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认知心理学 (中文) 6 - 系统1与系统2:《思考,快与慢》简介

2021-03-01 21:32 作者:追寻花火の久妹Riku  | 我要投稿

系统1与系统2:《思考,快与慢》第一至三章要点

《思考,快与慢》第一至三章思考问题的答案将在本期揭晓答案】

《思考,快与慢》Thinking, Fast and Slo作者:[美]丹尼尔·卡尼曼

想看原文的朋友指路:第一章:一张愤怒的脸和一道乘法题第二章:电影的主角与配角第三章:惰性思维与延迟满足的矛盾思考问题


简介:

在《思考,快与慢》一书中,作者将带领我们体验一次关于认知与思维的全新旅程。卡尼曼认为,人类的大脑拥有快与慢两种做决定的方式:人们常用的是无意识的“系统1”,它主要依赖情感、记忆和经验迅速作出判断。“系统1”(引号后略)的所见甚广,使我们面对眼前的情况能够快速地作出适当的反应。不过系统1也很容易上当,系统1认为“眼见为实”,任由偏见及错觉引导我们,从而可能作出错误的选择。另一个做决定的是有意识的“系统2”。它通过调动注意力来分析问题,并作出决定以解决问题。虽然“系统2”(引号后略)比较慢,却不容易出错。然而系统2非常懒惰,经常走捷径便直接采纳系统1的直觉型判断结果以做出决定。

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是普林斯顿大学尤金·希金斯心理学荣誉退休教授与普林斯顿的伍德罗·威尔逊公共及国际事务学院荣誉教授。丹尼尔·卡尼曼因为“把心理学研究和经济学研究结合在一起,特别是与在不确定状况下的决策制定有关的研究”而获得了200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概述

系统1的运行是无意识且快速的,不怎么费脑力,没有感觉,完全处于自主控制状态。

“系统2将注意力转移到需要费脑力的大脑活动上来,例如复杂的运算。系统2的运行通常与行为、选择和专注等主观体验相关联。

系统1是快速(Fast)且无意识的(Unconscious),其运行是自动的(Automatic); 系统2是慢速(Slow)且刻意的(Deliberate),它通常比较惰情(Lazy)因此不常常参与思考活动(not always engaged).

 

两个系统

- 认为心智一台计算机(处理信息);

- 心智过程要求人们检索或建立表征关系(记忆)。

系统1和2是真实存在的吗?

- 系统1和系统2不是标准意义上的实体,没有错综复杂的组成部分,也不是大脑中某个固定的部位。

- 你可以将“系统1”和“系统2”当做昵称,就像小明小红一样,用这种拟人的方式去了解整本书中出现的各种角色。

 


《思考,快与慢》第一至三章要点 [使用本书为参考文献]


心智活动

- 测试心智工作努力程度一个重要体征是瞳孔。当心智“努力”时,瞳孔就会放大,那是人“心灵的窗户”。

 

自动推断Automatic Inference

- 诸如观察和思考之类的认知过程很难分开,通常似乎在同一时间发生。

- 瞬时判断Snap Judgement: 我们会进行自动推断(关于人和一切事物)。快速做出决定非常有用,如果我们没有自动推断的能力,我们将不得不在每个“出口处”停下来。

- 我们会根据先前的经验(学习、关联法)- 我们做出的具体推论并非天生具有的,他们可以改变。

- 快速、自动推断是人类认知系统的特性。

为什么会有偏见?

- 信息的呈现方式是有偏见的(媒体);

- 如何改变?(1) 改变环境–即改变关联、联想的源泉;(2) 训练自己做出更好的推断.

 

最省力法则Law of Least Effort

- 人们倾向于为达成目标而进行最少的努力。

- 当对一项任务熟练时,耗费的能量就会减少。如果有好几种方式可以达到同样的目标,人们最后会选择采用耗费精力最少的活动。惰性深深烙印在我们本性当中。

- 这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一件好事,节省了大量的精力,但是有时会导致系统偏见(例如自动推断)。

 

执行功能Executive Function

- “执行控制机制”,需要系统2的参与;

- 执行功能是一种稀缺资源。当人“脑力耗”时(可能以多种方式发生),人们表现出更大的系统性偏见(耗费心智资源,降低信息处理与控制的能力,牵制认知活动)。

- 人经过心智资源消耗,表现就会差强人意。神经系统耗费的能量会很多,这可以由血糖水平的升降得以体现。

- 人的控制力需要生理与心理基础,不能完全依靠“意志力”。

- 举例:1)要控制饮食,少食多餐,尽量保持血糖水平平稳。避免出现饥饿状态,而失去饮食控制的能力。2)身体能量状态的直接决定思维和情绪的状态。因此商谈重大问题时,不要赶在饭前,尽量选择上午。

