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随笔)“选择即是内心的答案”
如果我们想要知道一个人在另一个人心目中的地位分量,在二人之间,对方之余彼此来说重要与否,那么看看这两人在涉及到与对方相关事物时的“选择”,往往就是一个很好的观察切入点。
毕竟有对比才能看到差别,能够拥有选择拒绝或放弃的机会,才能凸显重视与认可的宝贵。很多时候体现人与人的关系远近亲疏,彰显彼此之间的感情深浅薄厚,往往就是在于当事人自己的一次次选择而已。
有的问题想知道真相吗?不需要直接问,问了也未必会有给予真情实意的答案;应该静静的观察当事人怎么选择,这样收获的答案才是当事人内心的意愿表示。
“你相信自己,还是相信他”
想知道“他”在“她”的心里有多重要,最好的办法不是问她,而是给她一个“选择”,看看他的意见对于她来说有多大的影响力... ...

想知道一个人在你心里有多少分量,看看他的意见在你对于事物的判断上会造成多大的影响力就知道。
这一刻PP对于MM的影响力有多大呢?影响力大到MM对于PP的表态会直接影响自己的判断,所以当PP表示自己什么都没有听到的时候,MM就立刻抢过海螺再听了一遍。
MM第一次拿海螺的时候能听到就已经给自己做出了判断,即可以听到声音。之后在ZYX那边也表态之后,这个判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加强。所以MM在接过海螺之后表示能听到“就一点点”的声音。
可是这一切的判断在PP表示不同意见之后就立刻发生了“动摇”,请注意MM这个过程完全没有因为直接质疑PP的不同意见,要求PP再听一遍的打算。也就是说PP的意见直接“压到”了MM原先做出的判断,面对PP的不同意见的时候,MM首先质疑的是自己,而不是PP。
如果MM更倾向于自己的判断,面对质疑会第一时间要求对方再听一遍;
如果MM不在意PP的判断,大可以无视PP的不同意见,选择一笑而过。
可能因为MM心里太在乎PP了,所以MM不能无视PP的不同意见;
大概是MM心里太信任PP了,所以MM选择质疑自己原先的判断。
这一刻MM对于PP判断的信任,甚至更胜于对于MM自己。
至于ZYX的意见为什么没有起到支持作用?原因很简单,因为相比于PP的判断,ZYX的意见对于MM而言根本无足轻重,MM实际并不在意,所以MM选择了直接跳过了向ZYX寻求“支持观点”的机会。
其实当MM第一时间质疑自己的判断,选择第二次拿起海螺再听的时候,结局几乎已经注定了,能否从海螺里听到声音,本身就是一个带有浓厚的“唯心”倾向的判断。
MM:“是我的错觉吗?”
PP:“嗯~”
既然能否听到声音是“唯心而论”当你的心已经有所选择的时候,还会产生心之所依之外的答案吗。
当她信任他更胜于她自己的时候;你说他在她的心目中有多重要。
“选择出门,还是留下”
想知道“她”在“他”的心里有多重要,不需要直接去询问他,而是给他一个“选择”,看看他是选择离开,还是选择留下... ...

如果不想去的话,PP不会在听到HJ提议之后脚步就直接逐渐往院落的门口移动。
如果不想去的话,直接找个理由说出来就好了;不需要在对着MM的方向反复凝视之后,最终将自己的脚步停留在院落的门口前,图留一声叹息。
大概院落里那个凝视岸边落日夕阳的倩影更让PP担心关注。
或许坐在椅子上佳人那一刹那的回首对视便让PP心生牵挂。
可以选择出门的人最终选择留下,在“与友同行”与“陪伴MM”之间PP选择了后者。
顾盼几回首之间,PP的内心还是做出出了最终的决定。那一刻MM的惊觉一回首之后,伴随着PP一声叹息,院落归于寂静。
想去树屋的去了树屋,人数二人。
愿留院落的留在院落,名额两个。
PP可以选择陪着其他人一起去树屋,因为HL还在厨房,即使PP不在,MM也不至于形单影只,退一步说PP可以再喊MM一声,MM或许不想出门,到并非不能尽地主之谊的礼节,陪着飞行嘉宾走一趟。
不过PP舍不得“MM委屈自己的意愿”,关心MM情绪状态的PP读懂了MM的心思,选择留下做一个沉默的陪伴者。
MM惊觉身边的三人突然消失的时候,一回头发现PP停在了门口并未离去,便安然自若的留在了椅子上。
她在他心里有多重要,未必闻其声,却必定见其行。
“每次都选同一个选项”
“因为心里总是同一个答案”
你为什么总是选这个选项?
因为他也总是选这个答案。
... ...

