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沃野,大河之北——走进《河北聚落》

传统聚落因人群的生活集居而成聚,坐落于地表之上、山林之中、溪流之畔,因资源禀赋而得立、因地势地貌而成形、因历史沿革而得脉、因人群组织而呈型、因地方材料而得构、因营造技艺而成貌。
河北省作为一个地区行政单元,其北面与西面倚燕山山脉、靠太行山脉,南面与东面襟漳河、濒渤海。山环水绕的自然环境界定了明确的区域范围,也形成了多种类型的地形地貌环境和区域资源禀赋,这些地理环境为聚落空间分布和选址约定了建造的规则和建造的方向,从而形成了河北省域范围内多样化的环境,并由此生发出多样化的传统聚落。
▼河北聚落航拍图



“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国家重大出版工程项目、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中国传统聚落保护研究丛书”近日已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作为分册之一的《河北聚落》,将河北省域范围内传统聚落分为城镇聚落和乡村聚落两大类,并分别依据聚落在区域中所具有的功能类型、在空间上所呈现的结构类型进行分类讨论。从“城镇与乡村聚落”、“乡村聚落功能形态”、“聚落群体到单体”及“河北传统聚落保护理论与发展”等方面进行研究,侧重从聚落对象、到成因梳理、到规律凝练、再到保护发展,形成历史上的地域萌发到当代地域建造的贯通研究。

中国传统聚落保护研究丛书
河北聚落
(随书附载视频资源)

书名:中国传统聚落保护研究丛书 河北聚落
作者:范霄鹏
征订号:36758
ISBN:978-7-112-26560-2
▼范霄鹏教授介绍本书特色
内容提要
本书以归纳河北省传统聚落空间分布规律、结构生长逻辑和地区建构共识等为研究梳理的出发点,在河北省域范围内已获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以及传统村落称号的聚落中,选取不同自然生境和人文生境中的聚落类型,论述其与环境之间的对应性关联和聚落本体建造的结构性规则,开展对传统聚落规律化建构的探索,对于数量众多且形态各异的传统聚落开展“求同”研究,对当代的保护传承和今后的地区建造实践汇总有着现实的意义,也有助于为传统聚落的后续跨学科和转型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简介

范霄鹏
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建筑学会民居建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改革发展项目库项目“住房城乡建设智库”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民居建筑学术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专家委员;《古建园林技术》杂志副主编;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住房与社区规划学术委员会委员。
主要专业研究方向:传统民居、聚落与地区建筑学,城乡规划与设计,建筑遗产保护理论等。主要专业实践方向:城市设计、建筑遗产保护规划与设计、城乡规划等。
精美内页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