 

多重任务/任务集Task Sets

- 系统2能够处理“多重任务”,它可以提取记忆去执行抑制习惯性反应的指令。举例一个任务,之前如果从没有做过,直觉就不可以解决该问题。因此只有系统2可以做这件事。

- 执行这个任务是需要耗费脑力的,这就是“执行控制”。神经学家甚至确定了大脑参与的两个部分,一个是解决冲突发生的而区域,另一个是大脑的前额叶。

- 两个因素决定了脑力的耗费:一个是短期工作记忆的保持能力(记忆广度),第二个是时间制约(类比计算机:更大的内存与更快的读取速度)。

- 要减少脑力的消耗,避免过快感觉疲惫,就要利用短期的工作记忆,并减缓时间的压力。时间管理的方法:(1) 将大脑清空,避免短期记忆占用过多思考空间;(2) 将复杂任务分解使其简单化;(3) 减少在不同任务之间的快速切换。

 

心流Flow

- 心流状态中,执行功能的需求不断下降,从而可以将智力资源部署到一项有趣的认知任务中。心流是一种将大脑注意力毫不费力地集中起来的状态,这种状态可以使人忘却时间的概念,忘掉自己,也忘掉自身问题”。

- 心流区分了两种努力形式:对任务的关注和对注意力的控制。

- 在心流状态下,集中注意力关注吸引人的事并不要求自我控制。因此,我们要将心智资源都用于手头上的任务才好。

- 举例一款令人上瘾的视频/电脑游戏最初,您必须认真考虑游戏的目标和玩法(系统2)但是,您很快就会了解事情的运作方式(学习;将其下放到系统1)

- 系统2流程可以变成系统1流程,并且您沉迷于任务(心流状态)中,您仍在刻意思考策略(系统2),但您并未明确地思考细节(系统1)

 

关于系统1与系统2的思考:

1. 系统1和2之间的界线到底在哪里?

2. 系统2的流程或思想可以在系统1的流程或思想之前发生吗?

3. 如果系统1导致问题,为什么要使用系统1?

进一步思考:

1. 系统1和2的区别很有用吗?要不要太在意?

2. 进行区分为什么有用?

3. 以这种方式理解认知系统为什么有用?

 

上期思考问题:

1. 这本书首先显示了一张女人的脸(下图),并指出:“当您看着女人的脸时,您的体验无缝地结合了我们通常所说的看和直觉的思维。” 以下哪种说法最能体现卡尼曼将“看见”与“直觉思维”相结合的含义?

愤怒的女人的脸

A. 诸如观察和思考之类的认知过程可能很难分开,并且往往似乎同时发生;

B. 我们只能看到这个人很生气而不是惊讶(或兴奋或好奇);

C. 它们都是有情感的普遍表达;

D. 我们对所经历的一切都做出情感反应。

 

解析:本题的重点是区分“快速”思维和“慢速”思维。看到那位愤怒的女人的照片很快引起了我们的判断。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很难将“看到”和“思考”分开。其它一些陈述可能是正确的。但是并非是对这个问题的很好的回答。

答案:A. 诸如观察和思考之类的认知过程可能很难分开,并且往往似乎同时发生。

 

2. 一个不同的例子用来刻意思考的经历:17 x 24是什么? 在这种情况下,卡尼曼将思考描述为遵循一系列步骤。 下列哪种说法最能体现卡尼曼在谈到“乘法的认知程序”时的意思?

A. 看到数学问题会使人感到压力;

B. 尽管我们可能对这个问题的正确答案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但是除非我们付出一些努力来解决这个问题,否则不太可能想到这个答案;

C. 头脑基本上是一台数字计算机;

D. 数学计算始终涉及深思熟虑。

 

解析:运行我们的“程序”进行乘法不是自动的过程。我们需要一些努力才能系统地进行操作。

答案:B. 尽管我们可能对这个问题的正确答案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但是除非我们付出一些努力来解决这个问题,否则不太可能想到这个答案

 

3. 考虑下面的语句,并将其归因于系统1,系统2或两者都是:

[1] 头脑是一种信息处理设备 - 指系统1,系统2或两者都是?

[2] 认知过程可以是自动的,即人们没有意识地决定参与其中 - 指系统1,系统2或两者都是?

