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全长3035米,中国在海底造了一个激动人心的大工程,日本坐立难安

2021-12-24 12:46 作者:霹雳火军事  | 我要投稿



 图为大连湾隧道建造

随着中国在海底建造了一个全长3035米,激动人心的大工程,日本这次坐立难安,因为中国这次在海底建造的大连湾海底隧道工程,其单节沉管质量已经高达6万吨,这意味着中国在沉管隧道的建设能力上已经超越了这一技术先驱者之一的日本。


图为转运中的大连湾隧道E7沉管


当然,这里的大连湾隧道并不是所谓的烟大隧道,仅仅只是一条将大连市南北两部分重新连接在一起的功能性隧道,这条隧道从大连湾北部的梭鱼湾20号启航,以沉管隧道的方式穿越整个大连湾,然后在大连港登陆,最后,大连湾隧道会将车辆直接引入港隆西路,从而有效缓解大连市南北两部分之间交通不畅顺的问题,这会让因为某些原因而变得荒凉无比的大连北部重获生机。



 图为大连湾隧道沉管沉降船


尽管大连湾海底隧道的长度仅有3千米左右,但这条沉管隧道最特别的地方在于,它是中国,甚至说是整个世界第一个在高寒区域使用混凝土表面结构的沉管隧道,而且,中国完全无视寒冷天气对混凝土产生的影响,为这一隧道提供了单体质量高达6万吨、并附带至少6个主车道和两个应急车道的超大型混凝土沉管模块,就可以看出中国已经掌握了如何在低温下浇铸混凝土模组的先进技术。 但中国既然在大连这个相对寒冷的城市制造自身重量高达6万吨的沉管,这就等同于中国已经知道如何在超低温,又或者在温差巨大的情况下建造大型,或者超大型混凝土铸造件并且确保铸造件自己的强度,而中国同样敢于在气温寒冷的前提下将这个超大型沉管直接放进水里,也意味着中国同样克服了寒冷对于沉管密封橡胶结构造成的影响,从而将沉管在低温下因为密封结构受损而进水的可能性控制到了他们能够接受的程度。



 图为浇铸中的沉管4


其次,若非已经将大连湾下方的地质结构彻底摸清,中国是不会如此放心地将这单体质量高达6万吨的沉管直接放置到大连湾深处的,这意味着中国已经拥有了对像是大连湾这样水深超过20米的浅海区域进行详细地质测绘的能力,从而确保哪怕大连湾深处预定的沉管放置区遭受6万吨级沉管一次又一次的沉降冲击,外加大量车流在隧道内进行所施加的震动和压力,依旧不会对沉管基座造成任何损害,哪怕此后因为测绘失误导致沉管基座出现沉降,中国设计和生产的6万吨级沉管也依旧有着足够高的结构强度,克服底部结构变形对沉管自身的影响。难怪日本会对大连湾隧道的建设感到坐立难安,因为这一隧道的建造,不仅是中国基础建设体系再一次的炫技,也是中国测绘能力在基础建设项目中最为杰出的表现,在中国有技术、有能力完成对大连湾下方地质环境测绘,并可以拍着胸口保证单节重量高达6万吨的大连湾隧道能够顺利建成的同时,这个国家是不是也悄悄地将日本周边海域的地下资源和地理状况全部测绘出来了呢?


全长3035米,中国在海底造了一个激动人心的大工程,日本坐立难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