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金融机构分类及简介汇总
银行金融机构划分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国的金融业实行的是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监管层分别是中国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券监督委员会(简称“证监会”)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委员会(简称“银保监”),俗称“一委一行两会”,所以人行和银保监是监管机构。

政策性银行
政策性银行,顾名思义是相应国家政策而成立的银行,我国有三大政策性银行分别是国家开发银行(简称“国开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简称“农发展”)和中国进出口银行(简称“进出口”),均是由政府出资设立的,直属国务院领导,不以盈利为目的、专门经营国家政策性金融业务的银行,简单可以说这是做国家业务的银行。

国有商业银行
国有商业银行,是指由国家(财政部、中央汇金公司)直接管控的大型商业银行。 国有商业银行具体包括: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银行。

股份制商业银行
股份制商业银行是商业银行的一种类型。商业银行是银行的一种类型,职责是通过存款、贷款、汇兑、储蓄等业务,承担信用中介的金融机构。主要的业务范围是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以及办理票据贴现等。一般的商业银行没有货币的发行权,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主要集中在经营存款和贷款业务。
股份制商业银行已经成为我国商业银行体系中一支富有活力的生力军,成为银行业乃至国民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商业银行
城市商业银行是中国银行业的重要组成和特殊群体,当时的业务定位是: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支持,为地方经济搭桥铺路。随着中国金融事业的发展,很多城市信用社也逐步转变为城市商业银行,为地方经济及地方居民提供金融服务。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民营银行
目前对民营银行的定义大致可分为产权结构论、资产结构论和治理结构论三种。产权结构论认为由民间资本控股的就是民营银行;资产结构论认为民营银行是主要为民营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和服务的银行;治理结构论则认为凡是采用市场化运作的银行就是民营银行。这三个定义都是从一个侧面罗列了民营银行的特征,但未能对民营银行的本质特征形成全面的认识。

汽车金融
汽车金融是由消费者在购买汽车需要贷款时,可以直接向汽车金融公司申请优惠的支付方式,可以按照自身的个性化需求,来选择不同的车型和不同的支付方法。对比银行,汽车金融是一种购车新选择。

消费金融
消费金融公司是指经银保监会批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不吸收公众存款,以小额、分散为原则,为中国境内居民个人提供以消费为目的的贷款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一、二线部分城市大型银行、金融机构划分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该如何选择「工作城市」?
无论是在考虑是否入行的金融信贷行业小白,还是处在学习阶段的准金融信贷行业工作者,很多人都会纠结「去哪个城市工作」这个问题。因为问题过于现实,所以被广大求职转行人士视为三大直击灵魂拷问之一:
我是谁?
中午吃啥?
去哪工作?
而且,对于金融信贷行业从业者(包括准备入行者)来说,不同发展规模的城市,往往行业发展水平也有很大的差距,所以对于「城市选择」,更是需要多一分谨慎与深思。
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来讨论关于「城市选择」,对于想要转行金融信贷行业的小伙伴们来说,又该如何去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工作城市。
1.目前国内不同城市的发展状况

