在高中阶段来说,知识很多,很杂很碎。没有一定历史积淀的中等学生很容易迷失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所以自己一定要利用大块时间把某一模块的知识捋清楚,并印在脑子里! 尝试从不同角度整理某一块知识,效果更佳,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也就是定哥教给我们的小专题的整理,比如毛泽东的书啊,古代商业发展啊之类的,一定要做得多,背的熟!
第四点建立在第三点之上,也是最重要的。用哲学的话来说,世界处在普遍的联系之中。回望历史,多少历史事件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学习历史一定要不断培养自己的发散性思维。由点(时间点,关键词,人物等)到面(历史时期,历史特征,政治经济文化)再由大到小,进而探究变化着的题目本身。而能做到这点,必须把知识体系掌握好,提高自己的敏感度,才能又快又准地消灭自己通往高分的障碍 最后一点,培养自己的套路,熟悉历史大题答题语言,不要自己瞎编句子。大题还要多答,拉伸答案! 我要告诉你们,历史的学习不是枯燥的,而应该是怀着使命感的。
最后以习近平同志劝勉人们学习历史的话结尾吧。 “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
-END-
好啦,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啦~想如果大家有什么疑问,也欢迎留言区告诉我们。你们的意见,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成长~

想刷【精选好题】选定哥《小题精练》、掌握【基础知识】选《定哥笔记》、构建【知识体系】选《定哥脑图》、记忆【历史时间】选《记忆卡牌》、【轻巧便携】选《小黄书》、【押题猜题】选《红宝书》 更多好物还在定哥熊猫屋等着仔仔们(๑˙ー˙๑)
👉🏻关注:微信公众号:历史如何考高分,更多干货等你来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