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社科院近代史系中国史考博参考书真题复试分数线

2022-04-22 14:43 作者:考博小贴士  | 我要投稿

(1)有些院校内部信息,官方是不会公布的,比如材料审核标准,复试面试评分标准,论文要求,教育背景等。

(2)不管是博士考试还是申请考核制,论文都是硬实力。所以有读博意向的硕士期间一定要不遗余力发论文,多出科研成果。最好是提前两年就开始准备。

(3)名校博导名额紧张,基本都是1-2个。每年报考前导师基本已经预定好了人选,联系比较晚的需要排队等,再等1年2年甚至3年。所以有志读博的一定要要做规划。

(4)博士报考,考试成绩的决定性并不是很大,综合实力+院校资源关系,才是成功的必要条件。

(5)现在大部分院校都实行“申请-考核”制,申请资料撰写(学术简历+研究计划+其他资料)很重要,之后才能联系导师“套瓷”,还有就是命题规律和侧重点,这些都是育明辅导内容。

初试招生目录

1、社科院历史学院近代史系博士招生采用申请考核制,提交申请材料后,根据材料分数按照不少于招生计划的150%择优确定进入综合考核的考生名单。根据育明教育统计,这几年伴随着疫情,出国留学的研究生回国报考的人数越来越多,考北京地区博士的考生一定要尽早的做好复习备考的准备。

2、考生类别

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按就业形式分为“非定向就业”和“定向就业”两种类型。考生在报考时应慎重选择考生类别,一旦选定不能更改,考生需自行处理与工作或学习单位因考试录取而产生的所有问题,如果因此造成不能复试或录取,责任由考生自负,我校不承担责任。

2022年我校“马克思主义理论骨干人才计划”中招收定向就业博士生人数不超过该计划招生名额的25%;其他院系招收定向就业博士生人数原则上不超过招生总名额的15%。

(一)非定向就业

基本学习年限内在校全日制学习,在正式录取之前(具体时间另行通知)必须按照学校要求的时间将人事档案转入我校,且中途不得转出,毕业后自主择业,按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方式,落实就业去向。无法按期转入档案者,取消录取资格。户口根据自愿的原则可迁入我校。

(二)定向就业

定向就业考生人事档案、户口不转入我校,应该在正式录取之前(具体时间另行通知)签订并提交考生、定向就业单位、培养单位三方协议书,毕业时按协议规定就业,无法按时提交协议者,取消录取资格。在职考生应选择定向就业。

3、学制

我校博士生(包括硕博连读)的基本学习年限为4年,本科直博生基本学习年限不低于5年。

基本学习年限结束尚未达到毕业要求者,可申请延长但不得超过2学年,延长学习期间需缴纳学费,学校不安排住宿。

我校招收的博士研究生均为全日制博士生。

4、统一入学招考:报名时间1月份,考试时间三月下旬,复试时间五月份。

(历年情况,由于疫情原因会推迟

报考外语成绩要求

5、外语条件

1.英语应达到以下要求之一:

(1)国家英语六级考试成绩 425分(含)以上;

(2)国家英语四级考试成绩550(含)以上;

(3)GRE 成绩310分(含)以上;

(4)TOEFL(IBT)成绩90(含)以上;

(5)雅思(A 类)成绩6.0分(含)以上;

(6)GMAT成绩640分及以上;

(7)英语专业考试(TEM)四级或八级合格;

(8)全国英语等级考试PETS5合格;

2.俄语应达到以下条件之一:

(1)专业俄语四级或八级合格;

(2)俄罗斯联邦对外俄语等级考试(ТРКИ)B2及以上。

3.日语应达到以下条件之一:

(1)专业日语四级或八级合格;

(2)日本语能力测试(JLPT)N1及以上。

4.德语应达到以下条件之一:

(1)专业德语四级或八级合格;

(2)德福(TestDaF)16分及以上;

(3)德国高校外国申请者入学德语考试(DSH) 2 级及以上。

5.法语应达到以下条件之一:

(1)专业法语四级或八级合格 ;

(2)TCF或TEF达到B2级及以上;

(3)DELF-DALF达到C1级及以上。


提交报名材料

首次提交的材料为电子版。报名后请将以下材料按顺序扫描成一个PDF版文档,制作书签后,上传至报名系统。纸质版请保存好,邮寄时间另行通知。

(一)基础材料类

1.身份证个人信息面、国徽面分别扫描或拍照;另需提供考生本人手持身份证(展示个人信息面)照片,拍摄时将持证的手臂和上半身整个拍进照片,头部和肩部要端正,头发不得遮挡脸部或造成阴影,要露出五官,确保身份证上的所有信息可见、完整。

