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介绍 | 中传外国语言文化学院
外国语言文化学院

中国传媒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前身是北京广播学院建校之初的三大系之一——外语系。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外语系曾先后开办过23个外国语专业。1999年在外语系基础上国际传播学院组建。2008年学校决定在原国际传播学院的基础上成立外国语学院,2018学院更名为外国语言文化学院。
导师介绍
李佐文

现任全国话语语言学研究会会长,教育部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现为中国传媒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院长、中国传媒大学学术委员会成员、中国传媒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党总支委员等。曾获国家级全国“宝钢”教育奖和省级十大杰出青年教师等荣誉称号,承担国家863高技术课题“英汉机器翻译知识库”的建设。
研究方向:
语言教学、认知语用学、计算语言学等
代表作品:
先后在《外国语》、《外语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出版专著、教材十余部。
麻争旗

曾任北京广播学院外语系国际新闻教研室主任、北京广播学院外语系副主任。自1991年以来,为中央电视台“正大剧场”、“国际影院”等栏目翻译电影、电视剧五十多部,电视连续剧、系列片六百余集,其中《失踪之谜》《居里夫人》双获全国优秀译制片“飞天奖”。
主讲课程:媒介跨文化传播、传播学研究方法等。
学术研究领域:
主要集中在翻译与跨文化传播领域。在《现代传播》等刊物发表相关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其中“翻译 存在 文化 审美”和“翻译二度编码论——对媒介跨文化传播的思考”获广电总局优秀论文二等奖,“二度编码”一文又获2003全国传播学论坛优秀论文奖。现为广电总局“影视译制研究”科研立项主要负责人,在研项目有校级立项“国际新闻译丛”和“影视剧跨国传播中的文化转译研究”等。
代表作品:
[1]学术专著有《影视译制概论》;
[2]译著有《媒介事件》《文化模式与传播方式》《跨越文化障碍:传播的挑战》《新闻的生产:关于事实建构的学问》等。
陆香

研究方向:语言学、影视翻译
主讲课程:中西文化比较、对外汉语
研究成果:主持外文局“一带一路”对外翻译传播效果影响因素国别研究及影视剧译配等项目,参与省部级以上项目多项。
代表作品:
[1]专著《隐喻之上——汉语行业语跨域使用研究》,2018;
[2]译著《西洋镜:中国早期艺术史》,2019;
[3]代表论文《中国武侠影视剧翻译策略——以琅琊榜为引例》(《外语研究)》,2017。
任玥
研究方向:外语教育、国际与比较教育、媒体话语研究、研究方法论
主要作品:
[1]美国公立研究型大学的组织文化变迁,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2]一流的大学教师为何离去——美国印第安那大学特色退休制度的兴起及反拨效应,现代大学教育, 2018 (2):51-60;
[3]将被扯断的美国公立大学组织文化纽带, 高教发展与评估, 2016 (5):84-100;
[4]遗失的故园:21世纪初美国公立大学的组织文化观, 高等教育研究,2015 (9):94-104;
[5]人情味的共同体: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公立大学的组织文化观念, 高教发展与评估,2015 (2):73-86;
[6]试论思辨能力在英语专业低年级语言学习阶段的培养路径——一个隐蔽课程视角下的质性研究,外语电化教学, 2015 (3):57-63。
科研课题:
[1]中国传媒大学科“社科基金托举项目”《中美英语报纸涉华报道之“话语图示”对比研究》,2018;
[2]中国传媒大学科研项目《不同媒体英语新闻的文体特点研究》,2017。
侯福莉
研究方向:语用学、修辞学、媒体话语研究
研究成果:
[1]在《中国外语》、《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现代传播》等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
[2]出版专著《戏剧语篇的策略泛指研究》、《美英大报对华气候报道的批评话语研究》;
[3]出版译著《缅甸诗人的回忆录》(英译汉)、《乐韵琴心,无锡二胡》(汉译英)、《江海南通》(汉译英),《北京故事》(汉译英);
[4]主持并完成省部级项目两项:大学英语传媒类ESP课程设置与教材研发、外媒针对中国事件新闻报道的语言学研究——批评话语分析的视角。
严玲
著作:
[1]《国际新闻之批评话语话语分析》,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9;
[2]《专门用途英语课程建构》,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8。
论文:
[1]什么是计算话语学[J].山东外语教学,2018.06;
[2]微信:媒介化生存的新物种[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6,02:140-143;
[3]经济新闻标题中变化事件的新闻语用分析[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5,03:28-31;
[4]外媒新闻标题语言的受众引导策略[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4,09:151-152。
科研项目:
[1]参与“面向人工智能的话语意义计算研究”,校级科研项目,2018;
[2]主持“中外媒体涉华报道差异的批评话语分析”,北京市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5。
黄美华
研究方向:日本古典文学、日本文化
所授课程:日本文学研究。
研究成果:
[1]《基础日本语》,新华出版社,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传媒大学非通用语多媒体系列教材,2016.1;
[2]觉训撰《海东高僧传》影响研究——以内典出源关系为中心,《非通用语特色专业教学与研究》,2015;
[3]奈良朝佛经写本题记研究,《日语学习与研究》2016年第4期,2016;
[4]《汉文佛经文体影响下的日本上古文学》研究卷、资料卷上下共三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6。
吕晓志
主要课程: 经典英语影视节目赏析、英语散文名篇、英美短篇小说赏析。
主要作品:
[1]《中美情境喜剧喜剧性比较研究》(中国电影出版社);
[2]《喜剧创作的突破与误区》;
[3]《向忧愁微笑——评查尔斯·兰姆的散文<梦中儿女>的艺术特色》;
[4]《女皇的魅力——奥弗拉·温弗瑞节目风格研究》。
注:本文整理于中传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官网、知网等,仅供参考,最终导师名单以官方通知为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