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RF—关于发射器的原理、历史、简介与杂谈》(011)

1.1.2【直塞式气缸发射器】
直塞式气缸是NERF手动发射器绝对的主力,精英弹、弓箭弹、MEGA弹、精准弹、球弹、极光弹、超越弹、XL弹均采用这种模式发射。
区别于国内玩家早期普遍认为的来源于反塞式气缸,NERF发射器始创之初就采用的直塞式气缸应源于日常常见的针筒注射器或是机械中司空见惯的各种气缸气泵水泵。
直塞式气缸由吃弹杆、气缸或推杆三部分组成,推杆直接将气缸内的大部分空气推入吃弹杆内形成瞬时气压推动软弹发射,而空气接触软弹前的空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使得直塞式气缸有着反塞式所没有的高效的空气利用率,最终成就了直塞式气缸发射器优秀的射程。
关于【直塞式气缸发射器】的历史、简介与杂谈

截止2022年9月,发表于1991年的弓箭,为NERF历史上第一款直塞式气缸发射器。
弓箭采用燧发式载弹,载弹量1发,发射弓箭弹,弓箭式发射,可额外装载2枚弓箭弹。
作为历史上第一款直塞式气缸发射器,弓箭十分的原始,甚至没有扳机。虽然他有弓弦和弓臂,但实际上提供动力的是弹簧,笔者正式依次判断其为直塞式气缸发射器。弓箭的发射器模式却与实际的弓很相似,拉开松手即可发射。
作为NERF历史上最早的气缸式发射器,弓箭有着超高的人气,这点可以从他多次再版经历中可以看出。
弓箭开创了其后30年NERF弓箭造型发射器的先河,所以其本应有着很高的收藏价值,但遗憾的是,由于年代过早,弓箭并没有笔者想象中的高热门。
出于运输考虑,弓箭的弓臂需要自行组装,从带有卡扣的设计来看,安装后无法拆下。
弓箭所发射的弓箭弹是一种有趣的导弹外观的大型软弹,其带有尾翼,诚然,三片三角形的尾翼可能并不会对箭在空中飞行的稳定性产生太大影响,更不要提及弓箭无法给弓箭弹制造足够的加速度使其有效的快速的旋转,所以笔者认为其主要作用是装饰美化。由于缺乏资料,笔者无法确定弓箭所发射的弓箭弹与日后的大坏弓(Big Bad Bow ·Hyper Sight·1998)所使用的是否为同一款。值得一提的是,弓箭所发射的弓箭弹是第一个有补充装发表的软弹,补充装带有两支箭,配色为黑身紫粉翼。
由于弓箭弹带有三片箭羽,所以其无法适用常规的发射管包裹发射器形成气密的模式,其首创发射物包裹发射管行程气密。当然,这两种模式都一样,都能够增加发射器的加速时间,以提高飞出发射管时的初速度。诚然,前提是弓箭的弓箭弹包裹整根发射管都有气密,如果没有的话,非但不会增加射程,反而还会因为漏气以及发射管过长所造成的发射时瞬时气压降低而导致射程下降。
有趣的事,弓箭的发明者所有的公司Marky Sparky Toys直至现在依然在发表类似于弓箭的弓造型发射器。

截止2022年9月,发表于1992年无系列归属的神枪手,为NERF最早的采用扳机释放的直塞式气缸式发射器。
神枪手采用燧发式载弹模式,载弹量1发,发射神枪手弹,拉杆式上膛,可额外装载2枚神枪手弹。
神枪手是一个历史性的发射器,他大量的创新直至30年后NERF依然在使用。这些创新包括小形的柱状软弹、外露的上膛拉杆、合理的直塞式气缸、释放以及控制释放的扳机。
神枪手发射独一无二的带有尾翼的柱状软弹,这使得其无法与后世的气缸式发射器一样在包裹软弹的发射管中形成气密。其采用的策略与后世的发射榴弹的压射式发射器一样,通过软弹包裹住发射管来形成气密。这种设计需要整根发射管都有气密,才能起到增加加速时间,提高初速度的效果,否则只会因为漏气和瞬时气压降低而导致射程下降。同时这种尾翼设计使得软弹的适应性非常差,NERF在随后的标准弹上取消了这种设计。神枪手软弹的软弹头采用沾粘式设计,为其首创,这种弹头增加了发射器的可玩性,但却削弱了射程。
神枪手有一个酒红色的配色版本,稍晚发表。但准确的说,这款酒红色的神枪手是一款全新的发射器,皆因为酒红色版本改为发射老式MEGA弹,虽然没有证据,但笔者认为酒红色版本照比原色做了一定程度的修改。