2020 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形势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各地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经济稳步恢复,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创新动能驱动力进一步增强,区域协同发展稳步推进。各地区金融运行总体稳健,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金融服务持续改善,金融支持抗疫保供、复工复产和稳企业保就业有力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2020年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所在的内地省份对全国经济增长贡献率达49.3%,城市群引领作用持续增强。
2020 年, 京津冀协同发展迈向新台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全面启动,交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方面共建共享加快,雄安新区建设高水平推进。
长三角继续积聚资源优势,加快构建区域创新共同体,实体经济要素配置进一步优化。
粤港澳大湾区加速落地数据中心、5G 基站、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高质量发展引擎。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引领、高位推动,川渝两地签署 200 余个合作协议,产业、交通、民生等多项工作快速推进。
根据上述表格及数据图,其实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在一、二线城市,金融信贷行业资源相对更多一些,商业银行、信用卡中心、持牌消费金融机构也大多聚集在这些城市;这也意味着这些城市的人才需求更大,就业的机会更多。
同样的,吸引的行业人才也就聚集在这些城市。这样的情况下,在这些城市工作所要面临的竞争也会更大;但同时,自己所能获得的机会也更多、进步的速度也会更快。
非一线城市依然可以找到金融信贷行业相关的岗位,但是招聘岗位的数量对比一线城市会低得多,这也说明了行业资源及金融科技量化的程度也要低。
你如果选择在这些城市工作,你可以学习一线的金融信贷行业知识,然后应用到非一城市的信贷风控相关岗位,但是你需要接受所在城市的机会相对较少的事实。
所以关于就业城市的选择方向,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尽可能去一线城市,因为机会以及资源都要更丰富得多。
另外,对于前面提到的,担心大城市竞争激烈,所以想在家乡所在城市(非一线)工作一两年,积累一些工作经验,再前往大城市挑战高薪岗位的人,需要明白一点:
在一线城市工作两年,与在三四线城市工作两年,所获得的经验、能力肯定是不一样的。在一线城市无论工作还是学习,对个人的提升都毋庸置疑是高过其他城市的。
2.关于城市,大家在纠结什么?
一线城市金融信贷行业种类多、规模大,可供求职者选择的范围大,也意味着更多的机会,因此一线城市吸引着全国很多金融人才来成就自我。
然而,即便很多小伙伴们看好一线城市丰富的资源,相当一部分人也感觉到了大城市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
a. 刚毕业想入行,当地机会不多,去一线城市大型机构学历不够,不知道怎么办?
b. 在业内,漂在一线城市大机构提升缓慢无法定居,纠结着要不要去二线城市……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a. 以上述风控策略分析师为例,行业内工作经验在3年左右人才缺口相对较大;建议想入行的小伙伴先从一线城市的小公司入行开始,1~2年的内主要目标是提升自身实力,为跳槽做准备
b. 如二线城市周边无特别好的公司,建议纠结要不要往二线城市发展的小伙伴留在一线城市继续打拼
对于以上纠结点,想必很多小伙伴们都是感同身受。
3、两个策略,指导大家选择工作城市
虽说咱们选择转行信贷风控相关岗位的人首选一线城市,但是对于相当一部分人来说,并非所有的城市他们都能自由选择。
那么问题来了——这部分人应该如何选择城市呢?
关于这个问题,我提供两个「城市选择」策略。
策略1:
选择你所能去的更高级别的城市拼搏与进步。
如果你年纪并不大,没有过多来自家庭方面的压力(结婚、抚养小孩、赡养老人等等),那么这个策略你可以参考一下。
举个例子,深圳和北京同样是发展比较好的城市。但是深圳的资源和金融科技化程度要比北京好,选择去深圳工作也意味着可以把握更大的资源和获得更多的机会,那么这两个城市之间,你可以优先选择深圳作为工作城市。
策略2: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去就近的大城市工作。
这个也好理解,同样举例说明:如果你身在江西,因为某些原因不能去金融科技化程度比较高的一线城市,那么你可以考虑离你相对较近的大城市。然后通过自己的调研观察,发现南昌的金融信贷行业环境是周围城市中最好的一个,所以你可以优先考虑成都作为你的工作城市。
另外,还有一点需要说明:如果你出于自身原因,无法离开所在城市(这里主要指在非一线城市生活的小伙伴),那么你要接受就业岗位选择变少或者薪资相对较低的现实。
未来,随着传统金融的金融科技化程度越来越深和不断成熟,传统金融对金融科技化人才的需求依然会保持强增长趋势。
但是,在这里依然要提醒小伙伴们:
除了所在城市的金融科技化程度这一外部因素的影响,自己能否在「金融信贷行业」方向上有好的发展,还需要看「内部因素」,也就是自己本身的学习速度、能力提升和认知增长与积累情况等等,这些内部因素同样决定了自己的「发展前途」。
转载:https://mp.weixin.qq.com/s/HIJD1VrS3iQtHOYM32d_8Q
欢迎学习更多金融风控建模相关知识《python金融风控评分卡模型和数据分析微专业课(加强版)》:https://ke.qq.com/course/package/43071

我方提供大量金融模型实战案例,创新点,复现kaggle知名案例,有机器学习论文一对一辅导的同学,可以留言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