2.学历信息证明材料

①应届研究生毕业生须上传《研究生在读证明》(参见附件1,须加盖院校有关部门公章),或者学生证(要求有照片且每学期均已注册)个人信息页及注册页的扫描件。

②往届生(含境外学位)须上传与填报报名信息相一致的研究生阶段学历证书扫描件(非学历教育硕士可不提交)。

3.学位信息证明材料

①往届生(含境外学位、非学历教育硕士)上传与填报报名信息相一致的硕士学位证书扫描件。

②应届生、同等学力报考考生不上传此项。

③境外学位须同时提交“教育部留学人员服务中心”的认证报告(应届生须在2022年9月1日入学报到时提交)。

④同等学力报考,须上传学士学位证书(从获得学士学位之日到2021年博士入学满6年)及其他报名必须的申请材料(须在专业期刊上发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2篇,或已获得省部级以上与报考学科相关的科研成果奖励(排名前5名),特殊行业、特殊岗位具有相当学术研究成果的可向学校招生办提交申请)。

4.专家推荐书(见附件2)。

5.本科和硕士阶段的学习成绩单原件(由申请人学校培养部门提供并加盖公章)或复印件(由申请人档案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提供并加盖公章)。

6.满足我系外语要求的成绩单或证书,包括:

英语:大学英语六级(CET6)、大学英语四级(CET4)、全国英语等级考试第五级(PETS5)、托福(TOEFL)、GRE、GMAT、雅思(IELTS)、专业英语四级或八级。

德语:专业四级或八级、DSH、TestDaF。

法语:专业四级或八级、TCF、TEF、DELF-DALF。

日语:专业四级或八级,日本语能力测试(JLPT)。

俄语:专业四级或八级,俄罗斯联邦对外俄语等级考试(ТРКИ)。

7.承诺书(见附件3)。

(二)学术材料类

8.硕士学位论文(应届毕业硕士生可提供初稿或论文摘要和目录等,字数不少于1000字)。

9.代表作:提供1-3篇与报考专业相关的代表个人最高研究水平的学术成果(非硕士论文,不限公开发表)。

10.科研经历:填写科研情况一览表(参见附件4)。

11.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设想和研究计划(参见附件5,6000-8000字为宜)。

(三)其他材料

12.同等学力人员报考的,还必须提交在全国核心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发表与中国近现代史相关的学术论文2篇,或已获得省部级以上与报考学科相关的科研成果奖励(排名前5名)的证明材料。

综合考核

(一)综合考核名单预计于2022年3月中下旬公布在http://jds.cass.cn/,综合考核预计于2022年4月举行,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二)综合考核的内容和方式

包含外语水平、专业知识、综合素质三方面。采取面试和笔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视疫情防控要求如有调整另行通知)。

1.专业笔试,总分100分,60分合格。

2.专业外语笔试,考查学生外语基础能力或者掌握外文专业术语、阅读外文专业文献等方面能力。总分50分,30分合格。

3.外语面试,考核申请人外语听力和口语能力。总分50分,30分合格。

4.综合素质面试,全面考查申请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对本学科前沿知识及最新研究动态掌握情况等,参考申请人申请材料,测评其是否具备博士生培养的潜能和综合素质,综合素质面试总分100分,60分合格。

5.同等学力加试(同等学力申请人必选),同等学力申请人须加试政治理论(由学校统一组织)和两门本专业硕士阶段主干课程。加试科目成绩采取百分制,60分为合格,不合格者不予录取。加试成绩不计入综合考核总成绩。

(三)综合考核成绩计算

综合考核总成绩为综合考核各项成绩之和,总分300分,各分项全部合格并且总分达到180分及以上者综合考核合格。

说明: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主要包括申请人的政治态度、思想表现、学习(工作)态度、道德品质、遵纪守法等方面。考生应在结束综合考核后提交由所在单位、存档单位党组织(党委、分党委、党总支)、人事、政工部门出具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鉴定材料(须加盖人事档案所在单位人事或政工部门印章,见附件6)。

考博真题

2010年

一、名词解释

1.《东南互保》   

2.《盛世危言》

3.中国民主同盟

4.乡村建设运动


二、论述题

1.鸦片战争对中国人产生了怎样的反响?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发生了何具体变化?

2.论述辛亥革命对近代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影响


2012年

一、名词解释

1.东南互保 

2.钦定宪法大纲

3.京师同文馆  

4.满铁,

5.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6

二、论述题

1.鸦片战争对中国人产生了怎样的反响?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发生了何具体变化?

2.论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代背景,提出的时局主张。

中国近代政治史

1评价清末新政官制改革

2简述洋务运动,并对之评析

     


社科院近代史系中国史考博参考书真题复试分数线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