三年前:
“她”可以选择坐在原地,她本来也不知道该怎样给着凉感冒的人进行治疗照料。何况在此之前她已经第一时间拿了件衣服给“他”披上保暖,从好友关心的角度,已经做得很好了。
或许是因为她太关心他的,即使一开始什么都不会,她也会选择现场偷师,看着长辈们如何照料,跟着长辈们学习。默默计算着换药的时间。
换药的时间到了,她终于可以自己亲手照顾自己心中想要照顾的人。如果你心里特别关心在乎一个人,当他身体抱恙的时候,你就总会想要亲自照顾他。
请注意:MM在“上手”之前已经提醒了PP自己要动手了,还专门提前声明可能自己的小手有点凉(言外之意自己初学咋练,对方不准嫌弃自己手笨)
而当时PP并没有第一时间拒绝,也就是说PP其实心里是“愿意接受MM照料”自己的。
不过MM上手有了实际的肌肤接触之后,PP应该还是架不住镜头环视之下“害羞的压力”。毕竟PP还是个“要面子”的大男孩。

三年后:
“他”可以选择听之任之,MM已经明确表示晚些时候就会遵循PP的处理建议。其实在此之前PP已经对于MM的伤势表现出了足够的关心,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及时的给出了解决问题的适当方案。从关心好友的角度来说,已经算是关怀周到了。
大概是因为她对于他而言太过重要,发现她对于自己伤势变化没有足够的重视,没有立刻进行取药治疗的时候,他选择亲自行动第一时间替对方完成取药配药的准备工作。次日还要反复检视伤势恢复情况,直到确认伤口无恙,方才放心。
PP对于自己时常显得漫不经心,可是在照顾MM的时候却总是事无巨细,无微不至。如果你特别关心重视一个人的平安健康,当她受伤不适的时候,你定会亲力亲为,保证她第一时间就能得到妥善治疗。
请注意:在听到MM已经表示“自己一会就去拿药”之后,PP在没经过MM同意的情况下,直接霸道的接管了取药配药的工作,如果MM真的“心口如一”的话,她完全可以第一时间直接拒绝PP的行为。
MM面对HL对于关心自己伤势情况的查问探视,尚且敢于直接拒绝HL的要求的情况下,如果MM真的对PP“霸道接管”有所不满,有一丝不满想要拒绝的话,MM会仅仅因为PP的强势表现就默默顺从吗。(你觉得HL与PP谁会是蘑菇屋“食物链”中的顶端呢。)
造成MM“心口不一”的答案说到底也不过是“郎之所为“正和”妾心真意”罢了。
可惜跟三年前的情况如出一辙,虽然PP自行决定替自己取药配药的时候,MM幸福得笑如花靥;不过随着身边长辈“不解风情”的“关注瞩目”,MM终究也没能扛住万众瞩目的“压力”,只能带上PP亲手配好的药品娇羞遁走。毕竟MM“脸皮还是太薄”。
比起那些节目组事先安排预定的“节目任务”,这些“意料之外”的突发状况是那样的让人猝不及防,可是当人们面对“意外”情况下,来不及深思熟虑的一次次选择却又是那样感情真挚,那样从心所愿。
你太重视一个人,他的意见自然可以悄无声息的影响你的判断。
你太关心一个人,她的一举一动就会让你牵肠挂肚,止步弃行。
因为他对你太重要,所以对他的关怀你一定要亲力亲为。
因为你对她太重视,所以对她的照顾你必不愿假手于人。
选择是宝贵的,宝贵在于在可以放弃的时候,却选择默默坚持;
选择是幸福的,幸福在于看似被拒绝的时刻,却实际收获认可。
生活总是如此真实多变,悬念迭生,让人无从预知;世事难料,祸福悲喜难测。每一个不经意的选择,却是一次遵循内心所愿从心而动。一句话、一个动作、一声叹息,都是彼此发自内心的情感彰显。
岁月匆匆,时光荏苒。二人之间的信任,彼此对于对方的关心从未减退,他(她)们无条件的互相关心,相互守护。彼此坚信对方就是自己需要全心关注,可以放心依靠的伴侣。
这样的选择很真实,因为没有多时间思考利弊得失,计较成败荣辱。只需要相信彼此的感情,相信自己亲自挑选的选配,相信自己发自内心所认定的答案。
~END~
本来只想发一个动态,抒发一下心中所感。结果有一句没一句的越写越多、又臭又长,最终只好变成了现在这样。
最后想想,专栏格式转都转了,把心中浮现的画面也给配上好了。随想随写,东拼西凑最后收尾于午夜将近时不断袭来的疲惫困倦。
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