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成都的雨

2023-02-16 19:40 作者:梳子是comb  | 我要投稿

成都是向来没有什么好天气的,在成都待了两三个月的我如是说。很不幸,还是深秋和初春,阴雨绵绵不绝,晴天少见。宿舍院里是灰色的砖,时常潮湿,像发了霉,深一块浅一块。我住一楼,从正对单元楼的大寝室门望出去,总是一块斑驳的灰。 北方的大晴天与之相比,空阔、清新、一望无际。纯净的蓝色,好像快滴下水来(但实际是很干燥的),我喜欢这样的天气。

成都的天总是灰色,大朵乌云扒在空中,散不开,还一波一波翻涌着,压得很低,载不动雨水,时不时落下来一点。雨伞放在宿舍床边,每天必带,但鲜少出来工作,到底还是小雨。主要原因是我懒得拿出来。

报道的第一天,9月末,小雨缠绵。下错地铁站,离报到的西南门还差一段路,那就走过去吧。手里拿的全是行李,也没办法打伞,刚开始觉得没什么,走着走着身上全湿了,眼前也模糊。谁能想到还挺远。坐了十多个小时的火车,早已疲惫不堪,这样更是让人心烦。 好不容易进了校,我就这么狼狈地与同学见了第一面。外衣被打湿了,蔫蔫地贴在身上,刘海也像刚洗过,软绵绵地趴在额头。我坐在迎新处的小棚下,积水从脚边流过,心里也像眼前,雾蒙蒙的。 好在很快适应了这样的气候,倒也习惯了。记得有一天罕见地放了睛,诧异多于欢喜。连忙拍下几张照片,是相册里为数不多的蓝天,可惜还要赶下一堂课,辜负大好秋光,不怪它转瞬即逝。

(某天晚上拍的嘿嘿)

成都的雨多是绵长细软,北方少见,书里描写的如丝细雨,在这才算实打实地见了。走在门外,拿了伞也不好意思打上,总觉得淋漓的大雨才配叫我这懒人打伞。细雨虽然落在身上不易察觉,但衣服很快就湿了,就为着我不肯打伞而赌气。可我还是死不悔改,仍旧不打伞。 不打伞也有原因,家乡干燥少雨,下雨也常是阵雨。小时候家中院子里搭了彩钢棚,雨拍打着,格外响亮,听起来很令人舒心,现在说来那应该叫“白噪音”。要么听雨,要么在雨里旋转、跳跃、踩水,是从那个时候就不爱打伞了。 见多了绵长细雨,我越来越觉得有些影视剧中的暴雨,下得非常不合适。传递给观众的情绪,不是怒不可遏就是撕心裂肺,再有就是摔倒在大雨里,尽显痛苦无援。 该是这样的细雨才行,细微,但看得清楚,像长针一样刺人,刺进人的心里。更多时候,情绪的表达绝不靠言语,可能面上不显,但心里早已惊涛骇浪,千帆过尽。站在这雨里不久,也能淋得狼狈,但不至于完全失态。看得清角色的挣扎、痛苦、摇摆不定、愤怒、不甘、心如死灰,最后隐入濛濛烟雨,融入水雾中。“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 要实在是演不出来,那还放暴雨好了。 冬日里返校,坐在高铁上,闭眼前窗外还是北方的苍茫雪山,睁眼后便是笼在雨雾中的郁郁葱葱。江水缓缓流过山间,映着满山的树。压根不像我十多年来印象里千里冰封的冬天,盯着看了好一会儿。在学校待了几天,还是时不时下点儿小雨,也让我觉得不太真实:冬天会下雨吗? 习惯了春天在雨水中到来,如今只能想到冬天还要许多天才能过去,唉。 但成都下雨时,若能舒舒服服地待在寝室也好。某天早上八点,到院里热水房去打水,出门一抬头便看见大片乌云,天还没完全亮起来,更是阴暗。但穿着棉睡衣提着暖水瓶的我走在一滴滴的小雨里,莫名生出几丝心安。就像是大雪天窝在被窝看书,两相对比得来的安全感。 还是希望成都多点晴天。

(最后修改了一下,和手写稿有点出入,请不要介意~)

成都的雨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