[3] 认知过程可能是有意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们必须有意识地参与其中 - 指系统1,系统2或两者都是?

[4] 如果显示给您一个您所知道的语言的单词,您将不得不读 - 指系统1,系统2或两者都是?

 

解析:[1] 两个系统都接收信息并对其进行处理,它们之间的区别与如何处理信息有关。

[2] 区分系统1和2的要点是能够考虑自动思考和故意思考。系统1是指自动过程。

[3] 系统2 =刻意过程。

[4] 系统1的一个限制是它无法关闭。如果在屏幕上以您知道的语言显示一个单词,您将阅读该单词,除非您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其他地方。如果我们是在学习阅读(或处理一门外语),则可能需要更多时间,并且需要进行一些深思熟虑的工作。但是,当我们阅读熟悉的语言时,通常会自动对其进行处理。

答案:[1] 两者都是;[2] 系统1;[3] 系统2;[4] 系统1。

 

4. 以下哪个定义最能描述“最省力原则”?

A. 人们只能通过系统2实现目标;

B. 努力是系统2的标志;

C. 人们倾向于进行最少的努力以达到目标;

D. 人们只能通过系统1实现目标。

 

解析:如果有多种方法可以实现相同的目标,那么人们最终将被最不苛刻的行动所吸引。

答案:C. 人们倾向于进行最少的努力以达到目标

 

5. 执行功能是认知心理学家用来指称自我控制的术语。执行功能 与 系统1和系统2之间的区别有何关系?

A. 执行功能必需系统1的参与;

B. 执行功能必需系统2的参与;

C. 我们无法控制信息的处理方式,因此该概念与这种区别无关;

D. 执行功能是执行多任务时必需的。

 

解析:执行功能是一种控制机制,需要系统2的参与;它也是一种稀缺资源。

答案:B. 执行功能必需系统2的参与

 

6. 以下哪项是证据表明执行功能是一种稀缺资源?

A. 人们可以同时走路和做心理数学;

B. 有些人比其他人更擅长多任务处理;

C. 当人们解决数学难题时,瞳孔会扩大;

D. 人们喝酒(从而降低执行功能)时,很难坚持饮食。

 

解析:当人们使用系统2在他们生活的某个领域中保持自我控制时,他们可能会在另一个领域中失去自我控制。因此,自我控制是一种稀缺资源。在这种情况下,卡尼曼是在描述自我控制和执行功能之间的关系(这在本节中大致是同义词)。其它一些陈述可能是正确的,但不能回答问题。

答案:D. 人们喝酒(从而降低执行功能)时,很难坚持饮食。

 

7. “心流”的标志是什么?

A. 简单的任务非常吸引人。例如,简单的电脑游戏可能会让人上瘾;

B. 执行功能的需求降低,从而可以将智力资源部署到一项有趣的认知任务中;

C. 人们对时间的流逝有敏锐的认识;

D. 需要专业知识才能体验“心流”效果。

 

解析:在心流状态下,集中注意力关注吸引人的事并不要求自我控制,心智资源都用于手头的任务

答案:B. 执行功能的需求降低,从而可以将智力资源部署到一项有趣的认知任务中

 

8. 判断对与错:

[1] 需要有意识的注意力(系统2)的认知任务将始终需要人的有意识的注意力(即,系统1永远都无法满足该任务);

[2] 我们倾向于将特征(外貌、偏好,动机,人格特质)归因于从未接触过的人,这是系统1流程的一个很好的例子;

[3] 从人的记忆/内存中检索信息需要系统2。

 

解析:[1] 这是错误的。考虑你正在阅读的情况。对于您来说,它并不总是自动的(与开车或系鞋带一样)。

[2] 这确实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是自动且毫不费力的。

[3] 系统1始终从内存中检索信息。从内存中检索信息并不总是一个有意识的过程。

答案:[1] 错;[2] 对;[3] 错。

 

 

小结:

- 世界上有太多信息,我们无法刻意思考所有事情;

- 系统1通常会引导我们做出正确的决定,但有时会导致系统的偏见;

- 系统1的过程是可以学习、可以更改的:

    · 我们并不总是知道如何阅读;

    · 通过刻意的练习,阅读成为自动过程;

    · 练习导致自动化(就像弹奏乐器,象棋等)。

- 这本书强调偏见和错误,就像医学教科书强调疾病一样。



本期内容到此结束,感谢您的阅读!


认知心理学 (中文) 6 - 系统1与系统2:《思考,快与慢》简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