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_文学]尼采&李白 "永垂不朽,然后死掉。"我辈岂是蓬蒿人-只要...

这里是teresa的频道,今天依旧是很漫长哲学和文学系列。
统一解答一下哦,这个系列不仅有天赋和气质上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从内在(相信的话灵魂方面)进行改变。
这次的两位更是我的心头血了。
先谈李白吧,介绍我觉得不太需要,这是一位我们从幼儿园起就了解的一个真正意义上名垂青史对后世有极大影响的人。其实从生前的名气来说没有到整个盛唐的诗人都活在他的阴影之下这种说法(客观来说,白居易是中国古代名誉最高的诗人),但李白的才气是绝对对的起那句"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一定程度上来说,李白的精神,诗意和写诗的天赋是相辅相成的,李白对于后世的影响已经成为一种现象,从李商隐白居易杜甫到余光中,有太多太多忠诚的信徒,甚至可以说,李白的诗已经成为华夏文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关于李白的浪漫主义和道家思想,酒气和剑气,那份豪迈不羁和自由洒脱,以及李白跌宕起伏的五个阶段,要全部提及实在是一个太大太复杂的过程,(毕竟是历代学者研究出来的结果),但我相信各位的高中课程或多或少都会提到。
接下来是尼采。毫不谦虚的说,尼采是目前所有哲学家们中人格魅力最强的一位,举个例子,谢林对费希特的研究是为了探究唯心主义,但后世研究尼采的哲学家心理学家甚至是文学家,都无一例外的被刻上了一种属于尼采的印记,被影响了一生。最典型的例如德勒兹和福柯,他们研究尼采并不是为了研究酒神精神、虚无主义、超人主义,而是在潜移默化中就成为了尼采的信徒。
再来谈谈尼采的伟大与超前。尼采也是一位非常典型的生不逢时的哲学家,他本人说过,“我的声音是说给两百年后的人们听的”,也是为了坚持他的思想,尼采晚年独居山林,甚至会有几个月的时间无法和他人交流。所以晚年在都灵紧紧的抱着被鞭子抽打的马失去了自己的理性,福柯把都灵之马事件和梵高作比,“疯癫夺走了他们的思想,但也因此把思想传递给我们”(或许不够准确)
这两位的相同点,有一种很浪漫的说法认为李白是为了捞起月亮而淹死的(当然不够考究,但真正符合李白一生的浪漫主义),这两位与常人不同的结局,夺去了他们的思想,也真正将他们自己献给诗意与哲学。
“永垂不朽,然后死掉。”选自戈达尔的筋疲力尽,我个人认为真的很适合这两位。
背景的雕塑作者是贝尼尼,BGM的作曲家也很符合今天的主题(看起来还是很难被接受,所以如果打算了解的话要有心理准备)。
(其实做这个音频的时候老是会想到一个真正纯洁的理想主义者,但是不太能提,所以就没有加进来)
啊对了,如果想入坑尼采,不太建议一上来就读查说和权利意志(这俩其实没有炒作的那么好读),著名的“每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就来自于查说,但它实在是被过度文学化而很少有人愿意去深读其哲学意味了。
祝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