截止2022年9月,发表于1993年的无系列归属的箭矢风暴为NERF首款可以连发的直塞式气缸发射器。
箭矢风暴可以认为是1992年发表的压射式发射器导弹风暴(Missilestorm·1992)的升级版,其为一款弹轮式载弹的直塞式气缸,采用弹轮式载弹,载弹量6发,发射弓箭弹,泵动式上膛,可连发发射。
截止2022年9月,箭矢风暴是已知最早的可以连发的直塞式气缸发射器。从内构来看,弹轮会在玩家向后拉动握把时旋转。从内构图可以轻松的判断箭矢风暴是一款直塞式气缸发射器。虽然内构中可以看到扳机的预留槽,但箭矢风暴并没有扳机,当上膛完成后会自动发射,这也是其可以连发的原因所在。遗憾的是没有内构或是资料提及发射器究竟是握把拉到底就释放发射了,还是要握把复位后才能发射,根据笔者的经验从内构判断,前一种可能性较大。
箭矢风暴发射的是一种外观类似于弓箭所发射的弓箭弹的发射物,但由于这种弓箭弹有不同的尺寸,在缺少资料的前提下,笔者无法确定两把发射器使用的是否为同一种弓箭弹。由于发射的弓箭弹带有尾翼,所以箭矢风暴只能采用弓箭弹包裹住发射管的模式来形成气密。为了能被弓箭弹所包裹,箭矢风暴的发射管设计得非常粗,这可能意味着箭矢风暴的发射物在发射管上能达到整根气密效果,以此来提高加速时间使得初速度最大化,并缓解因为容积增大而导致的瞬时气压降低的问题。而令人疑惑的事,这些发射管头部并没有阻拦网设计,这使得玩家可以轻松的装入MAGE、精英、极光等软弹进行发射。诚然,箭矢风暴的部分批次设计了阻拦网。

简直2022年9月,发表于1994年所属于NERF行动系列的偷拍,与同年发表于最大力量系列的鹰眼(Eagle Eye·Max Force·1994)为NERF历史上最早的采用拉栓上趟的直塞式气缸发射器。
偷拍采用燧发式载弹,载弹量1发,发射老式MEGA弹,栓动式上膛,可额外装载2枚老式MEGA弹。
虽然名为偷拍,但其真实的设计用意是在拐角处发射。发射器在扳机前方设计有一个橙色齿轮,通过旋转他可以使得发射管与齿轮上方的镜子同步左右旋转。随后玩家可以通过巨大的机瞄来瞄准镜子中映照出敌人。如此精彩的设计甚至有些掩盖了其最早的拉栓发射器的闪光点。但实际上偷拍只是看起来很好,因为发射器的功能很难操作,并且准度奇差。
鹰眼采用燧发式载弹,载弹量1发,发射老式MEGA弹,栓动式上膛。
相对于偷拍,鹰眼的拉栓相交于它的买点比较出彩。鹰眼是历史上最早的内置红灯的发射器,在发售之初,其被宣传为“激光瞄准器”,当然,考虑到激光对视网膜的损害,NERF为鹰眼安装的是红灯也在情理之中。
偷拍与鹰眼的内构中并没有滑架,这可能与发射器为燧发模式有关。但从外观来看,两款发射器的拉栓所处的原始位置其并不直接拉动推杆。那么两款发射器如何上膛呢?
内构图为我们解决了问题。
两款发射器均采用类似于后世红狙的齿轮组传动的方式来上膛。拉栓插在齿条上,而推杆则通过一个省力费距离的减速齿轮组与齿条连接在一起。有趣的事,虽然两款发射器的齿条与推杆毫无共同点,但两者是用的齿轮组却惊人的相似,笔者不得不认为他们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